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寄语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10,(2):F0002-F0002
<正>本期刊登11篇文章。"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的金寿福《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和竞争中的埃及和埃及学》一文,比较系统地叙述、分析了埃及学起源与欧洲对外扩张、征服以及相互竞争的密切关系,揭示了长期处于欧洲殖民扩张语境中的埃及学所构建的古埃及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四年在荷兰莱登大学成立了欧洲扩张史中心,这个中心主要研究一四九二年至一九四五年欧洲各国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进行殖民扩张的历史。目前,参加这个中心的成员共约十五人,主要或全部从事欧洲扩张史研究。它的机关刊物是《游记》(Itinerario,季刊,为纪念荷兰航海家林斯霍顿及其《游记》而命名)。莱登欧洲史扩张中心成立后,先后举行了三次国际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3.
黄金、香料和奴隶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殖民者在海外掠夺的三大主要“商品”,其中黑奴贸易是西方殖民扩张史上最黑暗、最血腥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是欧洲最早向海外扩张的殖民国家之一,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后其海外扩张的主要动机是攫取东方财富和传播天主教,企图在亚洲建立"东方天主教帝国",这使得它在海外殖民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政策与其它殖民国家显著不同,即注重从宗教文化上对殖民地人民进行同化.本文探讨了西班牙在天主教语境下对菲律宾华侨的宗教政策和华侨的反应,以及这种政策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10,(13):15-18
<正>"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陆路通道的总称,它以丝绸贸易为媒介,进而成为联系亚洲、欧洲乃至非洲间政治、经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均经甘肃,直线距离为1700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6.
当20世纪初,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将非洲历史贬为"地球上风景美丽但落后的角落里野蛮部落无意义轮回"时,恐怕欧美史学家无论如何也想不到20世纪下半叶,非洲历史将发生革命性变革.这种变革围绕对非洲历史的整合建构与分割从两个方向展开,史观、史料和方法都随之取得突破性进展. 20世纪60年代,非洲绝大多数国家获得独立,欧洲中心论统摄下的非洲历史研究成为去殖民化运动铲除的对象,民族主义史学学派兴起,如西非的伊巴丹学派、东非的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等.他们以口头传说、考古发现为依据,试图"重建"非洲被殖民前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7.
早期非裔美洲人:意义与多样性的考古研究 本文审视1400年至1865年文化遗产和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非洲后裔人群的社会动态。在此期间.欧洲殖民公司在非洲和美洲扩张.随之而来的是北美洲自由人和被俘的非洲人的革命运动。早期非裔美洲人的考古发现在分析范围和研究问题方面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埃及学是由拿破仑军事远征和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催生的产物。它的建立和发展见证了埃及沦为殖民地的全过程。在英法等国收集文物、争夺考古发掘特权的过程中,诞生于殖民时期的埃及学经历了在欧洲列强文化中成长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不寻常历程,而西方学者语境下的埃及学所构建的古埃及历史与文化,使得现代埃及人处于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非洲大陆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20世纪初,在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浪潮中,非洲沦为西方殖民地。殖民当局通过各种手段,包括经济手段与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强行推动非洲从传统经济向殖民地经济的转型。这次转型在二战前夕完成,非洲经济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1960年代非洲国家独立后,开始了第二次经济转型。为了消除殖民地经济遗毒,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并且向现代化过渡,非洲国家先后经历了独立初期的仿效外部发展模式和1980年代的结构调整,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非洲国家在1990年代提出了"联合自强、自主发展"发展战略,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实质上是英国对中国的商业战争。它不仅属于中国史的范畴,同样属于英国史的范畴。 英国资本主义是超越其国界发展的。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同时也在生产过剩危机的驱策下向全世界扩张。从欧洲、美洲到非洲、亚洲,从近东到远东,从印度到中国,这股扩张潮流漫过旧殖民体系向新世界涌进。鸦片战争正是这股潮流撞击中国海岸造成的狂澜。  相似文献   

11.
非洲奴隶贸易主要出现在十五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欧洲几乎所有在海上从事贸易活动的国家都在非洲大陆从事这项被马克思称为“贩卖人类血肉”的肮脏勾当。西方列强由于贩卖非洲奴隶而发了财,非洲则因受到蹂躏,丧失了亿万生命,使大部分地区长期陷于混乱与瘫痪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被遏阻。历时四个多世纪的非洲  相似文献   

