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象雄部落,地处藏地西部,早期只是青藏高原农牧兼有的一个地方性部落邦国,是雪域高地早期"四十二小邦"和后期"十二小邦"之一。关于古象雄的边界范围,我们根据史料对象雄王国早中晚不同时期历史认知推测如下:据苯教文献的传统说法,象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里象雄、中象雄和外象雄。据著名苯教学者朵桑坦贝见参所著的《世界地理概说》记载:里象雄应该是冈底斯山西面三个月路程之外的波斯、巴达先和巴拉一带;中象雄在冈底斯山西面一天的路程之外。那里有詹巴南夸的修炼地穹隆银城,这还曾是象雄王国的  相似文献   

2.
索穷 《中国西藏》2006,(6):54-61
在阿里象雄化发展协会的安排和中国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编导赵忠之先生的全程资助下,我有幸进行 这次难忘的象雄化探索之旅,行程自冈仁波齐下的达钦寺到科加寺——甲尼玛列石阵——穹隆欧卡尔遗址——古格故城——托林寺——阿如的古代石屋——罗波的古人类墓地,最后到措勤,走遍阿里七县一镇,历时16天,体验了阿里的风士人情和象雄明的深厚底蕴。[编按]  相似文献   

3.
备选封面     
正阿里高原上,无论象雄还是古格文明,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处于离河流很近的土林地带。如同文明和文化摇篮,土林孕育了象雄的故都琼隆银城以及古格时期最著名的札布让、香孜、多香、达巴、东嘎·皮央、玛囊等众多城邦。而今日普兰县科迦村妇女披戴的传统帽饰和华美服装,特别是形似大  相似文献   

4.
欧珠  卢颖 《中国西藏》2008,(5):38-43
从大量藏汉文史书及人们的研究成果来看,西藏西部的阿里—带曾经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文明古国——象雄。藏文史书《玛法木错历史》、《苯教源流》等都有关于象雄的详细资料。《苯教源流》称象雄分为三部分:里象雄、中象雄、外象雄,在藏语里分别叫做象雄昔巴、象雄把尔巴、象雄果巴。象雄普巴  相似文献   

5.
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西藏进入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群雄割据时期。吐蕃王室的嫡系后裔吉德尼玛衮,落难而奔赴到了偏远的藏西地方阿里,在那里被拥戴为王。后来他将3个儿子分封3地,成为3个小的王国。其中一子占据了古象雄旧地,创建了古格王国。  相似文献   

6.
正6月16日,为期三天的首届中国西藏拉萨·阿里象雄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拉萨,共同研究、保护、传承象雄文化。会议中,专家学者从"一带一路"与社会经济发展、语言与文宇、考古与艺术、历史与文献、宗教与文化、藏医药与历算等方面进行学术研讨交流。涉及到历史文献、岩画、原始苯教、古藏文、象雄语、丧葬习俗、象雄"宣"舞等研究成果,会场还展出了与象雄文化有关的相关珍贵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7.
从新出考古材料论“吐蕃”的源流霍巍公元七世纪初,西藏高原以藏南雅隆河”谷为中心的雅隆悉补野部落在日益强大起来之后,先后兼并了羊同(象雄)、苏毗、白兰等高原“诸羌”.并迁都逻些(今拉萨),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一度成为雄踞于中亚的强大王国。在汉文史籍中...  相似文献   

8.
西藏人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藏工作的两年里,我曾沿着雅鲁藏布江而下,翻越米拉、加查和卡若拉等诸多山口。在神山冈仁波齐脚下,在圣湖旁玛雍措湖畔,考察了西藏历史上称为卫、藏、象雄地区的26个县,行程7100多公里,纵深处到了西藏历史上神秘的波密王国、拉嘉里王国和古格王国,走访了农牧民家庭,对西藏住房问题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调查研究。所到之处,不管是散落在高山峡谷的农牧民房合,还是集中于城镇街区的居民住宅,都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阿里地方作为藏族历史上的藏区三部之一,早已融入到西藏文化的习语之中.然而阿里地域概念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西藏西部地区,最初是以象雄闻名于世.7世纪中期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象雄地区首次纳入卫藏政权治下.吐蕃王朝崩溃后,赞普后裔进入西部,以"领地"命名象雄故地,西藏西部完成了从象雄到阿里的转变.吉德尼玛衮在阿里的经营,促成阿里三围概念的出现.由于史料与政治的原因,三围的具体划分众说纷纭,但阿里三围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却众所周知.17世纪后期,分裂了数百年之久的阿里地方的大部分统一到甘丹颇章政府治下,结束了政治上的割据局面.而近代随着清王朝的衰落与外国殖民势力的蚕食,阿里地域范围日益缩减.阿里地域概念的分合盈缩,正是西藏民族兴衰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0.
格勒 《中国西藏》2004,(5):40-41
听说这里有一位对苯教很有研究的学者,我就想去拜访。因为阿里与苯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苯教在藏语中称为“苯波”(简称苯)。汉文有时写成钵或笨。它是佛教传入西藏前在象雄即今天的阿里地区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的宗教。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苯教早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原始宗教,而是一个苯佛混杂的历史产物,其内容已十分庞杂,既有比较古老的原始巫教的一些特点,又有大量系统化的神学宗教的成分。要了解原生形态的早期苯教,阿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据晚期形成的苯教文献记载,苯教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就盛行于象雄,然后从象雄传入西藏。  相似文献   

