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苏共二十大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多次讨论以《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名义于1956年4月5日和12月29日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一论》)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简称《再论》),合称"两论",对苏共二十大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示了态度。  相似文献   

2.
江淮侠义军起义,《东方杂志》(第十卷第十一号)把它作为“土匪起事”列入“中国大事记”。后来国民党政府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时,根据《东方杂志》的记载仍把它作为“土匪起事”系日编入《长编》,并把袁世凯政府派兵镇压江淮侠义军攻下定远事,称为“官军克复定远”。迨1959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事记》(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才为它初次正了名,称为“乡民起义”,但还不够确切。因此,根据北洋政府陆军部档案的有关记载,补述一二。江淮侠义军,是“二次革命”失败后在安徽合肥、定远等地出现的一支反袁武装力量。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原安徽  相似文献   

3.
镇压反革命运动历时一年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压反革命运动是建国初期与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并称的三大运动之一,也是国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关于这场运动起止的时间,目前的党史和国史的权威著作多持一年说。较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认为镇压反革命运动从1950年10月发动,到1951年10月基本结束。何沁主编的  相似文献   

4.
《苏报》案是我国清朝末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桩重大事件。整个事件反映了清政府和革命党人间镇压和反镇压的斗争,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之间争夺上海租界司法权的矛盾。兹就帝国主义在《苏报》案中侵犯上海和界司法权的阴谋予以揭露。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共运曾发生过激烈的大论战。中共认为,以苏共及意共陶里亚蒂为代表的各党,是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正主义";苏共和意共认为,毛泽东和中共则是"教条主义"。为此,中共及意共曾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进行交锋。十几年后双方握手言和,那场辩论不过是双方都"说了许多空话"。详情请看《中共与意共论战始末》—文。  相似文献   

6.
从1957年到60年代前半期,中苏两党进行了大论战。在这场斗争中,邓小平展示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和平过渡”之争1957年11月,邓小平随同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祝活动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邓小平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主持起草《莫斯科宣言》。邓小平一行到达莫斯科后,苏共中央将他们起草的《莫斯科宣言》交给了中共代表团。邓小平一看,感到失望,因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党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其中,主要分歧是关于和平过渡问题。苏共强调,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完全有可能通过合法的议…  相似文献   

7.
<正>1922年列宁在《论苏维埃共和国的国内外形势》的重要演说中指出:"共产党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70年后,这句话一语成谶。使苏共亡党亡国的,不是所谓西方的坦克大炮,而是苏共自身脱离群众,"成了官僚主义者"。这两年我国轰轰烈烈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所作的《反对官僚主义》也被专家学者与媒体拿出来学习研究宣传。但是,人们总是囿于文章本身的2300字,而忘记了  相似文献   

8.
黄钟 《炎黄春秋》2014,(12):34-42
1950年10月,中共发动第一次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10月至1953年底),主要针对"不拿枪的敌人"。~(注1)这是中共建政的奠基性政治事件。刘少奇在1951年5月11日说过,"镇压反革命这样大的成绩的直接的结果是造成了各种工作的顺利条件"。~(注2)镇反与党的领导据《罗瑞卿传》记载:1950年8、9月间,李克农转告罗瑞卿,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一律实行军事管制制度。军事管制制度是在军事管理基础上建立的。1948年11月15日中央发出《关于军事管制问题的指示》之前,军营会的全称是军事管理委员会,目的和任务主要是集中职权,加强部队纪律,保护新收复城市;此后成立的军管会全称为军事管制委员会,目的和任务是对城市实行全面军事上的强制管理和控制,以领导群众建立革命秩序,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和肃清国民党政权残余势力,进行民主建政。在各地军营会组织中,军事代表的责权最为重大。军管会是临时性的最高领导机关,不应不加分析地与城市最高权力机关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0.
论斯大林镇压问题研究中的某些概念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苏联的历史教训,需要研究斯大林执政时期镇压的全部情况。苏联时期有意使“镇压”一词含义模糊化,要知道其准确含义需做具体研究。苏联当局不承认“政治犯”的存在,《刑法典》中也不存在“政治犯”的概念,用“政治犯”的概念去统计镇压人数不能反映镇压的全貌。苏联解体并非始自揭露镇压人数,滥杀无辜的大镇压本身倒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另外,苏联有关镇压的档案由于人为销毁等种种原因已经不全,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对现有的档案资料需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北极圈 共产国际机构遭到了极端野蛮的镇压。苏共派驻共产国际的领导成员之一、负责与中共代表团联络的东方部主任米夫也被处决了。作为中共代表团正、副团长的王明、康生,在1937年底风声初起时已经回国。剩下数十名在莫斯科工作的中国同志,也就交给命运去随意安排了。廖焕星被捕,李立三被捕,1938年2月上旬,在一个风雪肆虐的黑夜,张报也被捕了!  相似文献   

