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座黄土墙,高耸而厚重,在我眼前巍然屹立。它如城垣般护卫着里面的子民,在春日的晨曦中,显得格外威武。  相似文献   

2.
家住滇西     
黄泡是一种刺果,色分黄、红、橙、紫多种,但以黄色居多,味酸甜可口,食之醒脑提神。其刺蓬独立生长,不喜攀附,大多有一人多高;花乳白而细小,没有大朵花近乎夸张的渲染能力,故而在远处是看不到的;果实状如北方人食用的窝头,又如毛线织的帽子,指尖大小,色泽鲜润,汁多松软,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3.
高阿申  钱伟君 《收藏家》2005,(11):21-26
一、前言人们对唐绞胎器的研究,与唐三彩几乎是同步的。而对唐三彩的认识,至今不足百年。20世纪初,陇海铁路修筑到河南洛阳时,于邙山脚下的古墓中出土了很多唐三彩。这些以黄、绿、白三色为主的釉陶,虽然古老得逾千年,却色彩斑驳、润泽晶莹,运抵北京后中外藏家竞相购买,于是,唐三彩之名一夜之间传遍天下。唐绞胎器的发现不比唐三彩早,1954年,傅振伦先生于《全国各地发现的古代重要陶瓷器》一文中说:“唐人墓和遗址中出土了不少名瓷……绞胎瓷器的出土,有陕县刘家渠的瓷枕,纹如木理。宁波出土褐地双耳黄釉瓶,同时发现了绞胎黄釉枕,农安辽朝八…  相似文献   

4.
余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11):46-58+143-144
本文梳理了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摹本的一系列“火前本”,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产生经过并给予重新认识,如沈周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临本而不是董其昌所说的“背临”;清初张宏《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系假冒“火前本”;王翚早中期的《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借自唐宇昭的油素本,具有“火前本”的因素。尤其是明摹本与董其昌的关系,作者通过多方面论证,认为“明摹本”极可能系王时敏早年之笔,根据清初吴其贞修复黄公望《剩山图》卷的图像判断,其修复是以“明摹本”为依据的。  相似文献   

5.
提起唐代的黄釉瓷器,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安徽的寿州窑,这多半是由于唐人陆羽在《茶经》一书中记载“寿州瓷黄”的缘故。因此不少人看到唐代的黄釉瓷器,就自然而然地将其归于寿州窑产品。其实在唐代不仅寿州窑生产黄釉瓷器,全国还有不少窑口也烧造黄釉瓷器,如河北的定窑、湖南的长沙窑等。  相似文献   

6.
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有座文化古域,名叫敦煌城;敦煌城南五公里有座山,名叫鸣沙山;呜沙山的怀抱中有潭水,名叫月牙泉;月牙泉东西座落两处庙院,这就是月牙泉庙宇群。丝绸之路上的月牙泉庙宇群,曾是沙漠绿洲里一颗璀灿的明珠。鸣沙山是敦煌古城八景之一。东起莫高窟,西至党河口,东西长四十公里,南北宽二十公里。沙山奇特,连绵起伏,山脊如刃,流沙如绵。沙有五色,红、黄、绿、白、黑,晶莹光泽,闪闪发亮。游人喜登沙山。爬山时,绵绵细沙埋到脚脖;行进中,进两步,退一步,似乎行而无进;下山时,坐沙而滑,发出隆隆轰鸣声,仿佛锣鼓声、铙钹声、雷声齐鸣,“鸣沙山”因此而得名。鸣沙山怀抱的  相似文献   

7.
黄侃(季刚)祖籍湖北蕲春,生于四川成都。他是章太炎的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将黄与乃师章太炎共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世称“章黄二学”。黄的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无所不作,时人目之为“黄疯”。说起这位“黄疯”,妙闻趣事颇多。  相似文献   

8.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14,(16):20-23
<正>这里山川俊美,这里湖泊灵秀,这里千山苍劲,这里万壑翠薇。山韵积生精气,水韵荟萃灵光。倭肯河、挠力河绕山而行,如两条玉带飘逸飞舞,令这座城市活泼律动,更具灵气。市周边的众多水泊,似花瓣散落,把群山装点的错落有致,生机盎然。桃山、仙洞山、万宝山成"品"字形相拥着这块土地,桃山湖和万宝湖如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两端,"三山两湖"映衬,绿树清风相伴,真的是"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这片沃土,春时花夭,夏日绿滴,秋天果黄,冬季雪洁,可谓无景  相似文献   

9.
在老板娘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当晚的下榻之处——幽兰居。幽兰性温,恬静而优雅,就像这方住所,梳妆台、太师椅、储物柜、老摆钟、古字画……我们像是走进了古时小姐的闺房,想象着她对镜贴花黄的景象,该是多么地如花美颜。  相似文献   

10.
江、黄是周代南土地区相邻的两个嬴姓诸侯国,古书亦常并称,如《左传》僖公二年:"秋,盟于贯,服江、黄也。"僖公五年:"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又不设备,故亡。"江在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息县西南一带(2),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3)灭于楚。  相似文献   

