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全 《史学月刊》2003,(6):95-100
司马迁、班固史学思想的差异是多方面的,究其根由,除了他们的个人经历、识见不尽相同外,关键还在于两人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而由此促成的两人游侠思想的差异即是很好的例证。随着汉政府对游侠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大,两汉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经历着从崇侠到抑侠的心理转变,马、班承此影响,在《史记》、《汉书》中虽然同为游侠立传,但目的迥异,他们对游侠的好恶及对游侠范围的界定亦存有差异,以至形成了两人不同的游侠观。  相似文献   

2.
古今中外,有些"太上皇"退而不休,经常在幕后干政,甚至不惜跑到前台表演。但历史前进的步伐不是几个"太上皇"能阻挡的。刘邦以一介低贱草民,被秦末天下大势所推,风起云飞,眨眼间登上皇帝宝座。天地突然打个颠倒,一切都需重新审视、重新对待了。比如父子关系,天经地义,从来都是父尊子卑,可  相似文献   

3.
李鑫 《沧桑》2008,(6):170-171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的倾心巨作。司马迁创建的纪传体写作模式更为后世的史家所采纳,成为传统官修史书的写作体例。纵观《史记》全书,贯穿着司马迁的许多写作理念,如,批判地继承了先秦诸家思想、注重"人"的色彩、在写作人物时保持客观性、力求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分析《史记》的写作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历史写作亦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朱晓玲 《神州》2013,(1):15-15
"中庸"作为儒家最高道德标准,为司马迁继承并将其应用于《史记》,使这部史学巨著散发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之魅力。本文试从思想内涵、人物评定、史学思想等方面入手,辨析《史记》中所蕴含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历史很长很长,有献可考的就有五千年。有关这五千年的献记载浩如烟海,了解五千年的历史,如果从献人手,最直接,最科学的办法是翻阅廿五史。但是在廿五史的第一部即大家所熟知的《史记》中,对早期的历史的记载也有诸多缺环,至少是语焉不详,所以导致后来国内外的许多学不但怀疑三皇五帝为子虚乌有,连夏商王朝也认为多属虚无飘渺。献既不可全信,从二十世纪起,中国学找到了一种了解过去真实历史的科学方法,这就是从西方引进的近代考古学。如果将瑞典人安特生早期在中国所做的工作计算在内,田野考古学在中国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6.
象岗南越王墓主新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墓主是谁的问题,曾有过不同的意见,但多数学者认为应是《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南越王赵胡。《西汉南越王墓》1991年编写成书后,这一推测似成定论,不见有学者对此再进行探讨。然笔者在仔细研读有关史料和推敲各考证文章之后,发现疑点颇多,墓主究竟是谁似可重新斟酌,故撰此文,求教学界。  相似文献   

7.
《史记》、《汉书》中都有“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一语,如淳与师古对其解释各不相同,而且两书中华书局点校本之句读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的名字是与开纪传体历史著作先河的《史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部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名著,以创新的体系,考信和实录的风格,不与前人同是非的历史观以及精炼而铿锵的文笔、深湛的语言艺术,赢得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桂冠。每当我们阅读这部上下三千年的古代通史,总会发现有许多不见经传的记载;  相似文献   

9.
长杨、五柞是秦汉时期有名的两座离宫,地处渭河之南上林苑中,每见于文献记载。秦汉皇帝游猎南山,都要驻跸在这些宫殿里,《汉书》武帝纪、宣帝纪、元帝纪、成帝纪以及司马相如传、东方朔传、杨雄伟、张汤传等,大量记载着西汉武帝、元帝、成帝经常在上林苑行猎,来往于长杨、五柞宫之间,特别是汉武帝,“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每到冬季都要到长杨宫狩猎,甚至征发右扶风民众进入南山,西自褒斜,东到华山,南驱汉中,张网设置,捕捉熊罴、豪猪、虎豹和狄猩之类的野兽,然后运送到长杨宫射熊馆,放逐于围栏中,  相似文献   

