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艾伯特·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Ebert 1871——1925),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之一。1871年2月4日,艾伯特出生在德国海德尔堡一个裁缝的家里。他早年就参加了社会主义运动,是德国一个初级联合工会的组织者。因遭受迫害,移居汉诺威,后又迁往不来梅。在那里他作过马具工,当过地方党报编辑。1891年他加入了德国社会民主党,担任了不来梅社会民主党的书记。1900年。被选为市政会成员,1905年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席。1912年当选为德意志帝国国会议员。1913年倍倍尔逝世后,伯恩斯坦、艾伯特等右派头目完全窃取了社会民主党的领导权。从此以后,社会民主  相似文献   

2.
裁缝是一门古老的职业,经过数千年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演化成了今天品种繁多、款式新颖、独特精细的时装艺术。开始,裁缝并非专门的职业,而是每家每户各自缝制而已。后来生产力发展了,社会分工逐步明细,除了农业之外,还产生了手工业,裁缝这门职业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出生于1932年10月,祖籍是湖北,从族谱上看是陈友谅的后代。爷爷叫陈金波,老家在湖北黄冈,自幼学做裁缝。他来南京的时候先是做帮工,后靠手艺创业,他有一个干妈家里很有钱,给我爷爷钱去做生意,所以后来在中华门那一块开了一个估衣店(专门出售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的店铺)。那时候我爷爷三四十岁了,要成家,朋友把烟台一个有钱人家家里岁数大了的丫鬟介绍给了他,爷爷就把她一家带到了南京。讲到这个也很有意思,我爷爷没文化不会写字,但结婚有一项程序要签字。朋友就给他刻了个  相似文献   

4.
在清代咸丰初年,暴发过一次震惊黔北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杨龙喜和舒光富。据民国《续遵义府志》载:“卖卜人舒犬,一裁缝,……尝得石,置枕边,有光,众感以为异。……大溪里李七(名时荣)等均往归焉。”笔者于一九八八年秋,受遵义县志办公室的委托,专程前往舒裁缝故里,拜访了他的侄孙时年76岁的舒仕忠,及芝麻坪街访的高龄老人,考察了舒光富的故居遗址,参阅了陈恩荣的自叙遗稿,通过实地采访,并查阅了《清实录》等文献资料,写成此文。舒裁缝其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职业裁缝,他名舒光富,遵义县大溪里芝麻评(今…  相似文献   

5.
雷震将军的童年是苦难辛酸的。他全家五口人,父亲在汉口码头当劳工,长年累月给工头扛大包,终年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在他刚刚懂事时,眼睁睁地看着一岁半的弟弟饿死在母亲的怀里。他9岁到染房当学徒,干了几个月后,转到汉口附近的老河口学裁缝,出师后到汉口谋生,在与贫苦人民的接触中亲眼目睹了社会的黑暗,使他逐渐产生了革命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天琼 《铁军》2023,(4):27-28
<正>苏南新四军旧地的苏南溧水红色里佳山村口,开有一家网红餐厅,主人叫老傅。剪刀老傅是个60后,在里佳山经营一家农家餐厅,每天去自己餐厅前的3亩地浇水施肥、照看蔬菜,老傅干起来十分熟练,40岁以前老傅是裁缝。老傅原名傅爱国,父亲和爷爷都是裁缝,耳濡目染之下,老傅学到了一些裁缝的手艺。在16岁那年,  相似文献   

7.
孙慧平 《世界》2008,(9):166-169
在法国,曾有“裁缝不讨绅士账”的传统。裁缝们认为,来做礼服的都是名流贵族,他们十分看重自己的名誉,所以不用追讨制装费,贵族们迟早都会付钱。但也有例外,据说,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去世时还欠着圣罗兰的一笔礼服制装费,不过,这并不影响维克多·雨果的形象,反倒成了圣罗兰的美谈。  相似文献   

8.
凤凰 《湖南文史》2012,(6):21-22
1956年,周恩来总理协调北京市领导彭真,以北京被服厂名义,与上海市第一商业局谈妥,从红帮裁缝的聚居地上海,抽调一些裁缝高手赴京工作,"支援首都建设"。同年秋,中央办公厅又从上海招收了12名服装技师,成立了"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服装加工部",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和体格检查,专为中南海里的中央首长们制装。这12名服装技师,  相似文献   

9.
正藏语洛桑金巴,翻译成汉语是智慧而又慷慨的意思,这种饱含着美好愿望的名字,对一个农奴出身的孩子来说,若能实现这个愿望,可以说希望很渺茫。但经过多年学习和努力,洛桑金巴做到了。1952年,洛桑金巴出生在西藏拉萨布达拉宫下雪村一个贫苦农奴家里,由于家庭变故,洛桑金巴和做裁缝的母亲相依为命。在旧西藏,农奴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孤儿寡母的家庭,艰辛  相似文献   

