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断调整工业布局是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战略任务。这不仅因为生产力布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因为苏联工业布局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发达的西部工业区资源贫乏;而东部和北部地区资源虽辛富,但是经济却极其落后。而且,这种状况由来已久,并长期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早在沙皇俄国时期,工业就主要集中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区、以彼得堡(列宁格勒)为中心的西北区和乌克兰。苏联建国后,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需要,在调整生产力布局方面作了艰苦的努力。这项工作是通过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来实现的。尽管在调整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布局原则,然而,这些原则主要还是在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而且又是结合各个时期发展国民经济的实际需要加以贯彻执行的。因此,透过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便可看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苏联经济建设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按地域组织国民经济的重大意义越来越受到各有关方面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生产力布局和发展区域经济是组织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解决复杂的区域性经济问题是苏联实现新时期经济战略的主要措施之一。七十年代,苏联国民经济开始由粗放式经营逐渐转向集约化发展道路。苏共二十四大提出的集约化方针和二十五大提出的经济战略都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主要内容的,而这个时期苏联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3.
一、科学技术对苏联生产力布局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苏联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苏联提出国民经济由粗放式经营转向集约化发展道路的经济战略以来,把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经济任务和社会任务都寄托于“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急剧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提高效率便成了苏联“全部经济战略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进步又是提高  相似文献   

4.
苏联近几个五年计划都明确规定要加速开发东部地区,发展那里的生产力,特别是把这一地区丰富的矿物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纳入国民经济周转中去,以此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苏联调整生产力的布局,加速开发东部地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苏联经济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生产力配置及经济效率社会生产经济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按计划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情况。各加盟共和国和各经济区在经济上的全面发展同按苏联各个地区合理地配置生产力有直接关系。在国民经济实践中正在贯彻列宁关于要全盘考虑和全面解决每个地区,包括很小的地区在内的经济发展的各项指示。在组织社会主义计划的开始阶段——在拟定俄国国家电气化计划和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阶段就已经采用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原则。这个阶段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党和苏维埃国家长期的社会经济战略规定要加速发展其东部地区的生产力,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978年春,勃列日湼夫来到西伯利亚和远东视察,对执行有关综合开发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决定有着重要意义。1978年12月,在苏联国家计委扩大会议上,曾讨论了有关发展西伯利亚的生产力和加速采用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学方案等重要问题。1989年6月,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召开了发展西伯利亚生产力的全苏代表会议,会上提出了各种详尽的建议。在讨论1981—1985年和在1990年前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草案进程中,和苏共二十六大都十分重视加速发挥国家东部地区的经济潜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联为了改变沙皇俄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生产力布局,自建国后就致力于新区的经济开发,将生产力由中央区逐渐向不发达、然而自然资源却丰富的边远地区推移,以便使生产部门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而新区的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向又都取决于各时期的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苏联在各个历史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业是苏联主要重工业部门之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重要来源。苏联机械工业的布局和发展对其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一、决定机械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机械工业虽然是属于重工业,但其布局的原则却与其它重工业部门,如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工业布局的原则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祝炜平 《人文地理》1992,7(2):66-72
建国四十多年来,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由北移变为向西南推进,而后又向东北方向回移。不同时期的布局战略,经济效益迥然有异。东部,特别是东南部投资效益明显。七十年代中期实施"东回"战略以来,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布局仍然应以东部为重点,并且在八十年代"东回"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东推进,以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至2010年或2015年,我国的生产力布局战略应渐趋西移,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逐步实现均衡布局,消除地区差别。  相似文献   

10.
经济结构的改造是苏联目前经济改革中必须解决的新课题,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种成分、各组织和社会再生产各个方面的构成,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结构包含的范畴很广,它既涉及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又涉及生产力方面的结构。只有合理的经济结构才能使国民经济持久地、稳定地保持一定速度发展;反之,经济结构不合理,必然引起各  相似文献   

11.
杨连凤 《人文地理》1989,4(2):25-30
本文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苏联开发东部经济地带的重大意义。苏联东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发展东部经济地带既可以保证西部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又可以实现苏联经济区域的东移,逐步改变生产力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同时还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加强同经互会成员国的合作。对于开发东部经济地带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也进行了探讨,而且还预测了开发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苏联在几十年的经济建没中,始终把调整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视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结构是影响国民经济和杜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国民经济区域结构又是整个经济结构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区域结构是否合理,必然会影响经济建没,特别是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苏联重视国民经济区域结构问题,还有其本国的特殊原因。苏联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况且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复杂,因此更有必要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在全国建立合理的国民经济区域结构体系。然而,由于苏联原来的经济基础较差。自然条件复杂、资金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再加上各种政治因  相似文献   

13.
从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史上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转移。在三线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大批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线,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不合理的分布和东西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极大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明确指出在当时条件下应该而且有必要允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国民经济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导、个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既适合中国生产力结构多层次的实际,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而且符  相似文献   

15.
近二十多年来,世界科学和技朮的进步推动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苏联除了继续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经互会成员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外,  相似文献   

16.
赫鲁晓夫教育改革始于1958年。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1958年苏共中央举行9月全会,讨论和审核了《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即“七年计划”)。1959年1月27日苏共举行第21次非常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七年计划”的报告,宣称从现在起苏联开始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七年计划”既是在苏联建成共产主义,又是按人口计算的产品“赶超”美国的关键部署。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一、苏联时期的社会史概念时至今日,"社会史"这一术语并非公共概念,而只有透过社会生活才能体现其内涵。在大多数史学家的意识中,仍充斥着以马列主义阶级和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史的旧观念。在此背景下,社会史一直是对固定的一系列公式化题目和内容进行研究,其中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是: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工人阶级的研究、对农民(包括苏联的集体农庄农民)的研究、对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苏联亡党亡国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剧变,从长远发展来看,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深层的三大矛盾,而苏共长期无视这些矛盾,也无力、无法解决这些矛盾,最后引起三种危机,苏共急剧转向右,导致亡党、亡国。亡制(社会主义)。在1936年以前的过渡时期,苏联还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过渡时期结束后,苏联于1936年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开始出现了新的矛盾。苏联社会存在哪三大矛盾呢?第一个矛盾:过左的路线与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同社会主义社会要求高速健康发展生产力、发展民主自由的矛盾l、过左的路线。苏共执政74年,从…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广大发展中国家都把追求本国经济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要把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我们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诚如邓小平精辟指出的那样: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中,我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解决了政治问题,社会生产力就会随之提高。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未能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是频繁地组织和发动各种政治运动和群众运动,结果不仅没有促进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反而限…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价格改革越来越引起苏联领导机关和社会上的关切,因为价格体系的改革是苏联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价格应当成为推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积极工具。”这就是说,按要求,价格体系不仅应反映现阶段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实际状况。同时还应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