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剃头挑子     
王丕琢 《民俗研究》2012,(2):161-F0003
旧时理发,要用刀剪,需先用热水将头发捂软,然后用剃头刀子将长发剃去,故理发者称“剃头匠”、“理发匠”、“剃头师傅”。  相似文献   

2.
六、剃头佬 在旧社会,还未有理发剪,理发只用剪刀和剃刀作工具。因此,在西江一带黎民百姓称理发为“剃头”,称理发师傅为“剃头佬”。 剃头一行不入仕农工商“正行”,属于低下阶层。有句俗话“贫穷落泊,剦鸡补镬,挑夫剃头,化子四索”。(四索即棺材佬;化子即叫化子,又叫乞丐。)  相似文献   

3.
“剃头挑子一头热”,说这话,孩子们搞不懂,也难怪,现在的孩子谁见过剃头挑子呢? 20世纪80年代,农村没有理发店,为了解决村民理发难的问题,每个村庄都聘请一位理发师傅.理发师傅绝大部分来自安徽,他们为了生计,一年四季在外漂,走村串户为人理发.“剃头海”就是我村的理发师傅,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每隔一个月他都会来,来时挑一副剃头挑子,一头是煤火炉,用来烧热水洗头的,一头是盆架、洋碱、剪刀、推子等,扁担头上还挂一条油亮的磨刀布.一头是热的,一头是凉的,这不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至于什么时候与“一厢情愿”“热屁股贴上冷板凳”发生关联的,便无从考究了.  相似文献   

4.
理发小史     
《文史天地》2014,(3):94-94
正我国很久以前是没有"理发"一词的,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故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始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南北朝时,南朝梁国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逐渐普及,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相似文献   

5.
旧时武汉称理发为剃头。在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得轻易损毁的。古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幼年少年,头发就散披着,再长了,就在头上梳束成一个髻或两个丫髻。这“丫髻”是不“编”只“扎”的小辫子,故也叫“总角”,成语中的“总角之交”,亦即“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女子到了15岁,就算是成年了,  相似文献   

6.
在所有理发的人中,清朝皇帝的头是最难剃的。清朝皇帝剃头有一定的日期,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就是皇帝剃头的日子,遇有大的庆典,另有加差。剃头时的讲究也特别多,例如剃头的时间要选在太阳升到东南角时,意为:如日之升。清宫还特别给为皇帝剃头的人定了几条硬性戒律:剃头师每次当差,进宫时必须经过检查,脱掉自己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服装,然后被太监领到皇帝面前叩头,请刀子。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近代史上"辫子问题",错误认识主要有三:1.国民开始剪辫子,是清政府灭亡之后的事;2.晚清政府对剪辫子的人严厉处罚;3.晚清政府不考虑剪辫子。事实上,在晚清的最后十几年间,已经有不少人剪掉了辫子。据国民党元老张群回忆:在日本留学的日子,尚处于晚清时代,那时,他和好友蒋介石都剪掉了辫子。  相似文献   

8.
王玉龄祖籍安徽舒城,1928年6月出生于长沙市的书香世家,祖辈曾担任过清朝的尚书和两江提督。民国时期,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乘坐的第一辆轿车就是王家捐赠的,由此可见王玉龄乃豪门之女。青年时代,王玉龄在长沙福湘女校读书时,其芳姿便称于校。抗日战争期间,她转入含光女中继续读高中。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下半年的一天,原国民党七十四军张处长的太太特邀她去长沙颇负盛名的“一乐也”理发厅烫发。在烫发中,一个英俊魁伟的军人站在她理发椅的后面,从对面的镜中窥视她的芳容,这就是张灵甫。  相似文献   

9.
清冠孙戴     
《文史天地》2004年第7期季年《侃发》一文,其中说:“孙中山为表示驱逐鞑虏的决心,早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初期,也从头发上开始变革——剪辫子。于是就有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这话有以下失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对头发向来注重,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那是轻易动不得的。长久以来,国人"束发"为俗,需要不时梳理,故很早便有"理发"的行当。有学者考证,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专业理发师。而说到"剃头",那就是较为晚近的事了。满清入关前,没有"剃头"一说,或许只有蓬头稚子才偶尔修剪一番。满洲入主  相似文献   