12.
从1930年至1953年初的大清洗中,苏联究竟制造了多少起冤假错案,镇压了多少人?对这个问题,苏联学者,尤其是欧美各国学者,进行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过多种数据,彼此差别较大.长期难有定论。本专题选编的文件是苏共中央政治局30年代至50年代初镇压事件复查委员会关于大清洗调查结果的简要报告。报告对大清洗的开展和进程涉及得不多,但是对大清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孔祥宇 《百年潮》2014,(5):69-73
正漫画1、漫画2描述的是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被残酷镇压的情形。漫画1《京汉工人流血记》描述的是参加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工人遭到残酷镇压,浑身鲜血的形象。漫画2中列强左手举着杀人的剑,右手牵着一条人面兽身的"狗",这条狗身穿军服,头戴军阀帽,手握沾满鲜血的屠刀,目标直指军阀吴佩孚。该漫画不仅揭露了"二七"惨案的罪魁祸  相似文献   

14.
一、明清时期锦屏境内的学校据清乾隆《贵州通志》、《开泰县志》、光绪《黎平府志》、民国《贵州通志》记载,明清两代,今锦屏县境内有下列学校:铜鼓卫学在铜鼓乡铜鼓村。明洪武三十年(1379年),朱元璋派儿子楚王朱桢率兵镇压古州上婆洞林宽(锦屏启蒙人)领导的侗族人民起义后,在铜鼓这个“介乎五开(今黎  相似文献   

15.
《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2期所载的《芜湖教案》一文中提到:芜湖教案发生后,清政府调兵镇压,曾把带头焚烧教堂的“王光土、傅有顺两人……就地正法”,并注明此系据“安徽通志稿·外交考》一书说法。而《中国近代史辞典》系为王光金。  相似文献   

16.
苏全有 《史学月刊》2004,(9):123-125
二七大罢工究竟是为谁所镇压?学界内外普遍认为是吴佩孚所为,有关记载亦比比皆是。回忆文章方面,如李濮在《安阳早期的工人运动(1921年-1928年)》中说.“驻安阳的军阀,在吴佩孚的指示下,强令工人复工”;(《安阳文史资料》第一辑(1986),第87页)王占斌在《长辛店的八月罢工和二七罢工》中也认为:“‘二七’事件彻底揭穿了吴佩孚‘保护劳工’的假面具”;(《文史资料选编》第38辑  相似文献   

17.
1922年列宁指出:“共产党成了官僚主义者.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70年后,这句话一语成谶.使苏共亡党亡国的,不是所谓西方的坦克大炮,而是苏共自身脱离群众,“成了官僚主义者”.当今我国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周恩来总理在1963年所作的《反对官僚主义》又一次被学者专家媒体拿出来学习研究宣传.但是,人们总是囿于文章本身,很少注意文章的“前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期苏联社会情绪激进化的政治历史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立茀 《世界历史》2000,3(5):67-77
笔在《苏共政治控制衰变》中的讨论表明,在1989年3月举行第一次苏联人民代表差额竞选前后,苏联社会情绪显现激进化的倾向:对苏共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满开始成为大中城市的主流情绪,主张进行激进民主改革的思潮开始占上风。这充分体现在大中城市的选举中,共产党提出的候选人大多遭到人们的抵制,反对共产党的人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苏联人民代表选举,全苏30个重要地区的党和国家高中级领导干部失去了国家最高政权机关的岗位。  相似文献   

19.
我在《列宁“遗嘱”考》一文中依据所能看到的材料推断,早在列宁逝世前俄共中央领导人已看到所谓列宁“遗嘱”。时间应在1923年5月底或6月初,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列宁遗嘱。文章发表后,1988年2月26日《真理报》发表了题为《列宁遗嘱》的长文,是苏共马列主义研究院历史学博士弗·帕·纳乌莫夫同记者的谈话,其中泄露,俄共中央部分政治局委员早在1922年12月29日以前已经看到列宁“遗嘱”,从而把时间又提前了半年。现将有关部分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从1993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编辑委员会筹备编撰工作开始,到今年9月12卷出版齐全,历经近10年之久。这在海内外侨界学术研究领域是一项标志性的、跨世纪的工程。《全书》是海内外侨界专家、学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有关方面同仁通力合作的成果。我与《全书》编辑委员会的全体成员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衷心祝贺《全书》12卷圆满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