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曾和朱德相依为命,红四方面军来到川北,张国焘竟把他处以极刑……1960年3月10日,阳雀啼唤春光的时节。朱德元帅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四川仪陇。在视察药铺垭小学时,他向身边的侄儿问道;“那‘犀牛望月’还在不?陈家湾是哪个方向?”随着侄儿手指的方向,他久久地凝望着…  相似文献   

2.
泸州市是朱德1916年护国讨袁之役胜利之后,驻军长达五年之久的地方。朱德在戎马倥偬之际,挤出时间博览群书,购置大批典籍文献,在其中寻求治国富民之道。七十年来,时移事迁,这些书多流散损失。1952年川南行署征集图书文物,从南溪朱总家中运回一批藏书到泸州市图书馆珍藏。其中一架涵芬楼刻本的二十四史,(北史、梁书、新五代史稍有缺册,后来将同样版本补齐,使之完整)这些史书每册扉页均盖有两颗二寸见方藏书章,一颗是“仪陇朱氏藏书之印”,一颗是“德字玉阶。”  相似文献   

3.
我父亲万德永,跟伯父万德润(字泽生),都是“德”字派的,他们差不多有同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回乡里去.侄子辈的胜高告诉我:“伯父,我们屋里有个挑草头、挑谷捆子的冲担,用铜包了头的。是哪个刻了德永两个字。”  相似文献   

4.
炎帝考辨     
据报道,一座高39米、重150多吨的“炎帝神农”巨制铜像,近年在山西长治市落成。专家介绍,这尊铜像是目前亚洲最高的巨型铜像①。又据报道,河南郑州的向阳山上,也由海内外捐款筹建了总高106.4米、依山为体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②。各地的炎黄文化研究会(所)也纷纷建立起来。由此可见,一个研究“炎黄文化”的热潮,已在中华大地及海外华人圈内兴起。笔者遂亦兴趣盎然。一、何谓炎帝历史上有否炎帝其人其事?他是人帝还是天神?还是别的什么象征?先看如下文献记载———《白虎通德论·五行》:“炎帝者,太阳也。”《淮南子·…  相似文献   

5.
越楚 《湖南文史》2012,(6):38-39
“香草美人”出自屈原《离骚》,原本与女人毫无瓜葛。汉语中的“美”字,除指容貌仪表外,还指人的才德与品行,古人往往将德高望重之人喻为“美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姓名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旧社会对起名十分严格,在社会交往中,相互的称呼违反了规范,就会引出笑话,甚至把事情搞糟。过去人际关系呼名唤姓强调长幼有序,在问话前首先要加“请问”二字,以示尊重,问到对方的姓,要说“尊姓”,问名字时,问者文雅点用“台辅”,通俗点问“大名”。过去人在名之外,还要起“字”,文化高的人还起“号”。在“名”与“字”之间有密切联系。要具一定的文化才能取上恰当的“字”。如毛泽东、字润之,李宗仁字德邻,张飞字翼德,诸葛亮字孔明等等,我们还可以看到“泽”与“润”,“仁”与“德…  相似文献   

7.
1975年5月,仪陇县文化馆在筹办“红军在仪陇”文物陈列展览中,从该县立山区公所黄昌显同志处,征集了一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解放仪陇,建立苏维埃政权,红军党组织秘密发展党员的一张党证。  相似文献   

8.
析“德”     
近年来读过几篇讨论“德”字形义的文章,很受启发。我虽不同意这些同志的意见,但我觉得这些同志重提这个问题本身即很有意义。一是“德”字关乎西周政治思想的主要问题,不能不细心加以研讨;再则古来解释德字的说法虽多,但大都不得要义,有必要对德字的形义进行一番新的探讨。下面,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想法,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3.嗣德通宝成语大钱基本上是明命、绍治成语大钱的延续与发展。《大南实录》载:“翼宗嗣德元年二月初铸嗣德通宝钱”。“嗣德”是阮朝前期最后一位皇帝阮福时的年号,延续了36年(1848。1883年)。目前嗣德通宝成语大钱在绍治通宝40种铭文的基础上,新发现7条。其中,8字4条,4字3条,估计还会有新的发现。新发现的7条,存世罕见,有的为孤品。这与铸造时间短暂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档案工作者德与才的标准人的基本素质,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德";二是"才"。因此档案工作者只有修德养才,达到德高才精,才能提高基本素质,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首先,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古人云:"德者本也","以德立身,唯道义是尊"。这说明一个人立于社会,最重要的就是道德和品行,它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所以档案工  相似文献   

