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遗产》2013,(5):86-89
面对圆明园遗址日益缺损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中国圆明园学会经过6年的专题研究与论证,于10月18日圆明园罹劫153周年之际,呼吁“尽快启动‘中国圆明园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程序。“申遗”或许是对圆明园遗址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旅游》1995,(11)
由海淀区旅游局、海淀区文化文物局和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推出的’95圆明金秋游园会日前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举行。本届游园会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圆明园遗址公园在积极抢救、有效保护、科学整修、合理利用圆明园遗址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整个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巧夺天公的艺术手法,将圆明园独特的山水园林特色和遗址特色与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圆明飞虹”、“古园传说”等人文景观景点有机地融为一体。为了有利于在对比中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公园管理部门在长春园西洋楼景区残留的十三组遗址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2014,(7):140-140
由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及圆明园管理处主办的“我心中的圆明园”概念设计大赛于近日顺利落幕。此次竞赛是2014年圆明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工作中公众参与遗址保护的一个环节,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世界遗产》2012,(4):119
圆明园遗址是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第一批公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今天的圆明园遗址,承载了圆明园初始建造、盛期扩建、后期维修、英法劫焚、木石土劫与公园整治的几个历史时期,具有300余年的历史积淀。因此,圆明园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应当尊重圆明园历史的真实发展历程。既要想象圆明园盛时的辉煌,也要感受圆明园凋零的沧桑;既要痛斥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焚,也要反省清王朝被推翻以来国人的挪迁遗物与土地农耕等特殊行为对圆明园罹劫原状的损坏。圆明园遗址保护利用的根本目的,是永续留存、传承后世。  相似文献   

5.
要砾闵 《世界遗产》2012,(4):117-119
2009年10月与2012年7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对圆明园遗址公园游客进行的两次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游客支持圆明园申报世界遗产,反映了公众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态度(本刊今年秋季号已刊出)。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会长刘庆柱提交了"圆明园遗址亟待加强保护、管理,积极进行申遗"的提案。2012年10月18日,为纪念圆明园罹劫152周年,中国圆明园学会在北京举办"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圆明园遗址"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3所高校和研究机构逾80位专家学者,在会上再次发出应尽快启动圆明园遗址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呼吁。现发表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通过他们对圆明园历史人文价值的解读,对遗址保护与管理的建议,对遗址申报世界遗产的可行性分析,以冀引起社会各界对圆明园遗址未来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1月,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提出将在"十三五"期间新建成10~20个专门的考古工作基地(站);20~30个遗址博物馆;10~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8~10处大遗址保护片区;形成一批大遗址保护的理论和科技成果等基本指标。规划指出,要重点做好汉唐帝陵、紫金城城址及铁河古墓群、明中都皇故城等遗址的保护展示,以及景德镇御窑厂、圆明园等遗址的展示利用提升,整体提升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公众对圆明园遗址保护的认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与中国圆明园遗址公园管理处,分别于2009年10—11月与2012年7月,共同对圆明园遗址公园的游客进行了两次问卷调研。问卷在了解游客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游客的来园原因与识园途径、对圆明园的历史认识、对圆明园遗址的遗产观念等方向设计了14道问题,两次调研内容完全一致,前后分别发放问卷900份与500份。从这份问卷中所获取的公众对圆明园遗址的认知与态度,或为今后圆明园遗址保护与管理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来信     
全民保护圆明园“谁续圆明园命脉?”达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我们从小就知道圆明园乃“万园之园”,它那段被纵火焚烧的历史,早已化为中华民族的一大情感符号。但不知从何时起,圆明园成了被炒作的话题,人们忙于纸上论战,却忽视了对它的切实保护!我很赞成徐文荣在浙江横店重建圆明园,因为这能让我们更好地追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而对于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我们应该保护好它的一切现有资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铭记国耻。而这两点,不是靠呼吁、讨论可以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中国人贡献力量。张长生银川  相似文献   

9.
近日,热心市民康睦先生向圆明园管理处捐赠了家藏的1933年版《实测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遗址形势图》(以下简称实测图)。该实测图首次采用现代科学测绘手段,保留了圆明园最准确的地理信息,图中所绘山形水系、桥涵位置等分布格局最接近原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这幅图将为整理圆明园山形水系、再现盛世风貌、开展圆明园遗址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提供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遗址保护是从“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大遗址的发现、遗产价值内涵和构成、遗产保存状况等,都依赖于考古工作的揭示和认知;另一方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践又推动了考古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各级政府没有真正依法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遗址保护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很大的矛盾;保护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涉及的各行业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以及大遗址保护缺乏国家专项政策的支持,等等。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从文物领域的行业性工作走向全民共享的过程中,如何既坚守“专业性”,又延展“公共性”,不仅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激发和延续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到的“决策权”与“参与权”之争,主要出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决策群体—社会公众”等几个不同层面,其各自不同的诉求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应明确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的人口、土地、拆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拓宽大遗址保护利用资金渠道;完善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国家性和公共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由2009年国家文物局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良渚论坛形成的“良渚共识”探讨如何保护、利用西安大明宫遗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为大遗址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3日,圆明园管理处带着一份“圆明园数字互动体验中心”招商项目表,出现在2008年北京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上。他们计划,在圆明园遗址绮春园内:修建一座大型体验中心,包括120度、360度环幕影院和4D动感影院,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一个虚拟的圆明园,项目耗资1.29亿元。  相似文献   

