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工商业史中,无锡因其悠久的文化传承、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孕育出一批杰出的民族实业家和民族工商企业。据统计,1936年无锡就拥有315家工厂,资本总额1407万元,在全国工业城市中居第五位;总产值7726万元,仅次于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位,有着"小上海"的美誉。今天,无锡留下的众多工业建筑遗存中,由荣氏兄弟在一百多年前开办的茂新面粉厂旧址,已被成功地改造为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江南名城无锡,近年来为了重拾苏南经济社会发展领头兵的地位,已经开始着力打造“吴化、钱钟书、民族工业以及阿炳”等四张化牌。民族工业在无锡荣巷崛起的深层化背景渐受关注。  相似文献   

3.
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定位是“泰伯故里,工商名城”;另一个定位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这两句话,不但对无锡作了准确定位,同时也反映了无锡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4.
郑忠 《安徽史学》2003,1(4):39-44
南通、无锡、常州三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重要的中等工商业城市,20世纪初先后依靠自身民族工业振兴发展起来,并相继形成各具特色的“南通模式”、“无锡模式”、“常州模式”。展开对此类区域城市发展道路和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不但可以把握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而且还能为探索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提供历史依据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祥地和当代中国乡镇企业发源地,系苏商的重镇。无锡民营企业家简称锡商,锡商是江苏苏商的重要代表。2013年全球首届锡商大会对近代工业化进程以来锡商文化精神作了高度概括,即"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其中第三词组隐含了近代中国最大资本集团荣氏家族开创者荣德生之名,无疑是一种机缘精神之合。  相似文献   

6.
<正>无锡不仅是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也被誉为“二胡之乡”“丝竹高地”。位于江南腹地的无锡,在大的历史背景、地缘环境方面与苏州、常州大致相同,但因自身特殊的历史境遇异于苏常,又呈现出殊途异彩的人文样貌,在民乐方面个性独具,特色鲜明。历史上,无锡家班社乐繁荣,锡派琵琶特色独具,二胡艺术长足发展,道教民乐相融互动,书写了无锡民乐独特的发展轨迹,也形成了无锡民乐的特殊风貌。成就无锡独树一帜音乐品性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悠久“曲局”的浸润造化;二是与二胡发展成熟的相生并行;三是与道家文化的交融互动。  相似文献   

7.
<正>无锡,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更是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高地。十年前的2013年6月7日,首届全球锡商大会在无锡召开,大会对百年锡商文化精神作出“敢创人先、坚韧刚毅、崇德厚生、实业报国”的高度概括。一、锡商渊源和近代锡商崛起掠影无锡有着悠久的工商业文明。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携西施隐迹太湖,制陶经商,泛舟蠡湖,被誉为一代商圣。清末民初,无锡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并有“四大米市”之首的响誉,无锡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发达,  相似文献   

8.
世界范围繁多的生态博物馆(ecomuseum),是保存前工业社会的生活形态、展示工业遗产的文化样貌以及维护全球一体化浪潮下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持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创造力以及文化“原真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体而言,生态博物馆是将某一特定社区或某一特定区域整体作为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正>无锡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定位是"泰伯故里,工商名城";另一个定位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这两句话,不但对无锡作了准确定位,同时也反映了无锡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
提及中国近代民族毛纺织工业,有一个人是不可不提的,他就是创办了无锡、上海两家协新毛纺织厂的唐君远先生。唐君远,1901年7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其父乃著名实业家唐骧庭。  相似文献   

11.
建立湖江工业中心区域计划系无锡实业界领袖人物薛明剑等最早于国民参政会四届一次会议上发起提出,后获无锡县政府复员委员会通过,并召集全国工业协会苏南分会等有关社团及地方人士组织筹委会从事进行。本组史料反映了抗战胜利后中国民族资本家致力于发展当地工业与教育,在长江下游积极筹建现代工业都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92年12月14-16日,来自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昆明等地的专家学者41人,兴致勃勃地相聚在无锡北郊的西高山上,参加由吴文化公园暨吴文化学术研究所联合召开的“92届吴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提交论文35篇,对吴文化这一既古老、又时兴的课题进行了探讨。“什么叫吴文化”?从三十年代卫聚贤先生创办吴越史地研究会起,把生发在春秋吴国带有鲜明特征性的区域文化,称之为吴文化。但人们仍不断提出疑义:难道吴国灭亡。连同这一文化也灭亡了?当各种区域性文化汇融到中华民族大文化圈中后,是否就真的只存在共性,不存在区域文化的特殊性了?吴地近代工业的率先发展,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勃然崛起的“苏南模式”,苏绣、苏昆剧、吴郡玉雕、苏杭雅扇等闻名海内外的吴地艺术,难道不是吴文化的鲜明特色的反映?当代学者为什么又对区域性文化的研究产生巨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会议的交流,敞开了专家学者的心扉,在这个问题上的共识明显加强了,感到我们今天研究的吴文化,是一种自石以采生发与流传在吴地的区域性文化,虽融汇在中华民族大文化圈中,仍具有其相对而又鲜明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惠山古镇     
惠山古镇位于无锡市西,距市中心仅1.4公里,因地临惠泉山麓而得名,以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著称。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保存了唐以来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控保单位3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无锡彩塑(惠山泥人)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庙会以及市级工业遗产惠山泥人厂等。属无锡历史文化积淀最为深厚、人文景观最为丰富,集山水旅游、人文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原生态风景区。  相似文献   

14.
无锡紧邻上海,素有“小上海”之称,也是江南最早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到了近代,沪宁铁路通车,上海、无锡连为一体,形成了“大十字”物流框架,现代企业得势发展,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家族“荣氏家族”。毛泽东主席曾评述道:“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相似文献   

15.
江南水乡的明珠——无锡,在十九世纪末还是隶属于常州府的一个商业性城镇,事隔三十年,到抗战前,一跃而名列为中国第五位的工业城市,被誉为“小上海”。无锡的变化是江南近代经  相似文献   

16.
《中华遗产》2007,(5):13-13
2007年4月10日至11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在江苏无锡召开,主题为“乡土建筑保护”,与会专家一致呼吁,要加强保护力度,为乡土中国保留一份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7.
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为主旨的“第四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华民族之花大选”,10月1日至7日国庆节期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办。本届民族文化博览会由“民间戏剧大赛”,“民族艺术大展”、“民族之花”大选、“花涌中华世纪坛”文艺演出和“戏剧文  相似文献   

18.
丛绿 《中华遗产》2006,(3):17-17
4月18日,在无锡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关注原因之一,在于一种疑问:与宫殿陵寝、宗教庙宇、民间古迹相比,那些曾经污染严重、建筑形式单调的工业遗  相似文献   

19.
无锡拾趣     
无锡位于江苏太湖北岸,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和锡澄运河在此交汇,是太湖地区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和工业城市,我国江南的旅游胜地,有“小上海”之美誉。  相似文献   

20.
云南双柏县因民族众多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著称全省,素有“绿色明珠,水能之乡,畜牧王国,虎笙乐园,滇中秘境”之美誉,彝族始祖爨蛮在此繁衍生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是民族文化荟萃之地,被称为“民族文化宝库”,“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祭祀虎图腾时所跳的“老虎笙”,被专家学者称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在双柏,几乎全县上下乡乡有“笙”,村村有“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