11.
官德为要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姓对为官者的德历来是看得很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似乎成了国人的口头禅。还有什么“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罪莫大于无道,怨莫深于无德”,“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等等,都折射出了“百行以德为首”的理念,但更高的期望还是“君子怀德”。因为“非德之威,虽猛而人不畏;非德之  相似文献   

12.
仪陇金城小学的老校舍,乃是清代仪邑最高学府“金粟书院”的旧址。书院背依金城山,面向平溪河,左邻盖公祠,右接崇圣祠,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读书讲学的好地方。书院因紧靠金城山岩,山顶之“金粟堆”又居高临下,正对书院大厅,象征着地灵人杰,群贤倍出。为使世代文风蔚盛,才子广继,所以名曰“金粟书院”。取自唐代大诗人杜甫之“天开金粟藏,人立广寒宫”佳句,籍以振兴士林之气宇,大增书院之声誉。仪陇金粟书院创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嘉庆四年重修,嘉庆十四年增修头门和垣墙至此,书院才初步形成仪陇最高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商周奴隶制社会里,“德治”是“礼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用来维护尊卑贵贱、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礼治”的重要途径。但从目前考古发现的资料看,商代的铜器铭文里尚未见到有“德”字,而在殷墟卜辞中则多有发现。卜辞中的“德”,  相似文献   

14.
一纸珍藏干海宁市图书馆的清代六舟上人《宋“嬲”字砖墨拓》(以下简称“嬲”字砖拓”),让人眼前顿觉一亮。砖古,是一块六舟所藏的晋代古砖,又被主人琢磨为一方砚台;字奇,上边有一个两“男”夹一“女”的“嬲”字;墨拓上题识、钤印部出自一代名家学者之手,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5.
隋《李和墓志铭》于1964年在陕西三原县城东北约20公里双盛村东出土.志石呈正方形,每边长86厘米,四边侧面线刻山石,树木和奔跪的野兽.志文楷书,共33行,行34字,原题是“大隋使持节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李史君之墓志铭.”志盖为覆斗形,额题“大隋上柱国德广肃公李史君之墓志铭”,篆书4行,行4字,四刹线刻花草和对称的青龙纹饰.该墓志于1966年  相似文献   

16.
文伯 《炎黄春秋》2005,(6):12-12
古人说,“仁者寿”.今人说,“好人长寿”,“仁者”和“好人”,都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光明磊落,其精神状态多良好,这对人体健康自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仅靠一个“德”字,还是难保长寿的,世界上不是有很多好人都是英年早逝了吗?科学的说,人能做到“三净”,才可基本满足长寿的要求。这三净就是:体外净,体内净,心里净。  相似文献   

17.
韩蕲王神道碑位于苏州吴县灵岩山之西南麓.碑通高8.26米(其中碑座——龟趺高1.70、碑身高5.46、碑额高1.10米),宽2.12、厚0.30米.碑首“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10个大字为宋孝宗御书,字径0.30米,中刻“选德殿书”(选德殿,宫内殿名,这里借指宋孝宗——笔者按)四小字,并刻印一方.碑文由南宋参知政事、右丞相赵雄奉敕撰,共13900余字,分88行,行150  相似文献   

18.
本主要考释了郭店楚简《六德》中的“忧”,“唐虞之道”之的“聪”,并对《毛公鼎》铭中旧释为“惷”的字作了纠正。  相似文献   

19.
信阳县长台关公社苏楼大队社员苏永斌同志献出了一块楚国金币。这块金币长2.2厘米、宽1.4厘米、厚0.4厘米,重25克。经信阳市人民银行有关人员鉴定,金币含纯金90%以上。金币上铸有“郢爰”、“爰”三个字,显然是一块半“郢爰”(见图)。根据党和政府的文物政策,并请示上级领导,经批准,地区文管会给长台关公社、苏楼大  相似文献   

20.
李凡夫,原名李和,别字德尊,曾用过古吉言、陈兴福的笔名。1906年出生于广州荔湾区泮塘。他长期在荔湾区工作和生活。上世纪30年代,跟美术家梁晃一起,住在靠近泮塘的逢源大横街二号二楼,取个雅号叫做“光寸二屋”:“光”是“晃”字去“日”,“寸”是“尊”字去“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