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西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实践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山西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社的稳步发展两个阶段的分析 ,总结回顾了山西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历程 ,论述了各个阶段群众组织起来的状况、生产力发展的特点、生产关系变革的过程、省委和省政府制定政策的起因以及农业合作化运动对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既充分肯定了初级农业合作化运动所取得的成就 ,又客观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既分析了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 ,又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其主要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安阳县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时6年多时间,经过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4月13~15日,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发展论坛在河北保定举行。这次论坛是由当代中国史研究杂志社与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河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出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朱佳木指出,研究中国农业合作经济发展问题,涉及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评价,也涉及对稳定家庭土地承包制的认识;涉及当年的合作化与今天的合作经济的比较,也涉及对邓小  相似文献   

4.
土地改革后,农民一般地都要求"单干",对农业合作化兴趣不大。农村党员亦不例外。为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一是处理富农党员的党籍问题,二是积极发展贫下中农党员。结果,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以党员为中坚力量的农村基层干部的阶级成分普遍下降。这种下降在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快速完成的同时,也产生了若干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合作化运动中的急躁冒进、强迫命令和"揩油"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自从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和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公布以来,全国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革已形成了广泛的群众运动,掀起了合作化的高潮,这是全国五亿多农民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具有极其重大的世界意义。陕西省博物馆为了配合这一运动进行宣传,特于今年元旦举办"陕西省农业合作化运动展览"。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评价刘庆F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农村自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几亿中国农民开拓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伟大尝试。其间,既有创造性的成功,又有始料未及的失误。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中国的农民有着较长时...  相似文献   

7.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业生产合作社主要是依靠县、区干部或上级派出工作组直接领导贫农、下中农,边摸索边建立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快速发展,建社干部短缺问题很快显现,为此,各级人民政府在贫农、下中农积极分子中选拔了一些骨干,通过举办各类短期训练班,培养了一批基本掌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和办社方法的基层干部,不仅使农业合作化运动快速推进,而且进一步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农村合作化运动看国家构造中的集体及集体产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体产权不是一个主流经济学的产权概念,它只在中国才有财产和法律上的双重意义。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阶段,集体及集体产权也经历了一个萌芽、雏形、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1955年,时任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因主张对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速度适当加以控制,被毛泽东指责为“小脚女人”而遭到批判,结果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迅猛加快,到1956年上半年就基本上实现了原定l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小脚女人”——毛泽东对邓子恢的批判》对此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10.
柯安亭 《湖北文史》2004,(2):107-125
1953年2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此后,全国各地开始普遍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我们鄂城县也不例外,迅速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笔当时在鄂城县委机关工作,并曾在鄂城农业合作化的典型——旭光一社驻队,亲身参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现就记忆所及,将当时的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从建国后苏绣业的发展看手工业的政策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后苏州刺绣业经历了从手工业到现代大工业的发展过程。 1 95 2年 ,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苏绣业开始由加工订货的方式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此后又经历了从刺绣生产合作社到转厂过渡以及刺绣加工机械化、自动化。事实证明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进行的生产合作化 ,是引导小生产者走上联合劳动道路的最好方式之一。但苏绣是一种特殊的手工业 ,是工艺美术手工业 ,在审美和情趣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手工业的独特表现。因此 ,在政策和管理上就需要区别对待 ,合作化以来屡屡出现的那种混淆差别、笼统管理的做法是欠妥的 ,也容易导致一些传统工艺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2.
The Soviet agricultural equipment industry produces over 40 percent of the world's tractors. It also is a major world producer of combines and other agricultural equipment. Nevertheless, almost three-fourths of the 33 million Soviet agricultural workers are classified as manual laborers.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industry is being moderniz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and how this effort fits into the overall program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t also briefly examines some of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duction,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tor assembly plants within the country and some of their location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与小农制衔接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光 《攀登》2009,28(2):65-71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解决两大实践难题:一是如何实现小农制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二是如何培育资本农业的生成机制。归结起来就是“钱从哪里来”和“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两个理论问题:如何认识现代小农制的历史地位,如何解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对立。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对19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讨论做一回顾性阐释。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要:通过对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现状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检索,分别就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类型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是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整理、归纳和研究,明确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环境史角度看乾隆年间天山北麓的农业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新疆屯田史、农业开发史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利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集中探讨了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农业开发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文主体内容的第一部分概括天山北麓自然环境特点的基础和大规模农业开发以前天山北麓的游牧文化景观,这是理解乾隆年间人与环境互动的基础;第二部分,通过引用丰富的历史记载,细致而微地呈现了乾隆年间迁移而来的农耕民族如何看待这片土地、农业耕种如何从无到有、由内地带来的农业耕作制度和技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等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最后,复原了乾隆六十年(1795)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总结指出乾隆年间天山北麓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平原地区(出现的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景观),迁移而来的屯兵、户民和天山北麓的自然环境共同造就了乾隆末年天山北麓的地理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6.
Vermont, as one of the most rural and independent states in the U.S., has always relied heavily on agriculture and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to underpin its econom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state's agricultural economy as a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cluster and how it is adapting to the global economy, corporate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t describes the scale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cluster, its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ways it impact other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cluding energy, tourism, and the arts. It also explains how a cluster of largely small-scale and artisan enterprises that often represent lifestyle rather than economic choices can be innovative, collectively create a wealth-producing and branded cluster,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model for the state's educational system.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nducted in Chikwawa and Phalombe in Malawi,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gender relations shape men and women’s access to and participation in agricultural training. It also examines how men and women justify or challenge gender inequalities in relation to access to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Data on gender and recruitment to and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barriers to training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s well as farmer to farmer extension model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sed. A gender relations approach, focusing on power and inequality,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data.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perception of men as household heads and women as carers or helpers who are also illiterate and ignorant often has implications on women’s ability to access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Negative stereotypical perceptions about women by their husbands and extension workers militate against women’s access to training and information. Institutional biases within extension systems reproduce gender inequality by reinforcing stereotypical gender norms. Extension officers should be targeted with training on gender responsive adult learning methodologies and gender awareness to help them be more inclusive and sensitive to women’s needs.  相似文献   

18.
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2001年至2009年京津冀区域182个区县制造业29个行业的数据,测算了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的基本特征,并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得出:(1)京津冀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三地制造业梯度分工格局正在逐步形成;(2)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在区域内部的转移主要从京津走廊向河北东部沿海的唐山、秦皇岛以及河北腹地的冀中南地区转移;(3)京津冀区域制造业的转移主要受到扩散效应的影响,在区县之间由分工的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从分行业来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受分工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受分工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9.
河北地域文化景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岩 《人文地理》1996,11(1):17-19
本文从自然环境剖析入手,阐释了文化景观区位的自然属性与人文属性,探讨了环境感应、政权核心对河北地域文化景观的错综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