10.
在阅读《史记》、《汉书》过程中,颇感其记述及注释有可疑之处。今摘取其中七例,以娱同好。分别题为:《史记》关於蒙恬北逐匈奴年代质疑、《史记·秦始皇本纪》“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毒”句句读试析、“刚武侯”诸家注辨疑、吕后之兄吕泽为周吕侯而非建成侯说、《汉书·郦商传》“六月余”句辨疑、越骑校尉所领非越人辨析、《汉书·酷吏·田广明传》颜注之一误。  相似文献   

11.
《说苑·辨物》“晋平公出畋”条有“鹊食猬,猬食[鸟夋][鸟义],[鸟夋][鸟义]食豹,豹食駮,駮食虎”之语。“[鸟夋][鸟义]”古书常见,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拚翡翠,射[鸟夋][鸟义]。”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鸟夋][鸟义],鸟,似凤也。”《汉书》师古注曰:  相似文献   

12.
王秀琴 《沧桑》2009,(2):5-6,12
司马迁一生的游历有三次:一是二十壮游;二是奉使巴蜀以南之游;三是扈从武帝之游。司马迁的行旅实践活动丰富了他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古代文化及旅游文化的积累作了重要贡献。司马迁的史学成果无不与其“游”密切相关,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无不与其“游”密切联系,司马迁的学识是在其“游”中得到了锤炼和升华,司马迁正是从“游”中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游”使其知识得到印证,使其感情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3.
宝民 《文史月刊》2014,(7):12-12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陈平,说他"少时家贫,爱好读书……独自和哥哥陈伯一块儿居住。陈伯平常耕种田地,听凭陈平在外游学。"显然,陈平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拥有了不同于常人的见识,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并因此受到刘邦的重用,最后官居丞相。但读完《史记》中关于陈平的记述,感觉这个人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拥有才华之外,也与他的机智有很大关系,在两次突发事件中,陈平都急中生智,使事情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齐临菑十万户"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海 《史学月刊》2005,(7):121-122
西汉前期,齐都临非常繁荣。《史记》卷52《齐悼惠王世家》曰:主父偃方幸于天子,用事,因言:“齐临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巨于长安,此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齐临十万户”等语,《汉书》卷38《高五王传》所记与《史记》相同。《史记》中还有一条关于战国时期临人口的材料,即卷69《苏秦列传》曰:“临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这是苏秦游说齐宣王的话。今本《战国策·齐策一》所记与此略同。由于中国古代关于城市人口的记载十分缺乏,没有其他材料可资印证,…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史记》一书的地理学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和评价,认为除《河渠书》和《货殖列传》而外,散见于《史记》全书的地理学资料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天地人合一的大地理观、囊括中外的大视野和原始察终的动态地理现构成了司马迁完善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司马迁不仅对中国古典地理学有开创之功,其地理学思想更对后世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史记》赞扬从事于农、牧、虞、工、商诸业是社会货物的生产经营致富者,予以充分肯定;批判官府与民争利,粗暴地掠夺民财,抑制损害豪富;讥刺汉武帝利用酷吏摧残豪富,酷吏以权谋私;称颂违法而仗义的游侠和豪侠。言为心声。司马迁《史记》“成一家之言”,思想倾向于豪富是其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的文化典籍中,有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是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颗是与《史记》齐名青史的《资治通鉴》。前者是司马迁编纂,后者是司马光编著。司马迁与司马光,都崇尚名节、光明磊落、忍辱负重、忠君爱国,都为丰富和充实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文化宝  相似文献   

18.
《史记》的记事断限(以下简称“断限”),有关《史记》的真伪,历来说法不一。难以定论。唐刘知几言:“《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以后阙而不录,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褚少孙也续补《史记》,但都作了注明,其他人的续补字混杂其间则难以辨认。为了恢复《史记》原貌,剔除后人伪窜的笔墨,就必须搞清断限。推断《史记》断限的人很多,概而言之,不外乎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20.
胡大海 《古籍研究》2000,(4):86-89,105
阅读《史记》,我们会感到其中许多篇章都蕴涵着司马迁强烈的平民意识:《太史公白序》阐明要死得有价值即重于泰山的生死观;《滑稽列传》写下层人物;《李将军列传》要求统治者任贤使能等等。具体说来,司马迁的平民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