11.
象雄遗歌     
说到当惹雍错,不得不提及一个神秘的古国,那就是象雄。它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文明中心,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文明高度发达。而在现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的当惹穷宗,正是古象雄国的政治军事核心区之一,象雄的强盛与衰落,都与这里息息相关。甚至它的灭亡。在关注象雄古国和文明的时候,我偶然听闻在如今的藏北草原上,在当惹雍错湖畔一带,有一种神秘的乐器,即鹰笛。这种笛子以极难寻觅的鹫鹰翅骨制作,响遏行云,也称鹰骨笛,藏语称“当惹”。其来源更是神秘,据说1800年之前就已响彻在藏北草原上。2012年,我在拉萨八角街的一家古玩店终于有幸第一次见到了鹰骨笛的真面目。这根鹰骨笛比通常所见的竹笛短而细,管长约25厘米,管径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用木塞密封,只留一窄缝作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开一发音孔,管身正面下部开有六个按音孔,为竖笛形制。  相似文献   

12.
采访笔记     
关于古格,疑问还太多“古格”原本是象雄语,译成藏语后其意思为“文字”,今天的古格王宫遗址札布让,就曾是古象雄国的一个要地,叫古格札布让咔尔,然而当我们身置其中,想要找到一丝象雄的印迹时,却一无所获。据说古格守门人普布曲桑在古格二十余载,有这方面的发现,然而采访时他不在,只能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3.
2002年9月至11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苯教研究专家顿珠拉杰曾经对当惹雍错这一区域的象雄遗迹和废墟做了详致的田野调查,写就《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14.
正行走于丁青县城新区,高楼林立,但对面山上"琼布丁青"四个醒目大字,以及从县城向西侧山坡远眺就能望见的雍仲苯教古寺丁青寺,还有街头那些头上绕着红丝发辫的康巴男人和头上盘着珊瑚、琥珀的女人,时刻让人感受到一种以苯教文化为中心的象雄文化圈在这一地域的延续。一度曾被外界认为失传的象雄东朵唐卡画派,像是从久远的历史迷雾中走来,撩开面纱,述说储存在其家族记忆里的象雄古韵。  相似文献   

15.
林木 《中国西藏》2006,(6):68-73
曼荼罗图象征世界的神秘结构;在玛旁雍措圣湖畔,追慕古象雄文明的多彩风韵;在晨曦中,远眺藏族人民精神的象征——珠穆朗玛峰的雄姿……”他们从四川到西藏,从云南到青海、甘肃,以严谨治学的态度,收集到大量第一手资料,保证了《藏族美术史》编写有其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远古的青藏高原上,居住着众多的原始部落,他们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辽阔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独特的高原文明。当时,众多的部族中,象雄部落、雅砻部落最为强大。象雄部落以广袤的西藏北部和西部为中心,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疆域辽阔、强盛一时,创造出了古藏人灿烂的文明。象雄文字是当时高度文明的有  相似文献   

17.
当囊日伦赞猝然薨逝,新征服的小邦部落纷纷叛离之时,本属联盟外围的象雄也遥相呼应,在西部燃起战火。年轻的君主松赞干布对应的策略是双管齐下,又打又拉:以强势兵力震慑,之后辅以和亲手段,将胞妹赛玛噶公主嫁给象雄王李迷夏做了王妃。  相似文献   

18.
李锐在《银城故事》中描写了一座由地质资源发现开采到发达发展以至演绎成资本迅速膨胀的内陆城市。本文试图剖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叙事指向,感受作品彰显出的城市人文价值和生命向度,揭示作者城市书写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岗底斯山及其神秘文化诺布旺丹历史上的岗底斯山及其文化文化学家认为藏族文明的曙光——本教诞生在象雄中部的微莫砻仁地方。古代文献中说象雄西起大食,东至安多,而微莫慧仁大约在今岗底斯山下,玛旁雍措湖边的占格地方。因此,岗底斯山和玛旁雍措周围是藏族文明的先驱...  相似文献   

20.
象雄与古格。两个一度各领风流的西部古国.消逝在历史的烟云之中,令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们在浩瀚的史海中苦苦搜寻,力图用科学的证据来复原其历史的旧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