12.
地理大发现后,以塞法尔迪人为主的港口犹太人通过广阔经济联系形成的贸易网络参与到新兴的大西洋经济体系之中,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18世纪,穿梭在各大殖民帝国之间的港口犹太人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其活跃范围包括欧洲、地中海、美洲、西非乃至印度洋等地区,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交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主要从事与殖民地有关的贸易活动,尤其是奴隶、蔗糖、烟草、钻石贸易等。作为殖民扩张与海外贸易的中坚力量,港口犹太人通过对跨大西洋贸易的参与推动着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反过来又为犹太民族获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与经济机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欧洲人、非洲人源源不断地来到北美大陆,"旧世界"的各种传染病接踵而至,通过跨大西洋航行、贸易、战争和定居等殖民活动,被传播到美国历史早期的印第安人中间,并呈现出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两大特点。这些传染病导致印第安人人口的急剧减少,成为引发美国早期土著人口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外来传染病之所以造成印第安人人口的长期持续减少,主要还在于殖民主义的作用与影响。白人殖民者的各种殖民活动改变了北美印第安人社会的生态环境系统,便利了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暴发,也削弱了土著民族应对外来疾病的能力,创造了外来传染病在印第安人中肆虐并大量致死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清代中国所面对的世界形势,比明代中国所面临的更为复杂。清前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问题,虽经学术界长期讨论,尚多分歧。通过对曾被视为清代中国封闭性突出表征的若干历史节点进行分析,作者指出,清初海禁、迁海政策是以军事战略为主要出发点的政策,非以遏止对外贸易为目的,且不持久,并不能表示清朝前期以"闭关锁国"为国策;康熙开海之后约一个半世纪间,中国海外贸易的活跃程度和规范化程度都超过了明代的水平,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发展期。清朝将朝贡与贸易视为两事,各有规则,且不接受自由贸易原则,这与其对当时欧洲商业扩张与殖民扩张并同推进策略的警觉密切相关;所谓"一口通商"是夸张说法,当时其他海关依然运行。英使马戛尔尼来华受挫的关键不是礼仪争端,而是清朝没有满足英使带有在华殖民企图的诉求,其后中欧贸易也并没有停止。清朝政府对中外贸易积极干预,其中兼含限制、规范、鼓励举措。就主流而言,清前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全面开放,而是有限制的开放。  相似文献   

15.
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将其先进文明推广到全球各个地区,处于前资本主义时代的落后民族被卷入了全新的世界体系。在这一空前激烈的文化冲突中,一个民族或部族越落后.遭受的苦难就越深重,其中最为悲惨的莫过于非洲黑人、美洲印第安人和澳洲黑人。史学界对前两者的历史命运关注颇多,对后者则长期忽视,事实上,虽然“对大洋洲的殖民侵略比其他大陆来得晚些,所以这里的殖民掠夺和压迫的历史也比较短些,但对土著居民来说,所造成的悲剧却不亚于南北美洲。”①本文试对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政策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不妥之处,希望指正。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化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化区是一组相类似的、内部有相互联系的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区域,这些文化通常具有许多共同因素、特别是语言与宗教.现代世界通常被划分为六个主要文化区:西方(欧洲洲)、伊斯兰、印度、东亚、东南亚和非洲.每个文化区可进一步划分、并以它的核心地区来命名.西方文化西方(欧洲)文化区可划分为四个亚区:西北欧亚区,地中海亚区,中欧亚区和苏  相似文献   

17.
姜守明 《世界历史》2004,3(2):78-87
民族国家形成之际 ,也正是英国人大力推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之时。新君主制的巩固、英帝国的萌芽和海外殖民贸易扩张是民族国家形成时期几个重要的互动因素。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日益成为新兴市民阶级追求其经济利益的政治保障 ,市民阶级则构成新君主制和民族国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阶级基础。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外 ,传播上帝的福音 ,对金银财富的追逐 ,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新君主制的建立 ,也构成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的动因。本文拟选取“民族国家形成时期”这个全新视角 ,考察现代“民族国家”和“帝国”之间的关系 ,探讨英帝国形成的内在机制 ,揭示英国海外殖民贸易扩张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海洋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海权思想日益兴起。自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强国先后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的道路。英法之争的历史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经历时间之久,矛盾之复杂,本文仅从英法之争最后的结果——英国战胜法国成为海上霸主法国则丢失了印度和北美大片殖民地的视角分析英法之争。  相似文献   

19.
"满洲殖民主义"作为新清史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是濮德培等人将西方帝国主义理论运用到清朝历史解释上的一个结果,他们认为清朝作为一个帝国,于17—18世纪在内亚地区进行了殖民扩张,与同时代的欧洲列强、奥斯曼土耳其等存在相似性。这种观点建立在西方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在史实和逻辑上都存在着严重缺陷,有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我们在批判满洲殖民主义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回到国家构建的视角和路径,纠正我们以往研究中的思维误区,推进对清朝政治史的整体性、历时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进运动是开始于18世纪末结束于19世纪末,逐渐向西部扩张的运动。西进运动按现代化理论,它是属于内源型现代化。应该说西进运动是以内源型现代化为特征的典型例子。西进运动不同于一般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它是建立在本国基础上的一种为开发本土疆域而进行的活动,直接带有主观建设性;通过迁徙使人口分布更趋合理,并且使人口与闲置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结合以产生效益;同时具有广泛性,长久性的西进运动也是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西进"于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运动。西进运动体现了美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重大差别,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形态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