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亮点     
《世界遗产》2012,(3):13-13
海城高跷秧歌:舞出雄劲东北风 辽宁海域高跷秧歌是生动、丰富的民间艺术。历经一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从最初的唱秧歌、扭秧歌发展成今天的海城高跷秧歌。激昂的锣鼓声一响,高跷艺人们身着古装、踩着鼓点就兴高采烈地登场了。他们脚踩两尺多高的高跷如履平地,时而翻滚腾跃,时而轻歌曼舞;时而火爆热烈,时而即兴狂野。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面大了,所以欢度元宵节各地自有各自的玩法。比如在东三省及河北,一般以秧歌为主,而且分“步秧歌”、“高跷秧歌”、“寸跷秧歌”三种。步秧歌,即是东北城市街头常见的’由阿婆、阿伯们上浓妆、穿艳服,头上还插花的那种攻闹得意了年纪的“街舞”。而高跷秧歌则以辽南一带最具代表性,被人称作东北大秧歌。大秧歌集歌、舞、戏、杂于一体,由最初的渔、樵、耕’读等四伴相,发展到如今有人物有唱腔有伴奏的戏本表演。  相似文献   

3.
《中华遗产》2010,(2):106-117
舞得欢畅、唱得逗情、结构严谨、礼仪厚重;是一种生活的回报,也是集体记忆的传承。集这种魅力于一身的,就是海阳秧歌。如今它作为汉族舞的代表,已经被编入舞蹈教材,这让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地方性的民间娱乐,而成为遍及中国大地的秧歌春节大狂欢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2007,(7):59-61
洛川老秧歌 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城关附近。 洛川老秧歌是在农村流传的老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扭为主,步伐较小,双膝颤动,脚跟拧地,上下起伏,近似一种地秧歌。给人以新颖别致、细腻优美、风格淳朴之感。  相似文献   

5.
民间舞蹈     
汉族民间舞蹈洛川老秧歌流传于延安地区洛川县城关附近。洛川老秧歌是在农村流传的老秧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扭为主,步伐较小,双膝颤动,脚跟拧地,上下起伏,近似一种地秧歌。给人以新颖别致、细腻优美、风格淳朴之感。  相似文献   

6.
民间戏曲     
《丝绸之路》2008,(4):41-44
陕北秧歌剧 地方剧种,因源于陕北秧歌而得名。 陕北秧歌分大场秧歌和小场秧歌。大场秧歌以群众性的歌舞表演为主;小场秧歌以纯舞性的踢场子为主,常与竹马、早船、狮子、高跷、二人台等形式组成演出。唱词多为四句一联,后两句由秧歌队帮腔咏唱。唱腔在传统秧歌调基础上,吸收陕北民歌、迷胡、碗碗腔、道情等多种唱腔创造而成。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后在新宾及其附近地区,每年春节期间村村扮演太平歌,俗称扭秧歌(或称鞑子秧歌),扭秧歌一般是以自然村或县城各街为单位自由结合组成,也有几个村互相串连或有名的艺人自由组合,各有自己请来的唢呐艺人和锣鼓队。除地秧歌外还有高跷、龙灯等。新宾满族秧歌火爆、热烈、豪放受到群众的欢迎。它不仅着装与满族秧歌不同,舞姿与阵法皆有区别。一定程度上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理想追求、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具有明显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我们认为新宾满族秧歌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8.
徐沟背棍     
《文史月刊》2008,(5):F0004-F0004
清徐县徐沟的背棍、铁棍是一项综合性的民间艺术,经过历朝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博采众长,具有欧美芭蕾舞“托举”、东北秧歌“群舞”、民间高跷“凌空”的优点,形成了一门集戏剧内容之精华、舞蹈动作之飘逸、雕塑造型之优美、杂技惊险之玄妙、绘画色彩之缤纷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被誉为“无言戏剧”、“空中舞蹈”、“流动杂技”。现已遍及全县,走出山西,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中旬,我随陕西文联的同志去陕北延安市的延川县开会,目睹了一次陕北秧歌的壮美与热烈。那天我们会议人员到达延川县,天已黑了,同志们大都饿了,下车后即吃饭休息。第二天,省文联的同志告诉我们,昨天晚上,延川县本是要用秧歌迎接会议人员的,只因为下雨,才改到今天晚上。天未黑,我看见延川县的街道上,有辆卡车的车厢里站着头顶系着羊肚手巾的汉子———陕北的汉子,他们很是剽悍,黝黑的脸盘,一身白色布衣,上身布衫外边套一件羊皮坎肩,有的还腰束红绸。车下,便有扭秧歌的男女云集了。这时,赶来看秧歌的人也非常多,男女老幼,像过年一样涌向县城唯一的中心广场。我的心情便也激动起来,很想尽快一睹陕北秧歌的风采。锣鼓骤响,只见延川县贺家村的秧歌队,紧随一辆卡车走进广场。卡车上的人锣鼓伴奏,贺家村秧歌队的男女分成两列,男的手中均打着花伞,伞是镂空的,彩色的,伞边儿流苏垂垂;女的身着一身绿,腰束红绸,出水芙蓉似的窈窈窕窕,两只手里均拿着红绿绸扇。这两支男女秧歌队,就在广场上扭了起来。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扭秧歌的脚步跨得特别大,两手肘上下摆动的幅度极宽。男子手中的花伞,在空中随着身体手臂的晃动上下摇晃,好像要戳了天去,又一个下扎,空中便飞起只...  相似文献   

