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蒋介石与基督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宗教,虽然本质上是对客观世界颠倒的虚幻的反映,但受宗教情感支配的宗教徒却是社会居民群体的重要构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政治力量。正因为此,中国近代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在其后半生中,对具有国际性、群众性特点的基督教十分关心,并成为了一名基督徒。由于宗教与政治的特殊关系,蒋介石加入基督教,这不仅影响其个人的人生经历,而且对中国社会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蒋介石对基督教的态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从一个侧面深化我们的历史认识。  相似文献   

2.
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并伴随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宗教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对这些影响,国内史学界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相对而言,宗教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较小,或许这可以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这易于使我们忽视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研究。研究世界历史不可缺乏宗教的视角,宗教作为世界一些文明的特征之一,在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此,编辑部约请几位学者笔谈“宗教与世界历史研究”的意义.希望史学同人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如何对待宗教是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制定宗教政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苏联的解体给予我们很多思考,在诸多因素中宗教政策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当代的中国,宗教问题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着本民族自身的神灵崇拜与宗教生活。有鉴于人类社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受区域及自身民族文化的制约而直接影响着本民族自身的宗教生活。宗教做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方式,直接影响着每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各民族之间的宗教生活在不同历史范畴内,由于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而相互产生影响。满族民族共同体形成伊始,其成员将自身的原始信奉神灵带人到民族共同体的宗教生活之中。在满族民族共同体中,民族宗教生活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在赫图阿拉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由此而出现了一个多头宗教共存的社会局…  相似文献   

5.
从宗教的产生、发展看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映雪,刘翠花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头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不正确的反映。由于目前在我国还有不少人信仰宗教,对宗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还会长期存在.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一样,宗教的产生、存在...  相似文献   

6.
张晋峰 《攀登》2016,(4):118-123
宗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体系,从其产生起,就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社会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二者之间的互动调适在历史上一直在发生着,伴随人类历史。通过在宗教产生的原因及目的的基础上,对历史时期二者互相关系的历史事件的梳理与研究,找出二者之间互相调适的维度与适度,或对我国当前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兴起而兴起,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最早的唯一有决定性影响的社会意识就是宗教意识。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话幻想就是实实在在的证据。从史学角度看,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影响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今天,全世界约有40亿人信仰各种各样的宗教,总数超过世界总人口的80%,其影响之广、之久、之大,让人瞠目。对许多国家和民族来说,不了解宗教和宗教发展史,就不能认识其文化、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从…  相似文献   

8.
作为法国复辟王朝和七月王朝时期享有盛名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基佐已得到国内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作为新教徒的基佐尚未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1814—1848年,基佐专注于政治思考和实践。不过从他对启蒙和大革命的反思,他在任公共教育大臣期间颁布的《基佐法》,以及他对天主教自由派争取教育自由的支持中,可以窥见宗教在其政治设想中的位置。1848年退出政治舞台后,基佐专注于宗教思考与实践,在新教团体担任要职并出版了几部宗教著作。基佐对宗教问题的思考以及调和天主教会与新教会、基督教与现代社会的努力,构成了19世纪法国同情宗教的人士为启蒙和大革命的反宗教倾向"纠偏"努力的一部分。他的成败也折射出大革命后法国在政教问题上遭遇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股份制经济思想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孔会 《安徽史学》2002,25(2):50-53
股份制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作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作为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对股份制经济的认识更有许多真知灼见。他把对股份制的认识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他的政治改良主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他独特的股份制经济思想。他在法治、责任心、国民素质、企业能力以及建立金融辅助机关等方面对股份制的阐述,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宗教对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姓制度是世界文明史上一种具有奇特性的等级制度,覆盖和渗透了印度社会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它虽产生于古代印度,但至今仍留存于印度社会,贯穿于印度人类生活的始终,成为印度社会发展的重要特点。本文试图从宗教(尤其印度教)对种姓制的影响来探寻种姓制长期留存的原因。(一)宗教神话使种姓制的起源具有神圣性关于种性制的起源,学术界观点很多。如有“瓦尔那”论、职业论、种族论、宗教论、雅利安人家庭制度论、土著文化论等。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种性制的产生自然有其特定的社会条件。但印度最古…  相似文献   

