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鹏 《炎黄春秋》2007,(12):41-48
范长江(1909—1970年)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职。他的名字与中国现代新闻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范长江,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之一。每年的11月8日,即他创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的日子(1937年11月8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记者节";以他名字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2005年成为我国新闻界最高奖项。在中国的新闻记者中,范长江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但在台儿庄大战期间,他和陆诒亲赴台儿庄战场采访的往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严怪愚 《百年潮》2006,(6):58-61
初识老乡范长江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我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者告诉我,说:"名记者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我说:"本是名记者嘛!我们欢迎!"他说:"什么名记者?!""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范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我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我认为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为范长江生色,而是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这两篇文章给<大公报>生色."  相似文献   

4.
1936年发生的西安事变,历史已有公论,正如毛泽东所说:“西安事变的和平饵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从此,结束了自1927年以来的十年内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然而,第一位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线,向全国人民公开报道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政策的,却是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大公报》记范长江。  相似文献   

5.
胡邦定 《百年潮》2010,(5):57-61
说《大公报》人才济济,主要指的是编辑、记者中能人众多。今天回忆起来,真是群星璀璨,目不暇给。说出一些名字,都令人不胜向往:范长江、孟秋江、杨刚、萧乾、朱启平、黎秀石、梁厚甫、张高峰、吕德润、高集、陆诒、李侠文、徐铸成、周太玄、查良镛(即金庸)、唐振常、季崇威、曾敏之、谭文瑞……但这些人与北京《大公报》基本没有关系,有的早在解放前就离开,有的在解放初期离开,个别人在北京《大公报》成立不久后调离。因此,我在这里讲的杰出编采人员,都是在北京《大公报》工作过一段时间,有突出贡献的人。  相似文献   

6.
“青记”(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与“长江”(范长江)的名字是分不开的。 “青记”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抗战的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这个组织的主旨.就是为了团结一切爱国的青年记者.要求坚持抗战。要求政治民主;共同努力,唤起民众,争取全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7.
张刃 《炎黄春秋》2014,(10):34-39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大公报》当之无愧。但对于《大公报》的评价,却曾有过极大的反差。1949年以后的近40年里,《大公报》被冠以“国民党政学系机关报”“对国民党小骂大帮忙”“一贯反动”的罪名,“清算”、改组。文革伊始,更是首当其冲,封馆停刊,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人解放思想,开始为《大公报》辩诬、正名,首倡者首推李纯青先生。  相似文献   

8.
张刃 《炎黄春秋》2011,(6):72-76
1946年夏季爆发的国共内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而交战双方在东北地区的较量,决定了国共最终胜负的走向。对于这场战争,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大  相似文献   

9.
刚刚开过的讨论会,主题是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报刊的发达,是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近代新闻史的重要内容。通过新闻史的角度,理解近代报刊和近代社会的变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相似文献   

10.
吴松营 《世纪》2020,(1):47-50
1999年9月19日,深圳特区报社到香港正式控股《香港商报》,轰动了海内外,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特别话题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说:“内地报纸接管香港报纸,你们是第一家。这意义重大,是要写进中国新闻史的.”一、看似偶然,却事出有因首先是,香港于1997年7月1日顺利回归祖国之后,有人就以为天下太平无事了,主张中央在香港主管的三份爱闰报纸《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或者合并或者保存一份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正1957年4月17日,来华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由刘少奇陪同参观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当时由农业部部长助理左叶担任向导,并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那天去的人多,去的记者也多,因此在采访、摄影中发生了拥挤现象。左叶感到紧张,有点急躁了,恰恰在这个时候,摄影师韩德福拉了他一下,要他闪开些以便拍照。左叶当即发了火,问:"你要干吗?"韩回答:"我要干工作!"左叶接着说:"是你的工作重要还是我的工作重要?再挤就让你们滚出去!"  相似文献   

12.
石宝瑚,1911年8月24日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爱国记者,曾用笔名有石燕、石炎、时燕等。先后就读于哈尔滨三育中学、哈尔滨一中、北京大学预科、北京大学经济系、日本东京日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31年在北大读书时曾任学生期刊《北大新闻》主编。宣传抗日救国运动。20世纪30年代中叶留学日本,在东京参加抗日运动。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成为职业记者,任重庆《新蜀报》前线战地记者及主笔,撰写的战地通讯深受读者喜欢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石宝瑚还是中国抗战期间新闻组织的重要成员,1938年初在武汉加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最早的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大地醒了,安息的魂魄,你还沉默着!春花开,美丽的姑娘,你还沉默着……"李发模先生这首创作于1978年、发表于1979年2期《诗刊》的长篇叙事诗《呼声》,当年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后,引起了巨大轰动。该诗不仅猛烈撞击了当时中国大陆的文学现状,也给萌芽中的改革开放增添了新的力量,更是彻底改变了作者的生活和命运。——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