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刘晓农 《文史精华》2013,(10):50-52
本来这一话题不必特别地提起,因为史实明显地摆在那儿了。可是,时至今日的一些文章,却把这一问题炒作得太离谱,竞称贺子珍与毛泽东一共生育了十个孩子。有杂志刊登的《真情毛泽东》系列文章中的《毛泽东与贺子珍》一文中写道:“还有,她‘年头一个年尾一个’为他生了十个孩子(贺子珍这次出走正怀着第十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帮助中国革命的苏联人中,却没有中共领导人的私交;而在敌对的美国,却有毛泽东的知己。  相似文献   

3.
张伟 《文史精华》2009,(3):13-18
毛泽东一生曾指导、指挥过许多战争。他所缔造和统帅的军队,用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人民武装。1974年,毛泽东已81岁高龄。此时尽管他身体欠佳,自嘲快要“见马克思”了,但其头脑却依然清醒、睿智,并顽强关注着国家、民族利益及领土主权的完整。这一年,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我军在西沙海域发起了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非凡的海上自卫反击战。这一战,不仅是中国海军舰艇部队第一次对外作战,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决策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4.
肖银成 《神州》2008,(7):29-31
1948年4月23日,周恩来到西柏坡,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11个月,在人生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在中国历史上,这11个月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这11个月也是周恩来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期。他协助毛泽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毛泽东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  相似文献   

5.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曾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是我们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 3月25日,载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车队在戒备森严的道路上平安地驶进了颐和园。这划时代的一天已被写进了历史,这一天的前后发生的许多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但是在执行中,却出现了歧视限制中医的错误倾向。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和纠正了这一错误倾向,使团结中西医的卫生工作方针得到了全面落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相关论述及措施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生对山西的革命和建设做过许多重要指示,但真正踏上山西这片黄土地却仅有时间不长的两次。然而,这两次都是在中国革命发生战略性转折的关键时期:一次是在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另一次是在1948年3月23日至4月1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取道山西,实施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8.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高大魁梧的形象,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但毛泽东身高多少,却说法不一,甚至差距很大。王鹤滨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担任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兼秘书,近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49年12月毛主席首次出访苏联。因为要在苏联停留一两个月,故需为毛主席定做一个较为舒适的睡床。根据定做睡床的苏联方面的要求,卫士李家骥为毛主席测了一次身高,这也许是  相似文献   

9.
黄禹康 《百年潮》2006,(5):44-48
1944年7月9日,在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领导下,邓拓负责编辑、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毛泽东选集>在河北省阜平县城西南马兰村的仅有十来户人家的坡山村出版了.坡山村很小,知名度很低,连<河北省分县地图册>和<阜平县地名资料汇编>都查不到村名.但是,它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把毛泽东著作系统出版的版本,这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流传最早、最广的一部<毛泽东选集>.这部<毛泽东选集>曾多次翻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建国后第一场规模浩大的思想批判运动。毛泽东和郭沫若,同为巨人的这对朋友,在这场运动中却分担了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邱丰 《湖南文史》2008,(8):29-29
在摄影师们的镜头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毛泽东看书、写字的形象,但毛泽东戴眼镜的照片却屈指可数,可谓珍贵。是毛泽东的视力很好吗?不是。他和普通的老年人一样,上了年纪眼睛自然要老花了。可毛泽东不喜欢戴眼镜,平时看书他习惯用放大镜,只有在看节目、  相似文献   

12.
在摄影师们的镜头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毛泽东看书、写字的形象,但毛泽东戴眼镜的照片却屈指可数,可谓珍贵。是毛泽东的视力很好吗?不是。他和普通的老年人一样,上了年纪眼睛自然要老花了。可毛泽东不喜欢戴眼镜,平时看书他习惯用放大镜,只有在看节目、  相似文献   

13.
做为人民的领袖,雄才大略的毛泽 东毕其一生,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 水。但是,毛泽东真正踏上山西这片黄 土地,却仅有为时不长的两次,加起来 也不过两个月而已。 相对于毛泽东传奇而漫长的革命生 涯来说,两个月的确只是短暂的一瞬。 然而,这两次不同寻常的山西之旅,却 都出现于中国革命发生战略大转折的关 键时期,在古老而神奇的三晋大地上, 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永恒的记忆。 率师东征 1935年10月19日,苍凉而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突然响起一片巨大的欢呼声。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攻克腊子口,翻越六盘山,最终到达了陕北…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冒进”成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冒进”成因辨析赵士刚毛泽东发动"大跃进"的愿望与这一愿望的客观后果是不同的。作为一种愿望,他以为自己所提出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在宗旨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一种与国力相适应的真正的跃进。但就其后果而言,他却不能不承认自己提出了一...  相似文献   

15.
非可 《炎黄春秋》2003,(1):33-37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他的堂弟兄们当中排行老三,因此他的乳名为“石三伢子”。这些毛家弟兄共有十位。这十位弟兄,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大都为人们所熟悉,而其中的一位却鲜为人知,他就是毛泽东的堂弟毛泽青(后来改名为毛运才、毛万才)。解放后,毛泽  相似文献   

16.
耿湾镇位于陕甘交界处的六盘山下,是甘肃省环县的一个小镇。71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起300多名长征红军将士一夜之间突然死亡的命案。此案震惊了当时的党中央和毛泽东,当即下令调查侦破此案。然而案情的侦破却毫无进展,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案仍是一个悬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7.
张云江 《文史天地》2006,(9):30-32,33
他曾是五四运动的健将,新文学运动的擎旗者,思想解放的先驱,毛泽东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介绍人。青年时代光彩夺目,后半生却消极潦倒。这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8.
1960年代,围绕责任田问题,中共中央一直有着比较激烈的论争,这其中,主管农村工作的《邓子恢保荐责任田》,更是一波三折。他数次谒见毛泽东,直述责任田的好处,毛泽东说“我受了一个半钟头的训”;他据理力争,却一再被斥为“右倾”、“刮单干风”。40多年后回顾这场风波,仍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评述马列主义中国化时说,“毛泽东使马克思主义脱离了其欧洲血统,使它获得了中国的出生证。”“毛泽东也迫使西方人认清自己的份量。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科学准确,但却形象而生动地大体上概括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中国化、民族化的重要特征。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批判地汲取和辩证地融合中国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过程。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这一历史过程的主要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列主义军事学说。本文  相似文献   

20.
<正>被杀的开国中将谭甫仁是一个从被俘的国民党军士兵成长起来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他曾任武汉军区第二政委、工程兵政委、昆明军区政委。"文革"内乱中,云南成为打砸抢的重灾区,他被毛泽东委以重任,派往云南主持工作,却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一生紧随毛泽东: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一书,对这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