13.
发现圆明园     
戴莹  余荣培 《中华遗产》2014,(10):160-160
我去了5趟圆明园,每次都想照着手中的《圆明园盛景图》一一访遍,哪怕是找到一个基座、一块石头也好。直到与同事余荣培、金建辉去拍摄“圆明园”专题的封面时,我终于放弃了这个想法:圆明园实在太大了,即便匆匆去每个景点报个到,也需要至少两天时间。听我如此说,金建辉疑惑地问:“除了西洋楼遗址,圆明园还有什么可看的?”看到天色尚早,我提议随处转转。  相似文献   

14.
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开局,中国的大遗址保护以星火燎原之势,初步形成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全国性格局。过去三年,从2008年的西安到2009年的良渚、洛阳,再到2011年的荆州,历届大遗址论坛的主题形成了中国大遗址保护管理理念清晰的轨迹:从尝试性的大遗址示范园区到探索大遗址保护新模式、提出考古遗址公园概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出台、公布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随着大明宫、秦始皇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陆续开园,荆州论坛重提“政府主导”、“科学保护”,不无深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说,大遗址保护必须坚持科学保护的理念不动摇,坚持全民共建的思路不动摇。  相似文献   

15.
圆明园遗址整修之争堪称80年代以来影响及于大江南北社会各界的文化热点,也是近来日趋激烈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学术问题。年近七旬的著名清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道成教授便是认真投入专题研究和积极参与争鸣的一位。当地球村的绝大多数邻里万人空巷喜迎新千年之际,由王道成教授主编的《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下文简称《圆明园》)一书欣然问世了。该书篇幅凡95.9万字,分上下两卷,由北京出版社付梓印行。笔者在南屏晚钟的新年报时声中粗阅此书,深感编者视野开阔,取材广泛,佳作并蓄,见解纷呈,集资料性、学…  相似文献   

16.
张颖岚  刘骋 《文博》2022,(2):98-106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CiteSpace、VOSviewer等科学知识图谱工具,对以“大遗址保护”为关键词的149篇中国知网收录的CSSCI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实证分析,将中国的大遗址保护理论实践研究划分为“基础保护”“实证探索”“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并从大遗址保护理论思考、大遗址保护规划、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西安片区整体性保护、大遗址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大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基于此,从大遗址保护理论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等方面进行辨析思考,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世界遗产》2014,(5):120-120
2014年3月27日,由北京圆明园研究会、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与凤凰网城市频道共同举办的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CHCD)论坛”在圆明园正觉寺大殿举行。这是北京圆明园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第一场公开活动,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的专家学者、遗产地管理者、数字技术专家以及公共媒体,  相似文献   

18.
论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良 《东南文化》2002,(3):85-96
明祖陵遗址的保护利用,是在野外勘察与考古勘探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制定好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以遗址公园的形式,逐步实施保护方案,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保护与利用“度”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黄英 《旅游》1996,(10)
为丰富金秋时节首都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北京市旅游文化市场,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圆明园遗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和遗址公园的游览功能,由北京市海淀区市政管委会、海淀区旅游局、海淀区文化文物局和圆明园管理处联合举办的’96圆明园金秋游园会于9月10日教师节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拉开序幕。海淀区近百名特级教师及部分对遗址公园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老同志成为开幕式上的嘉宾。开幕式结束,来宾们兴致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大遗址的价值日益显现。隋唐洛阳城遗址是洛阳五大都城遗址之一,被列入国家“十一五”以来的大遗址专项规划名单。“两坊一街”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大遗址的一部分。其保护展示工程以保护遗址本体、展现遗址格局和凸显历史文化为重点,同时兼具城市公园休憩、体验、娱乐、观赏等基本功能。本文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线,以景观设计为辅,以遗址公园为载体,以城市规划为归处,就“两坊一街”规划前后概貌、遗址保护政策、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等方面做了阐述。“两坊一街”保护展示工程不仅具有保护城市遗产,而且还具有营造城市休憩空间,打造城市生态绿肺,宣传城市历史文化等意义。以洛阳大遗址保护为契机,将“两坊一街”努力打造为兼具遗址保护、生态休闲、体验观光等功能的遗址文旅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