10.
袁成亮 《百年潮》2006,(3):49-51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陪阿诗玛回家乡……"每当提起阿诗玛,人们的耳边便会响起电影<阿诗玛>中那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唱段,想起彝族青年男女阿黑和阿诗玛爱情的不幸和命运的悲惨.作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音乐歌舞片,阿诗玛是如何被搬上银幕的呢?它的背后又有哪些曲折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1.
山西民俗艺术历史悠久,门类繁多,内容广泛,风格独特,于粗犷中见细腻,憨厚中见灵巧,简单中见精致,纯朴中见机智,因而盛传不衰。从表现形式和手段上,可分为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两大类。表演艺术以高跷、旱船、舞龙、舞狮、锣鼓、吹打乐为主,比较名的有太原高跷、晋中秧歌、运城锣鼓、晋北吹打乐(俗称八音会)等;造型艺术以剪纸、泥塑、堆锦、面塑为主,比较名的是剪纸与面塑。尤其面塑,堪称中华一绝。  相似文献   

12.
1974年,青海乐都柳湾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彩陶壶,上有一个堆塑和彩绘相结合的裸体人象。该像乳房突出,手置于腹部,而生殖器兼备男女两性的特征,既有阴茎;又有阴唇。笔者认为这种男女合体象应称为“双性(bisexual)象”。它表现了一种宗教观念。这种宗教观念出现于原始社  相似文献   

13.
图说世情     
《环球人物》2013,(32):34-39
斯里兰卡·加勒高跷钓鱼在斯里兰卡西南海岸的浅海区,至今仍保留着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高跷钓鱼"。据说这早先是由一些穷得连船也买不起的渔民想出来的办法。每到清晨或黄昏,渔夫涉水爬上木杆,手持渔竿钓鱼。他们坐在又湿又滑的木杆上,不管风吹日晒,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图为11月18日,3个渔夫在夕阳中垂钓。  相似文献   

14.
河南曲剧是人们非常喜爱的剧种 ,可是现在的中青年们大都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 ,不知道它的形成与民间文娱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前 ,春节至元宵节期间 ,民间有许多文娱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 ,那些文娱形式至今尚在许多地方流传着。高跷就是其中的一种。高跷队一般只是走些《剪剪花》之类的队形 ,让观众热闹一番罢了。有些高跷队带有乐器小组 ,乐器伴奏着唱几段洛阳曲子。前后不过一个钟头便表演完结 ,就要换个地方重复表演。虽然表演简单 ,但是带给劳动群众的乐趣相当浓厚。所以高跷与洛阳曲子成了河南曲剧发展的基础。河南曲子有洛阳曲…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2日,农历正月十七。 一场雨夹雪的到来,并不会挡住甘肃省武山县山丹镇山丹村这个有着400多户、2000多人的村子迎来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与往年一样,他们将在这个晚上进行本年度秧歌最为独特的一场表演:请将祈福。事实上,这也是武山一带秧歌的尾声,它预示着从正月初九开始的所有秧歌活动将彻底结束。  相似文献   

16.
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端。一位藏族小伙子和一个姑娘一见钟情,他怎样才能向她表露倾慕的心声,表示愿结良缘的渴望呢?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哪个藏族青年男女不是徜徉在歌的海洋中得到爱情的。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青年男女人人喜唱“拉伊”。“拉伊”是恋歌的意思。这种歌有着自由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既有传统的歌词,又可触景抒怀,借物喻意。但这种歌只限于在青年男女间对唱,当长辈和异性亲属在场时,是绝不许唱的。在对歌的晚上,风清月朗,草原深处是一片梦幻般的银色世界。姑娘请几位女伴作陪,小伙子也邀几位男友助兴,他们踏着…  相似文献   

17.
邂逅往往是爱情的开端,一个小伙子和一位已经戴过“敦”的姑娘一见钟情,虽然他们已初交相识,但怎样才能向她披露倾慕的心声,向她表示愿结终身伴侣的渴望呢?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哪个藏族青年男女不是徜徉在歌的海洋中得到爱情的。藏族青年都有一副与生俱来的歌喉,在雪域高原,一个青年若是不会唱歌跳舞,恐怕就只好打一辈子光棍了。不过,这样的人还从未发现过。藏族能歌善舞,青年男女人人喜唱“拉伊”。“拉伊”是山歌的意思,这种歌专门用来表达爱情,它有着自由的节奏和悠扬的旋律,既有传统的歌词,又可触景抒怀,借物喻意。但这种歌只限于在青…  相似文献   

18.
高志奇  闫莉莉 《沧桑》2013,(4):108-110
艺术的变化总是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相适应,陕北秧歌作为陕北人民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娱乐形式,自然也会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要求发生相应的变化。陕北秧歌由走街型转向舞台型,由娱乐型转向欣赏型,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陕北秧歌的这种转向,是社会发展和时代所要求的,是陕北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所以,要以陕北秧歌文化变迁为契机,做好陕北秧歌的转向工作,努力建设陕北文化,把陕北建成一个文化的陕北。  相似文献   

19.
季伟 《神州》2012,(23):47-47
莲花落是华北地区一项农民为庆祝丰收节庆的文化活动,它流传于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为盛,据查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冬季农闲时排练,正月十五前后演出,以示人们辞旧迎新,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落子系秧歌类型的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伦敦奥运会闭幕式上,“辣妹组合”穿越时光,原版亮相。对“辣妹”分乘5辆车的出场方式,白岩松吐槽说,“辣妹们年轻的时候自己动,现在只能靠下面车动。”事实上,她们又唱又扭。动得欢腾,除了维多利亚站在那里“凹造型”,以姿态为界限。划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