11.
日本利用宗教侵华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现象。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对支配自己命运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观点,但却发挥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和某些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宗教,它不仅涉及到其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而且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一种不可忽  相似文献   

12.
谈藏传佛教     
俄军 《陇右文博》2006,(1):81-96
理论上讲,在人类迄今为止的历史、化乃至科学活动中,宗教常常是重要的组成和传承。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意识形态,宗教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无奈,转而求命运寄托和精神归宿的、消极与出世的表现。但是,每当宗教与世俗和人精神相互交织、碰撞时,又总会进发出异常耀眼、璀灿的光华。无论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和整个古代的东方,这样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如同恒河之沙。  相似文献   

13.
黄璜 《黑龙江史志》2013,(13):153-154
基督教信仰从产生到今天已有两千年之久。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基督教从一个关注犹太民族得救的狭隘信仰演变成一种普世的宗教,其信徒也从一个弱小民族中的少数人群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基督教信仰作为一种独立的声音一直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不断发挥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教对世界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总是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的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补充,并日益“中国化”的宗教文化,以及本土道教文化之精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文化现象与社会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弄清这一情况,对于正确认识宗教文化,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继续推动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相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宗教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作如下论述。一、宗教文化对我国哲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人物》2011,(2):1-1
胡耀邦同志作为一个政治家,党的主要领导人,他的远见卓识、历史功绩自不待言。但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由衷地怀念和敬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本教",是指在藏区未兴盛佛教之前出现的一种本土宗教,是本教信徒自己对自己的命名。佛教未兴盛之前,西藏本土就出现了天文历算学、医药学、宇宙形成学、人类形成学等各种学科,这些来自于本教的记载,说明其与藏族古代文明,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赵爽 《神州》2013,(33):45-45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遗产,与宗教互相渗透影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东西方交流。佛教与汉语、社会行为、艺术与文学有着根深蒂固的渊源。了解宗教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8.
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人工材料的制品。陶器的出现,方便和巩固了人类的定居生活,扩大了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意义。陶器的生产和发展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出土陶器、陶片的研究,可以追溯古代社会的存在及其物质文化水平;在考古学上,往往把陶器的类型学作为衡量文化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考古工作者均把陶器及其纹饰作为考察判断墓葬及其他出土文物文化性质的重要依据;此外,博物馆也经常通过陶器的展示来阐述说明古代社会的文明的存在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首先,闻一多在《廖季平论离骚》中肯定了屈原的存在及其学史地位。其次,他在《读骚杂记》中,指出屈原自杀不是爱国,不是尸谏,而是洁身而死。这一论点折射出闻一多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自命清流的思想。再次,他的《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一,阐明屈原是一个化奴隶式的“弄臣”,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和赋予诗歌教育功能及健康艺术形式的学家。他强调屈原双重人格中的作为反抗的奴隶、人的尊严、“火气”的、孤高激烈、“人的导师”的一面。,这是在新的时局面前,闻一多自己思想的发展和提高的反映。最后,他的《人民的诗人一屈原》从人民性的高度,对屈原人格精神高度礼赞。这一结论代表了闻一多的人民民主这一基本社会政治理想。闻一多对屈原的解读及这一解读的发展、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正是他自己思想发展、提高和最后定型的过程,前是后的一种表现形态。闻一多对屈原的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0.
申明淑 《神州》2013,(34):38-38
何谓文化?余英时说:文化“即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是精神生活方面的事,如思想、学术、宗教、艺术之类,而关键尤其在‘方式’两个字上。”(《论文化超越》)布鲁姆说:“文化是人的野蛮天性与他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学会的一切艺术与科学的统一体。文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恢复了人类最初的完整性,在这个层次上,人的能力能够充分发展,在他的自然欲望和社会生活道德规范之间不存在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