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澳英传统关系变迁中,朝鲜战争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朝鲜战争的爆发暴露了英联邦防御机制在远东地区的脆弱性,从而导致澳大利亚在外交和防务决策方面自主意识的增强;朝鲜战争凸显了澳美防务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并使得澳大利亚借机实现了与美国缔结防务同盟关系的愿望。澳美关系首次取代澳英关系成为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的基石,而澳英关系自此以后则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二战期间澳美军事同盟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政策演进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在保持与英国传统关系的同时,寻求美国对澳的安全保护.二战以前,由于受制于澳英隶属关系以及美国对外战略的价值取向,澳美关系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战争的特殊背景不仅使得澳美正式外交关系得以建立,而且因出于反击日本侵略的共同需要,两国结成战时军事同盟.澳美军队联合作战不仅扼制了日本的侵略气焰,而且建立了相互合作与信任的机制.这就为战后澳美同盟关系的缔结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3.
汪诗明 《世界历史》2007,1(3):120-127
1951年《澳新美同盟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澳美同盟关系正式形成。澳大利亚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从依附于英国到依附于美国的转变,不仅是英帝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战后国际关系发生巨变的一个表征。1954年,澳大利亚成为美国主导的“东南亚条约组织”的一员,  相似文献   

4.
自从1902年“英日同盟”条约签订以来,澳大利亚一直担心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扩张,为此,澳大利亚积极寻求美国的军事庇护,但同时又难以割舍英澳之间的传统联系。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南侵态势,澳大利亚工党政府适时调整其外交政策,澳美联盟关系基本上取代了英澳传统关系。大战期间,澳美两国在政治、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密切的合作,这不仅是澳大利亚外交重新取向的开端,也为战后澳美特殊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澳中关系正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诗明 《世界历史》2003,2(2):70-80
20世纪 4 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澳中之间的不友好关系 ,从根本上说 ,是冷战背景下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 ,是澳美同盟关系的牺牲品。除此之外 ,澳大利亚国内对共产主义的憎恨与恐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国际局势的相对缓和 ,美国对外防务战略的收缩 ,中美关系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澳大利亚工党的上台 ,澳大利亚新政府开始重新评估对华政策。澳中建交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开展的体现 ,它不仅符合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 ,也与中国对外关系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澳苏建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澳大利亚外交和防务发展的分水岭。二战前,澳英传统关系以及大英帝国的保护意识使澳大利亚外交一直处于边缘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却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外交格局。澳苏建交是这一变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澳苏关系的正常化既是两国政治家和外交家站在战略的高度去审视双边关系并为之做出不懈努力的结果,又是英苏关系一定程度上改善的体现。澳苏建交反映了国家利益尤其是安全利益始终是国际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线索和动力,同时也说明了在战争的特殊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复杂和微妙。  相似文献   

