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振丰 《沧桑》2009,(2):26-27
明朝为维护集权的皇权专制统治,施行了很多酷刑,其中廷杖就是十分典型的一种。廷杖是皇帝对犯颜直谏或忤旨的官员杖责于殿阶之下的一种刑罚。明朝廷杖施用贯穿于明王朝始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泛滥阶段;衰亡阶段。明朝的廷杖具有鲜明的特色:随意性、侮辱性、残酷性、长期性。这种酷刑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廷杖     
廷杖,在有明一代,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朱由检,贯穿一朝之始终,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制度。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本文试对明代廷杖的一些问题略陈管见,舛谬之处,敬请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3.
廷杖本是皇帝滥施淫威的手段,然在明朝竟成了官僚博取美名的途径,这便是皇权社会的怪胎。有明一代政治上有许多特色,廷杖是其中之一。所谓廷杖,就是在朝廷上打人的屁股,被打者是那些犯了"错误"的臣僚,准确地说是那些因谏诤而触怒了皇上的臣僚。廷杖这种野蛮手段,明以前已经出现,但只  相似文献   

4.
读书偶记     
读书偶记刘世南一、廷杖原始罗继祖《枫窗脞语》第15面有一则《廷杖原始》,不同意朱国桢《涌幢小品》(一二)说的起于隋文帝时,他引《三国志·魏志(二三)·裴潜传》注引《魏略》所载魏文帝特赦尚书郎韩宣廷杖一事,断为“曹魏时已有于殿廷受杖者,前于隋矣。”其实...  相似文献   

5.
吴垠康 《文史天地》2012,(12):38-39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浮、新所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功高的重臣,难免要尝一尝廷杖之苦。有史家统计,明朝遭廷杖的官宦达500之众,那些抗击打力弱的、被政敌指使校尉往死里打的,致残算幸运,致死也不鲜见,而御史蒋钦就是杖毙午门的冤魂之一。  相似文献   

6.
阳明洞     
《文史天地》2010,(9):F0004-F0004
阳明洞 明正德元年(1506),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当权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正德三年,忍辱莅任。先居城北一山洞,后迁城东一山洞(后世称阳明洞),并在此修养悟道、开坛讲学,西南学风兴盛,“知行合一”思想在此大成,“阳明洞”因此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7.
70年过去了,红军在长征中为我们写下一条条标语、一幅幅漫画、一首首歌曲、一出出戏剧,至今还闪射出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8.
李晗 《沧桑》2013,(4):43-45
廷杖是皇帝对犯言直谏或忤旨的官员进行杖责的一种刑罚,渊源已久,最迟不晚于东汉,在明朝达于极盛。出于明初重典治吏的需要,这种法外之刑得以流行并贯穿明王朝始终。这一酷刑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倾向,对明王朝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6,(5)
为了贯彻中央保护文物的政策,上海市从1954年9月至今年1月,对废铜废纸中的文物进行了必要的检选工作。从一年多以来取得的收获中,证明了不但在废品中有文物需要救护,而且还可以发现出许多重要的文物来。因此,各地加强和重视对废品中的文物检选工作完全是必要的。现在把上海市的检选情况分两方面报导于后。  相似文献   

10.
<正>1506年,明朝正德元年,年仅35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主事,得罪宦官刘瑾,因"抗上"之罪,在遭致"廷杖四十"的羞辱惩罚后,被驱逐出京城,被贬谪数千里外的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当龙场驿驿丞。脸颊清瘦,体格修长,素衣飞扬,王阳明怀着一腔悲凉之情,乘舟楫沿着(?)阳河而来,遥望山水,飞鸟盘旋、古城凄凉、  相似文献   

11.
给历史断限,即进行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近来有人提出,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只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一个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还有人主张,将鸦片战争至今的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  相似文献   

12.
民心不可逐     
民心是不可欺的,任何强权都无法左右它。龙场人民心向逐臣王阳明,就是生动的证明。明正德元年(1507年),王阳明以兵部主事的京官,上疏弹劾宦官刘瑾迫害忠良,被刘瑾矫旨廷杖四十系狱,监禁月余,放逐到贵州龙场担任驿丞。途中逃脱刘瑾重重追害,历尽艰险,正德三年(1509年),才抵达龙场。  相似文献   

13.
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四川新都人。(图一)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二十四岁殿试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杨升庵三十七岁时,因“议犬礼”忤嘉靖皇帝,遭廷杖后终身充军云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升庵七十二岁卒于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归葬新都。新都是杨升庵的故乡,虽然他长期生活在外,仍留下许多遗迹。为  相似文献   

14.
杨慎(1488—1559)年,(图一),字用修,号升庵,明代四川新都人,生于书香门第世宦之家。其父杨廷和官至少师、太子太师,在朝治理有方,称为贤相。升庵少年好学能文,博览群书,才气横溢,二十四岁即正德六年(1511年)中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国史纂修校正官。在朝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嘉靖三年(1524年)因“议大礼”而得罪了皇帝,廷杖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县)。升庵先生被流放云南后,仍满怀豪情,畅游各地名胜,足迹遍及大理、临安(今建水县)、昆明间。广交滇中学者,和当时的  相似文献   

15.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藏传佛教信众心目中的圣地。在这里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宗教习俗。转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万萍 《安徽史学》2005,(5):123-125
叶挺独立团是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一支革命武装,并在北伐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严格意义上的叶挺独立团仅有约一年时间,在此期间,或因调整,或因战事,该团连以上军官多有变动.因年代久远,资料匮乏,至今尚无一份完整的该团连以上军官变动表.但研究此变动情况,对进一步认识共产党员在该团的作用却是十分重要的.笔者根据手头掌握的有关资料,试将该团连以上军官变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王莉 《中国土族》2012,(4):54-56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文化一直有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伴随着人类古文明的诞生而繁荣至今.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清代辑佚兴盛的原因张升辑佚是传统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今天还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据一般的看法,辑佚如果起源于宋代的话,那么至今快有一千年的历史了。今天,我们不应仅仅把它当作传统治学的一种方法来继承,更为重要的是,还应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也就...  相似文献   

19.
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现有"源"姓3000多人,至今还保存着<源氏大宗族谱>,从中记载"源"氏为鲜卑后裔,唐朝以后迁居广东.在<魏书>等史籍中记载,"源"姓源于秃发傉檀之子源贺,时为北魏拓跋焘统治初期.此后,源贺的后代多在朝廷为官.唐建中年间,大臣源休谋反失败,所有源姓都受到株连,纷纷逃奔.其中一支逃至广东定居,一直延续至今.另据霄乡源氏讲,1939年日军侵略广东时,没有对霄乡实行"三光政策",而是下马跪拜源氏祠堂,说明日本源氏可能与鲜卑源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钱币》2007,(4):F0003-F0003
1987年,中国金币总公司宣告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虽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但却在金币事业的旅程中属于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