11.
唐永徽三年为“律”制订的“义疏”系解释和说明律文及注文的 ,疏的内容分为职能不同的“议”及“问答”两种形式。义疏制订后 ,律及疏统称为《律疏》。《律疏》一书到宋代逐渐被称为《唐律疏义》 ,尚与“义疏”原义及唐时解经传统相符。至清代则趋向称《唐律疏议》 ,盖时人见“疏”下有“议曰”字样而牵强名之 ,实脱离了唐“义疏”之本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末宣统年间,我在武昌陆军测绘学堂读书。除学习日常课程外,还偷看了一些革命书报,接触到孙中山先生的一些讲稿、文章,认识到非推翻清王朝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当时,大部分同学是“共进会”成员,我经王寿介绍,亦加入进去。其代表人物为方兴、甘绩熙、李诩东、朱次璋等人。同学们经常在校秘密传递革命信息,联络校外新军代表,积极策划起义。 辛亥首义前夕,共进会在测绘学堂内掀起了一场剪辫子风潮。一天,下晚自习后,我和李翊东、戴维夏一起,准备了几把剪刀,在同学中倡议剪辫子,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赞成。剪去辫子就意味“背叛”清…  相似文献   

13.
罗绍志 《百年潮》2013,(12):47-50
一同剪辫子的发小 1936年夏,毛泽东在延安窑洞与美国记者斯诺谈到了在驻省湘乡中学的生活片断。毛泽东风趣地对他讲述了一个关于“剪辫子”的故事:“由于修筑川汉铁路,而兴起了反对外国投资的运动。在我的学堂里,同学们越来越激动。为了发泄不满情绪,他们反对留辫子。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传统肖像绘画艺术历来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故又有“传神”、“写真”之称。这里介绍的六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家肖像画,既如实描绘了这些著名画家的外貌特征,又生动地刻划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这些画幅,反映了清代肖像画的多种风格面貌,也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些画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上了点岁数的人都知道,在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来到之前,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爱美的女士们大多喜欢烫烫头发。可是在1966年爆发的“文革”大浪潮汹涌澎拜的冲击下,“烫发”不知为何会被当作是资产阶级的产物而被彻底的“打倒”和“砸烂”了:无论是大的理发店还是小的剃头摊,没有一个理发员敢冒风险来为爱美的女士烫头发.  相似文献   

16.
徐喜辰同志在《孔子何以称为儒家刍议》一文中认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但是这个儒家之儒应当如何解释,胡适说儒是“外貌表示文弱迂缓的人”。郭洙若说“古之人称儒,大约犹今之人称文绉绉,酸溜溜,起初当是俗称而有轻蔑意的称吁。”上述看法,都是根据《说文》:“儒,柔也,求士之称,从人。”需声立论,但其解释,恐非确  相似文献   

17.
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及最大的寺庙集中地之一,也是清朝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民族问题的重要活动场所,因而被称为清代前期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建造,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工,历经八十多年时间。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建造之精、装饰之美都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奇观。避暑山庄胜景荟萃,星罗棋布;外八庙环列山庄,如众星捧月。这些建筑与真山实水相融汇、衬托,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故有“紫塞明珠”之称。在建筑艺术上兼具南秀北雄之美,博采汉、满、蒙、藏等民族之长。从整体设计来看,却摆脱了富丽华贵的旧章法、旧格调,而突出一个“野”字。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八旗的娱乐,在清代中期连京剧也不是经常去听的(京剧,北京讲究“听”,没有说“看”的)因为“戏园子”(今称“剧场”)当时多在外城,有种种不便,例如那时围绕天安门、地安门的皇城城墙还有,必须绕着走。前门门洞,因为出入人数多,车也多,当时又没有上下行之分,经常碴车。东、西、北三城居住的人,若到外城听一次戏,实在不容易。这指一般京旗人员来说。至于王公世家,家中有戏楼或戏台的另当别论。但那究竟是极少数。  相似文献   

19.
江苏太湖之滨的宜兴是我国著名的“陶都”,宜兴的紫砂茶壶素有“陶都奇葩”之称。而今在宜兴丁蜀镇团山山麓绿树丛中,新建了一组琉璃瓦仿古建筑群,这就是被誉为“陶都之都”、“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陈列着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宜兴陶瓷精品,从中可窥见出宜兴6千多年来陶瓷工艺的演变过程和纷繁复杂的工  相似文献   

20.
王淼 《湖南文史》2009,(7):68-68
剪辫子运动,是上海军政府贴了布告的。布告云:“自汉(汉口)起义,各省响应。凡我同胞,一律剪辫;除去胡尾,重振汉室。”蓄发扎辫,原是清军入关后,强迫汉人接受的满族风俗。现在既然政府号令一律剪辫,自然会有各方响应。但男人脑后拖一根长辫的风气,几百年来已根深蒂固,要一下子让人们普遍接受这一变革,将辫子全部剪光,也非易事。一是没有那么多理发匠应急,二是由童稚蓄起的长发,一旦割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