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郁 《神州》2013,(20):140-140
今年暑假我有幸聆听了北京优秀教师狄雁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800米的故事,让我感受很多.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有学生问教练轻松地跑完800米有什么技巧,教练说好,你看着,然后很高兴地跑了一个800米给学生做了示范,回来问学生学会了吗?学生当然回答不知道,于是这位教练说到等着我再示范一次,不辞辛苦的又跑了一个800米,回来问学生,学生仍然不懂得方法.结果是教练累得不行,学生什么也没学会.听完这个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不是有时也说这样的话吗”累死我了,怎么学生就学不会呢?”实际上这位教练没能做到有效展示,我没能做到有效教学.我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的教学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那么如何然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教学效率,永威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给了我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2.
今年暑假我有幸聆听了北京优秀教师狄雁老师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800米的故事,让我感受很多.故事是这样的:一天,有学生问教练轻松地跑完800米有什么技巧,教练说好,你看着,然后很高兴地跑了一个800米给学生做了示范,回来问学生学会了吗?学生当然回答不知道,于是这位教练说到等着我再示范一次,不辞辛苦的又跑了一个800米,回来问学生,学生仍然不懂得方法.结果是教练累得不行,学生什么也没学会.听完这个故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不是有时也说这样的话吗"累死我了,怎么学生就学不会呢?"实际上这位教练没能做到有效展示,我没能做到有效教学.我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就是我们的教学中缺少了学生的参与,那么如何然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教学效率,永威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给了我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3.
《武汉文史资料》2020,(7):56-59
<正>2016年7月,我在拜访武汉近代史"活字典"徐明庭先生时,他很严肃地向我提出了一个疑问:他曾在回答媒体采访时,谈到1938 年他作为小学生在学校学唱、并参加"保卫大武汉宣传周"演出的《保卫大武汉》歌曲,记忆中是由郑律成作曲的。但后来他自己对此产生了疑问。他问我:为什么有资料介绍是冼星海同志作曲的?郑律成同志当时在武汉吗?老先生怕自己误导了媒体,委托我查证是否合乎史实。我受他信任,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用了将近一年时  相似文献   

4.
老友施拉姆     
美国友人传来施拉姆先生的噩耗,使我非常悲痛,我们是研究毛泽东而结识的好朋友。1980年后,他多次作为这方面的美国学者来中国,以及我应邀到美国访问,我们都开门见山侃侃而谈,使我得益匪浅。2005年我88岁时,他为我写了一篇祝寿文章《李锐是我的朋友》,其中有对我的勉励之言:"我们每次见面,他的直率和富于挑战性的见解总是令我耳目一新。"毛泽东是20世  相似文献   

5.
正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时,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他仍然回答:"我不知道。"他说:"拿诺贝尔奖,只是对很小的特殊领域有贡献,一个人不可能因为拿了诺贝尔奖,就把自己当成了什么都懂的‘万能专家’,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评价。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  相似文献   

6.
三毛4岁了,是个特别喜欢探究的孩子,总有问不完的问题。比如,3岁的时候,他问我:“为什么地球上有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3岁半的时候他会问:“为什么我只能看到我的身体,看不到我的脸?为什么我只能看到我身体的前面,看不到我的背?”……近期他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人长大了要结婚?为什么非要长大了才结婚?”他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我能回答,有的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和知识范围。尽管我屡次被他问倒,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好奇是科学的源泉,保持一颗好奇心很重要。所以,不管是查书还是上网,我都尽量给他一个科学的解释。有一次,我们讲到地球上…  相似文献   

7.
去看香妃     
到香妃墓去的时候,朋友问我:是坐汽车还是坐马车?我急忙回答:当然是坐马车了。在我的潜意识里,坐马车和香妃更为接近。而坐汽车,就显得生分了。于是,我们步行穿过了据说有上百年历史、亚洲最大的集贸市场──东巴扎,找了一辆“马的”。这是一匹白马,还很年轻,红色天鹅绒的车顶像红盖头一样鲜艳而有诱惑力。赶车的是个维吾尔族小伙子,和他的白马一样神采奕奕。他略通汉语,是香妃的故乡人,自小儿就在香妃身边长大,因此说来也有几分自豪。他告诉我: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村落的尽头,绿茵的深…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秘诀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22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正确的方法,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一样有用。”确实如此,古令中外的成功人士,有哪一位不是XYZ的忠实实践者呢? 我们不妨先看看X——努力工作。“没有工作,我简直不能忍受。工作使一切都美化了,思想能创造新的生命,使我们能免除奢侈和享乐  相似文献   

9.
阿坚 《旅游》2001,(7):34-35
房山老刘家.我和朋友们常去的。老刘曾是我同学,在学校时我们欺负过他。那次是我们躺在床上议论《曼娜回忆录》(手抄地下黄色的读物).他问我是谁写的,我说:这都不知道一是《安娜》的姊妹篇,托尔斯泰的两部爱情名著.咱校图书馆可能有。第二天他从图书馆回来很伤心地瞪了我几眼,我估计图书员回答的肯定不只是“没有”两宇。不过一次老刘醉酒吐了后,是我帮他捶背.扶上床.半夜还爬起来递他水、  相似文献   