7.
《澳新美同盟条约》是新西兰与非英联邦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防务同盟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其外交和防务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冷战期间,它不仅加强了新西兰与美澳之间的外交和防务联系,提升了自身的防务能力,而且强化了新西兰参与地区性事务的愿望,同时与昔日对手日本的关系也不得不做出适时的调整。当然,必须强调的是,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新西兰对英联邦集体防御机制的信任,新西兰与英国传统的密切关系并未在根本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8.
在美日返还琉球群岛施政权谈判的过程中,美日两国各自的谈判方针与谈判策略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向。签署多种形式的秘密谅解文件成为同时满足美日双方利益需求的主要手段。日本政府与冲绳军用地地主联合会的交涉,与美日外交关于驻琉球群岛美军基地问题的谈判前后相承,昭示了日本政府维护美日安保体制、迎合美国亚洲军事战略的政策取向。美国返还琉球群岛施政权以后,驻琉球美军基地的布局有所调整、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功能几乎没有改变、核心区域几乎全部保留下来,驻琉球群岛美军基地与美国在朝鲜半岛防务政策的关系也没有改变。美日关于钓鱼岛群岛黄尾屿、赤尾屿使用用途的秘密约定严重侵犯中国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华人飘洋过海到澳洲去谋生的事最早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去的人数也少。19世纪50年代由于澳洲发现金矿,才吸引了大批华人前去淘金。由于种族的、经济的以及生活习俗诸方面的原因,澳洲白人的排华活动愈演愈烈,终于导致20世纪初主要旨在禁止华人入澳与留居的“白澳政策”的形成。此后,华人离澳的多,入澳的少,在澳华人数量陡降。二战期间,澳洲政府接收了一批华人难民。因此,20世纪初到二战前的几十年中,在澳华人的主体仍是淘金时期入澳而后来留居的那部分华人。二战后,澳洲政府允许一部分华人学者、留学生、商人、企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而引发美俄各种矛盾骤然激化,美俄关系降至冷战结束后的冰点。美国对俄罗斯持续不断的挤压使俄国内反美情绪上升;美俄之间面临着新的矛盾并出现了新的特点。然而,美俄关系不会重新回到冷战,而正在形成对抗加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与美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华飞 《史学月刊》2002,(2):98-102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签定是冷战结束后美墨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加、墨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实行经济自由化、一体化,既有利于三国经济的互利合作,又促进墨西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墨西哥对外经济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机遇。但美墨之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墨西哥国内依然存在的强烈民族主义倾向,墨西哥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分依赖等,使美墨关系还存在不确定的变数。由于墨西哥积极发展与亚太地区和欧盟的经济合作关系,未来美墨关系的发展,以及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统一货币等问题,是对NAFTA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2.
尹晓亮 《世界历史》2020,(1):1-14,I0002
日美核能合作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原子弹“轰炸国”与“被炸国”之间的合作。美国对日核政策的演进路径既是其全球战略的内在要求,又是绑架日本依赖美国发展核能构想的必然产物,更是约束日本核武装诉求的因应考量。“天佑论”“无核战败论”与“产业革命论”等认识逻辑,折射出日本对核能需求的内生性与主动性。日本与美国合作的意图在于打破发展核能的政治限制,摆脱技术落后与核材料不足的瓶颈约束,提升本国发展核能的研发水平,进而为潜在拥有核武装能力创造初始条件。揭示日美核能合作的历史缘起,既客观铺陈了日本在与美国核能合作中蛰伏着“军事利用”的选择性与可能性,又有助于理解战后日本将“作为核电的原子能”与“作为核爆的原子能”进行结合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琛 《史学月刊》2002,6(1):89-97,120
美国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反应与它的南亚政策息息相关。从印巴分治直到中美和解前夕,美国的南亚政策始终有服务于全球冷战的两个目标:力促印巴和解以防止共产主义集团乘机介入;以一切可能的手段使印度放弃中立政策并加入到西方集团。中印边界冲突在美国政府的南亚政策渐入困境时发生,给了美国决策者以莫大的期望,他们企图以其所谓的天赐良机达至以上主要针对中国的冷战目标。然而,中国正确政策及出神入化的实践大大强化了美国在南亚地区既有的结构性困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中印冲突的图谋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于对抗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苏联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尼援助计划也随之启动.由于受本国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尼援助的主要领域是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尼援助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其在南亚的战略影响,防止尼泊尔加入西方阵营,同时希望孤立中国以及在尼泊尔培养一个亲苏政权.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于对抗美国在南亚地区的战略影响,苏联与尼泊尔建立了外交关系,对尼援助计划也随之启动。由于受本国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苏联对尼援助的主要领域是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尼援助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其在南亚的战略影响,防止尼泊尔加入西方阵营,同时希望孤立中国以及在尼泊尔培养一个亲苏政权。  相似文献   

16.
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关于宪法批准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宪法》是近代世界最早、也是迄今为止延续时间最长的一部成文宪法。在它制定至批准的3年中,联邦党人与反联邦党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各自发表了他们建立国家的一系列设想。通过对他们在争论中所涉及的联邦政府的性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权利法案》等焦点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揭示宪法最终获得批准的深层原因,并重新认识两大派别在美国宪政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July 2014, Australia's new Prime Minister, Tony Abbott, and his Japanese counterpart, Shinzō Abe, elevated the status of bilateral ties to a ‘special strategic relationship'. Both sides also agreed on intensifying their defence technology cooperation, including in the submarine space. As well, Prime Minister Abbott called Australia a ‘strong ally’ of Japan. Yet, the prospect of a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Australia–Japan defence relations has led to criticism by Australian strategic commentators. In particular, critics argue that closer strategic relations with Japan could damage Australia's ties with a rising China. In a worst-case scenario, Australia might even become ‘entrapped’ in a Sino-Japanese conflict. However, this argues that a closer defence relationship is in Australia's strategic interests in the face of China's increasing challenge to the rules-based order in the region. China's uncompromising posi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more assertive behaviour have led to a greater congruence of threat and risk assessment between Australia and Japan. Indeed, Australia and Japan are increasingly facing a security dilemma vis-à-vis China, albeit to varying degrees. Therefore, for Australia, promoting Japan's ‘security normalisation’ contributes to regional stability. As well,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closer strategic ties with Japan do not automatically come at the expense of Sino-Australia relations. China's leverage to ‘punish’ Australia for unwanted strategic behaviour is limited, and concerns about ‘entrapment’ in a Sino-Japanese war are exaggerated. However, the more China exerts coercive diplomacy, the closer Australia–Japan defence relations are likely to become.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中央情报局与中国西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分四个阶段考察了 2 0世纪中期美国通过中央情报局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过程 ,指出所谓“西藏问题”只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牵制中国的一个棋子。  相似文献   

19.
《Political Theology》2013,14(4):647-669
Abstract

Environmental ethicists speak fervently abou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y on the sustainability and survivability of Earth's community. But often these discussions fail to acknowledge one human activity more powerful and with the potential for greater destruction than any other—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nd its "empire of bases" encircling the globe. Military operations, both peacetime missions and contingency operations,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s stamp a large footprint on the earth's environment. From the atmospheric nuclear tests in the Bikini Atoll to the removal of the coral reef at Diego Garcia,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acific Rim has been shaped by the demands of U.S. national secur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U.S. Pacific Command. Secondly, it suggests that the exigencies of U.S. military presence need to be included in discussion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