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教传教士与西医术的引进初探——《中国丛报》资料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农 《广东史志》2002,(3):36-43
从明清开始,西方医疗技术(即今天我们习惯所称的源于欧美的西医学或称现代医学)逐渐传人中国。早期,主要是信奉天主教的意大利等国传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将西方医学传人,并在华从事医疗活动。18世纪末,信奉基督教的英国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兰西,夺取了海上霸权,竭力向外扩张殖民势力,来华发展传教事业也到了迫不及待的时期。在该世纪的最后10年,英国国内纷纷成立对国外传教的基督教差会机构,向外派遣传教士。美国的基督教也接踵而起。  相似文献   

2.
论咸丰朝的限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跃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西方传教士,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特殊势力。他们的活动,对整个中国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传教与反传教的斗争,特别是清政府对来华传教士的政策问题,当是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谋题。  相似文献   

3.
正罗明坚(Michele Ruggieri,1543-1607),字复初,意大利人。1579年,36岁的罗明坚与几位传教士乘船抵达澳门,试图进入中国内地传教。1583年罗明坚与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成功进入中国内地,在肇庆定居,并开始传教。1588年罗明坚返回欧洲,在中国的传教事业结束。罗明坚与利玛窦等人是首批入华耶稣会士。他们不但成功打开了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局面,也  相似文献   

4.
1908年友爱会传教士来到山西传教,他们选择山西东部太行山区的平定、辽县等地为传教区域。1910年起,他们在此修建教堂、学校和医院,通过为人看病传播福音,通过办学传播文明、培养人才,友爱会的传教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他们经历了站稳脚跟、稳步前进、迅速发展三个阶段,1940年在日军的逼迫下沧然撤离。  相似文献   

5.
有关乾隆朝大教案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四十九年(1784),有4名西方传教士由澳门进入广州,准备潜往内地,秘密传教。他们在中国教徒的护送下,由广州前往陕西,行至湖北襄阳时,被官府抓获。乾隆得知後,下令详细审讯被捕的传教士,将所有接送过传教士、为传教士送信、留传教士住宿的中国教民一律逮捕究办,并在全国范围内查办私入境内的传教士和信教的中国人。这就是名的乾隆朝大教案。  相似文献   

6.
传教士,顾名思义与传教有关.作为文化侵略的一种,改变中国人的信仰,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们来中国的最初愿望和目标,但是结果却未必是如他们所努力的.从他们历尽艰险跨海越洋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已经同中国的社会发展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7.
正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年)为晚清来华著名传教士。他于1870年受英国浸礼会派遣来华传教,先后在山东、山西、上海等地活动,在华活动时间长达45年,曾被清政府赐予头品顶戴、二等双龙宝星勋章,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他在华期间,除了传教、赈灾及参与中国政治外,还与中国各宗教人士广泛接触,从基督教传教士视角考察研究了中国宗教情况。  相似文献   

8.
1807年9月,英国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经过了辗转奔波之后,登陆广州,开启了基督教新教在广州传教之序幕。以后各国差会不断派遣传教士来华,企图使中国国民皈依基督教。经历了不断的挫折之后,传教士们意识到要使“天朝大国”的老百姓接受基督教就必先改造其思想,于是他们选择了办学作为传教  相似文献   

9.
芜湖教案     
一八九一年五月发生的“芜湖教案”,是安徽近代反洋教斗争的一次重大事件,影响所及,全国震动。但不少近代史著作中虽有论述,大都语焉不详。现据所见材料,略述其始末。一、芜湖天主堂的建立一八七六年中英《烟台条约》订立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传教士欣喜若狂,因为这给他们的传教事业也带来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0.
廖悦清  李浩 《南方文物》2005,(3):131-133
嘉约翰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邓肯维尔。大学期间他转入费城杰斐逊医学院攻读医科。杰斐逊医学院是美国当时名的医学院之一,在这里嘉约翰受到了良好的医学教育。1847年嘉约翰毕业,在美国从事医疗工作。1854年5月15日,嘉约翰受美国长老会的派遣到达广州,从事医疗传教工作,1901年8月15日在广州逝世。嘉约翰作为医疗传教士在中国近半个世纪,对西医学在广东甚至中国的发展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作用。香港报纸在他逝世后曾载称誉:“在华南传教士中,事业之光大,声名之崇高,未有如嘉医生。”  相似文献   