10.
心曲姐姐:你好!我儿子今年上初三。从过春节回来就不想读书了。和我们吵了几次。有一次我还打了他,因为他每天带着手机,我怕影响他学习就不让他带。结果就争执起来,我问他这个手机那么重要吗?他说是;我说它比学习还重要吗?他说是;我说它比父母还重要吗?他说是!我就揍了他一顿。  相似文献   

11.
文化解释的魅力--评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卫民 《民俗研究》2000,(3):143-151
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兹的<文化的解释>是解释文化人类学中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里,我是以门外汉的身份来读这本书的.作为一个历史系学生,我首先关注的是它的写作和编著是否具有史料学价值和对历史批判的目光,结果,我认为可以用马尔库斯和费彻尔评价托多洛夫的一句话来回答,即"在作品中,历史不是作为一种叙述中的不断进步形式而存在,而是意义结构的转换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户日     
《南方人物周刊》2014,(17):24-24
她每周都运动,很强壮,状况很好。她甚至比我还要健康,现在看起来肯定更加精力旺盛。——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驳斥妻子希拉里健康有问题的传闻。这个问题我是不会回答的。因为一旦我说了谁是大师,那些有大师的素质但我没有提到的人就会不高兴,所以我是不会回答的。  相似文献   

13.
笑口常开     
我以为您叫了下一个老师问了一个学生很多问题,而这个学生一个也答不出。于是,老师决定问他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美国第一任总统是谁?”这位学生想了好长时间还是答不上来。老师非常生气,大喊一声:“乔治·华盛顿!”学生一听,便往自己的座位上走去。“回来,我并没有叫你归位。”老师很气愤。“对不起,我还以为您叫了下个学生!”学生解释道。我要做警察“你爸爸是干什么的?”“他是一位律师。”“我想将来你也会像你爸爸一  相似文献   

14.
潘小平 《江淮文史》2011,(4):151-155
我父亲活着的时候,曾和我说过,我们是北宋潘仁美的后代。我吃了一惊,问:是那个迫害杨老令公杨继业的潘仁美吗?父亲说是,但他的真实姓名叫潘美,是个大忠臣,你可以到《宋史》里去查查。这是父亲晚年,困扰他多年的历史问题已经解决,他也已经出来工作多年,所以才有心思和我说这个话。  相似文献   

15.
富可敌国,人才济济,却充满“自杀、疯癫和争吵”1938年,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身在剑桥。他在和一个学生聊天时问道:“你在生活中可曾有过悲剧?”学生问他说的悲剧指什么。“当然,不是指你祖母在85岁过世。”路德维希回答:“我是说自杀、疯癫和争吵。”作为九姐弟中最小的一个,即将跨入天命之年的路德维希道出了他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的感触。如今,英国作家亚历山大·沃的新著《维特根斯坦之家》揭开了这个家族的内幕。此书副标题“战争中的家族”一语双关——这个家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内部战争也以各种形式上演。  相似文献   

16.
美国华裔银行家蔡明裕先生去世6年了,在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几个人还会记得他了,而他的名字在上世纪中叶的海外华人世界则是何等显赫和风光。在洛杉矶时。我有位好友华,她曾是上海的独唱演员,到美国后只能在缝衣厂做女工。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就常聚在一起聊天。我劝她去考美国的医护资格,后来她就成了蔡明裕的私人看护,于是就经常听华提及这位老先生。  相似文献   

17.
孙菲  李端俊 《世界》2005,(4):41-42
去年,我进入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学习国际商贸学。一天,同宿舍的墨西哥同学伊丝比邀我和她一起去听布隆教授的中国社会学讲座。怀着好奇心,我跟着伊丝比去了。不听不要紧,一听真气人。布隆讲的都是些什么呀:裹脚的全过程,裹脚布的长度,中国男人对小脚的癖好及把玩小脚的方式。关键是他并没有说明这是旧中国的一个陋习,他的话明显在诱导学生:这些事正发生在当今的中国。  相似文献   

18.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4):18-18
中国妈妈 前段时间,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章写道.在美国学生眼中,“中国妈妈”爱攀比,总爱比这比那。人家孩子学钢琴,“中国妈妈”的孩子也要学;孩子考了班级第二名,要问第一名是谁,并要求孩子下次一定超过他。  相似文献   

19.
1959年秋,我刚到广西文联不久,有人告诉我,广西师范学院的陈白曙老师从桂林调来文联了。我问是写诗的白曙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一种“此生有幸”之感油然而生。在大学学习时,就知道这个很美的名字,是三十年代左联一位活跃的诗人,而且和鲁迅有交往。想不到居然能和他同在文联工作,虽不知道他是否容易接近,对我这样学习写诗的后生态度如何,但总可以一瞻他的风采。他是我心仪已久的诗人。  相似文献   

20.
综观蒋廷黻一生,执教12年,从政30年,在两方面均出手不凡,功绩赫赫。有一次,他的老友李济先生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他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济之,现在到底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是的,我们没有办法回答到底是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黻的人多这样的问题。教书和从政,在蒋廷黻的生命史上是两段割不开的历程,他同样喜欢。1965年从台湾“驻美大使”任上退下时,他对记者说:“在清华大学教学时代,是我生活中最愉快的一段。那里的环境和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