11.
米亚罗盛会     
在四川省西北部的米亚罗,风光旖旎,尤其在每年深秋时节,这里长长数十公里的峡谷两旁山坡上的树叶,有绿有黄,有橙有红,色彩斑谰,十分夺目。其间,一条小河沿谷底山麓旁如歌似的流淌着,淡蓝而清澈。  相似文献   

12.
黄筌(约903—965),字要叔,成都人,是我国五代时期的著名绘画艺术大师。 据史书记载,黄筌自幼便具有非凡的绘画艺术才能,很早即以绘画得名。宋代黄休复撰写的《益州名画录》说他“幼有画性,长负奇能”(卷上,页一三)。《十国春秋·后蜀列传》说他“以善画,早得名,年十七事前蜀后主为待诏”,到后蜀时,蜀主对黄筌的才能和成就尤为敬重,授他“翰林待诏权院事”的职务,不久,“加检校少府监,赐金紫,累迁如京副使”。并“赐紫金鱼袋”,以示尊宠;每次召见,都优礼相待。  相似文献   

13.
虎溪山"黄簿"原名并非黄簿,其性质亦非户籍,而是沅陵侯国的上计簿。目前所见走马楼黄簿同样不属于户籍,内容亦不如西晋黄籍复杂,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自殷商以后,崇黄逐渐成为古人观念中的一种历史沉淀,黄簿、黄籍之"黄"则是这种崇黄情结的反映,与汉晋间政权采用土德没有必然联系。西晋时期,一些重要的文书以黄纸为书写材料,面对此种压力,政府以简牍书写重要文书时,将非黄色简牍如白色木牍染成黄色,黄籍之"黄"因此也具有了具体颜色的含义。"黄"的二重含义表明,西晋黄籍指书写于黄色简牍之上的重要簿籍,户籍只是其组成部分之一。《晋令》中的黄籍甚至不包括户籍,而是指户籍以外的其他户口文书,学界将其与户籍等同,导致令文的解读存在诸多矛盾。面对户口存在的诸多问题,东晋初期对户籍制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此前一般户口文书的内容和功能为户籍文书所吸收,自此至南朝,黄籍与户籍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熊丽芬 《收藏家》2013,(2):82-86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和近代绘画,数量相当可观,时代最早而又最为珍贵的,当推北宋郭熙的《溪山行旅图》。其他如“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剡溪访戴图》,夏永的《黄鹤楼》和《岳阳楼》,任仁发的《竹禽图》等,均避国内少见的珍品。  相似文献   

15.
误区一:普通感冒滥用抗菌药(包括抗生素、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90%的感冒由病毒引起,抗菌药无效。如伴有发热、痰黄、白细胞增多,可选用抗菌药,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相似文献   

16.
李何 《收藏家》2008,(10):29-35
黄色历来是宫廷的御用色,是皇权的象征。据《明英宗实录》卷161记载,正统十一年(1446年)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货,丁男充军卫边,知而不告者,连坐。”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黄釉,法典既明确又严厉。说明白明初以来色地釉瓷就被皇家以法典的形式确定为御用瓷,尤其是黄釉瓷,成为各朝例制。明清黄釉色瓷釉料的配方和烧造工艺更是严密地掌握在皇家御窑厂的秘方之内:一日民窑绝不允许烧造黄地釉瓷,二日民间也不能掌握黄釉瓷的: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栖霞寺内供奉着一位诗僧黄宗仰(1865—1921),他是孙中山的挚友,原名浩舜,又名中央,别号乌目山僧,又号楞枷小隐,后称印楞禅师,被尊为"上人"。佛俗两界皆有作为1865年5月,黄宗仰出生于江苏常熟。他自幼好学,聪慧过人。16岁时,因其父兄逼他继承家业,学掌店事,他愤而离家,赴三峰清凉寺剃发修行。寺中主  相似文献   

18.
1998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汪昌桥先生云:"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安徽黄铜元实物和未见诸报道。恳请各位泉友注意此事,如发现安徽黄铜元,请予共赏之"《(对清末安徽铜元几个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新疆行吟     
大漠如海沙如流,骆驼绝迹飞鸟愁。旷野边际何处是,驱车直奔天尽头。离开莎车到叶城,树木葱茏道路平。瓜果飘香牛羊壮,棉花雪白玉米黄。驱车墨玉到和田,林木参天枝叶繁。田园丰裕民风朴,柯孜巴郎舞翩跹。流水潺潺稻穗黄,养蚕栽桑鱼满塘。西域一派江南景,错把边塞当苏杭。终年无雨落尘埃,澄澄湖水何处来。莽莽昆仑千秋雪,固体水库天安排。新疆行吟@李宝祥  相似文献   

20.
姚虹光 《安徽钱币》2007,(1):43-44,F0003
1998年第3期《安徽钱币》上,汪昌桥先生云:“至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安徽黄铜元实物和未见诸报道。恳请各位泉友注意此事,如发现安徽黄铜元,请予共赏之”(《对清末安徽铜元几个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