11.
明末来华耶稣会传教士与葡萄牙人(佛郎机)的关系,成为中国人将传教士视为是侵略者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国人视葡萄牙人为侵略者,导致传教士来华传教之初竭力掩盖与葡萄牙人的关系。1616年的南京教案,传教士被驱逐到澳门。然徐光启上强兵策,建议明朝军队引入西洋火器,并请传教士与澳门的葡萄牙人担任军事顾问。在传教士重返北京的同时,给中国人留下了传教士与葡萄牙人是同一集团的强烈印象。于是葡萄牙人是侵略者的看法被转移到传教士身上,导致传教士是侵略者的观念形成。  相似文献   

12.
<正>明末清初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多是颇有学问的人文学者或自然科学家,他们在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带回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学也开始西传。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了培养中国的传教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开始介绍一些年轻的中国人到欧洲留学,以便他们学  相似文献   

13.
晚清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人获得在中国内地传教的权力,自此后,法国传教士于同治末年来到黑龙江呼兰地区传教,曾酿成多起影响重大的"呼兰教案"。光绪八年呼兰教案起因主要是由于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侵犯到当地旗民利益,偏袒保护教民,造成旗民和传教士、教民间的对立,酿成"盗卖土地致使传教士杀人案",此案严重损害当地旗民利益,对当地旗民心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16世纪末起,西方传教士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西方近代的一些科技知识。清代宫廷收藏的一些科学仪器就是传教士从欧洲带来的,大部分应用于天文观测,小部分则用于地理、测绘、医疗等目的,其中望远镜、比例规以及康熙炕桌等,均与西方近代物理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花之安是19世纪德国新教传教士。1864—1899年,他在中国从事传教活动达35年之久。他以“文字传教”为工作重点,一方面用中文写作了若干宗教宣传品和介绍西方文化的读物;另一方面,他也有意识地研究中国,把中国的各方面情况和他自己的认识介绍到西方社会。然而花之安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为传教服务的。由于宗教偏见和西方文化优越论的影响,花之安的中国观带有显著的帝国主义倾向,是西方列强征服中国的文化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6.
康熙末年至乾隆三十三年,清朝政府多次禁教,而以雍正二年、乾隆十一年最为严厉。本文叙述这两次禁教,以及在禁教前后西洋传教士潜匿、潜入内地,从事隐蔽的传教活动,致使老教徒继续宗教生活,出现一批新教徒,产生一些华人神职人员和天主教骨干成员;在禁教中,他们不畏刑罚惩处,坚持信仰。本文主旨是陈述这一事实,尤其侧重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和信徒的社会成分、奉教原因、诚挚态度。此外,对不绝如缕的传教与信教的历史事实,笔者提出讨论性问题:如何看待民间的天主教信仰,君主专制主义的以信教为犯罪行为的不合理性何在?宗教信仰能够使用法律强制手段解决吗,能够使她消失吗?宗教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希望以后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初西方教会在广西创办的两家书局陈相因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教士获得了在华传教的自由,一时间,西方各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沿海和内地各省活动。他们在各地城乡修建教堂、学校、医院,还开办出版印刷机构,为传教服务。20世纪初叶,广西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过程,也是近代西方医疗卫生观念和制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当资本主义的浪潮席卷西方并猛烈冲击东方的时候,近代来华传教士充当了打破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急先锋。在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背景下,一方面,他们向古老的中国展示了建立在西方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医药卫生观念和制度的先进性,引起了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热潮;另一方面,他们又极力向衰弱的中国灌输其医药卫生的观念和价值,并导致了中西医文化的冲突。伴随着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结果是封闭、排外、保守且具有较强内聚力的中华医药体系逐渐走向世界,并且相对先进的西方医药卫生观念和制度也逐渐被中国人所理解并接受。中西医文化开始走向融合,并由此促进了中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启蒙。  相似文献   

19.
柳若梅 《世界汉学》2005,(3):239-241
明末,千百年来天经地义地被认为是“天下中心”的中国的大门被西方传教士叩响,年轻的教士争相前往远东传播福音,中国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便是这传教队伍中重要的一员。“卫匡国神甫宇济泰,意属提罗耳首府特兰托城人。在罗马学校肄业,并从吉尔切尔(Kicher)神甫特别肄习数学……初至浙江之数年中,适当朝代更易之时。因鞑靼内乱,不忘旧主者之擧义兵,地方不靖,  相似文献   

20.
清代是中西文化直接交流的时代,也是西方天主教在中国全面传播的时期,在这个文化大交流中,法国传教士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很久以来,由于外文材料利用方面的种种困难,国内学术界似乎从未对法国传教士进行过专门而系统的研究,对他们所起的作用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笔者有感于此,参考在国外接触到的某些外文资料写成拙文,对法国耶稣会士在华活动的一个侧面──传教策略作一尝试性探讨,希冀能对国内开展对法国传教士的研究有所裨益。(一)关于法国耶稣会士来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天主教事业在华奠基人利玛窦。1610年5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