10.
士兵之死     
据美联社12月19日报道,大卫·希克曼成为最后一个在伊拉克战死的美军士兵。11月14日,他随队在巴格达巡逻时被一个自制炸弹炸死,年仅23岁。他的朋友称,他在死前一周曾表示,他渴望回家。  相似文献   

11.
4岁的女儿很贪玩,总是会做出一些让我防不胜防的事情来。这不,刚带她去了一趟裁缝店,女儿便对裁缝师傅手里的那把剪刀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期 ,青格里河流域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其时 ,出现了一位有胆识、有谋略的人物 ,这就是扎铁勒泰·马木什。他在 2 0世纪 3 0年代开发和建设青河的事业中创下了“三个第一”,在阿尔泰草原上被传为佳话。扎铁勒拜·马木什从小就聪明过人 ,勤奋好学。他读过《古兰经》,学过裁缝 ,后来跟着人跑买卖 ,专营纺织品、茶叶、烟、酒、糖等生活用品。由于他办事公道 ,深受广大游牧民的信赖 ,被推选为阿山 (阿勒泰 )专区的对外贸易负责人。 193 0年扎铁勒拜·马木什和几位好友共同出资合作 ,从苏联购进 4辆半新的卡车搞运输 ,和苏联、…  相似文献   

13.
任正非和他的华为成为中国企业30年的一个另类符号,这也许不是他所设想的。他内心究竟是什么想法,外界从来不得而知,这位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从没有接受过任何一个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4.
从话剧《一个和八个》说起埋头于教学工作的我,在2006年4月里的一天,见到了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导演韩杰。这位在我父亲郭小川过世以后才出生的年轻人,居然已经用了五年时间雕琢修改郭写于1957年的长诗《一个和八个》,一心要把它搬上话剧舞台。为此他几次辞掉执导外国话剧的机会,使这部话剧成为他的导演处女作。他说,国家话剧院应当是中国的名片,迄今演出的却多是外国剧目,他希望《一个和八个》能够成为国家话剧院的保留剧目,成为中国的一个经典悲剧。长篇叙事诗《一个和八个》恰巧也是我最珍视的父亲作品,相比于他的《甘蔗林—青纱帐》《…  相似文献   

15.
马占山,30年代初期一位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他从一个贫苦的牧马少年,成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从一个落草为寇的绿林汉子,成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是中国女性最为推崇的服装,从寻常百姓到社会名媛都对旗袍喜爱有加。在她们端庄秀丽的背后,是南京的本帮和红帮裁缝师傅们的辛勤劳动,他们将海派旗袍的设计元素融进南京时装,兴起辉煌灿烂的"旗袍改良"之风,成为近代中国女装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旗袍材质各异,有珍贵的纱绸,也有大众化的“南京土布”。南京土布在清末民初时就已名扬四海.其材质一般为棉布.是一种用粗棉线织成的呈深黄褐色或紫色的平纹布,主要产在江南农村。生产最多的可能还是上海浦东一带.最先是由黄道婆从南方传过来.进而推至江南的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个诗人,却成为童话之父;他出生在丹麦,却成为世界的儿子;他忧郁敏感自卑冷漠,却为孩子们编织出许许多多绮丽梦幻的纯真之梦。他的名字是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2005年4月2日是他诞辰200周年的日子,由此一个全球性的周年庆典仪式为之展开。在中国,广州是第三站。展览的最后一天,我站在广州艺术博物院的大门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在他进入古稀之年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像他在支部大会上所说的那样“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生命的新起点才开始”。而作为一个农村的穷孩子成为一个爱国主义者,再由一个爱国主义者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李四光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王建梅 《世界》2008,(11):2-2
距离慕尼黑50公里的小镇斯丽湖,深藏在山间湖畔。作为小镇1200年来的第一个中国客人,我本打算去那里安顿身心的,但镇长夫人——裁缝米娜显然正为什么事着魔,她乐此不疲地把250米长的丝带弯成蜗牛形状,窝在衬衫胸前,然后几次三番地跑来请我把鲜花一枝枝插进暗兜,“是为了使胸部显大吗?”“不,是在‘阳台’上种花……”每年11月,  相似文献   

20.
关于他的种种说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以各种版本流传着。他制造了种种理论,他与中国政治及思想界有着广泛的联系,他的直言不讳的谈吐方式,他的年轻(他26岁时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处长,39岁时成为最年轻的部级干部),都被视作中国社会变革进程中一个饶有兴致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