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在原有百余组建筑群体中,佛道寺院占其中的十分之一,是园林构成的重要组成。梅耘林一组建筑就是借佛寺禅院之名,建造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的佳作。它座落在山庄内松云峡中段,水月庵西北方向的一座马鞍形山脊腹部。(见图一)建于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毁于民国初年,现残存建筑遗址,但周围山水依旧秀丽,古松苍劲挺拔,仍然是一探幽览胜之地。  相似文献   

2.
何瑜 《清史研究》2023,(4):148-156
<正>如果说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曾有过皇家园林的身影,那非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莫属。今日清华校园不仅曾是清代的皇家赐园,且在乾嘉时期还是圆明五园之一的御园熙春园,并留下了清帝的百余篇诗作。2010年,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前夕,苗日新出版《熙春园·清华园考》(下简称苗著)。((1))  相似文献   

3.
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合称三园,位于北京西郊。 圆明三园是我国园林建筑史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瑰丽的皇家园林。从清康熙年间开始建园,经雍正、乾隆两代的修建和扩建,历时一百五十余年。占地五千二百余亩,周长二  相似文献   

4.
清盛期京城西郊皇家园林是康、乾二帝通力创作的一座完整的皇家园林。康熙帝营造西郊第一座完整的皇家园林畅春园,是为了满足其阅武骑射、观耕格物、尊佛敬道、修身行孝和居园理政的五大治国功能要求。可推定康熙朝畅春园是由畅春园居园、西花园、西厂三个区域组成,占地达5千亩,而西花园又包括西花园居园、圣化寺和御稻田。乾隆帝全盘继承皇祖康熙帝治国造园思想,扩大并完善了康熙时期的京城西郊皇家园林,至乾隆中期,京西皇家园林形成了一个无缝衔接的整体,占地超过京城:东起京城连畅春园之御道,西至香山静宜园、健锐营,北沿清河、圆明园护军营、十方普觉寺,南沿长河与南旱河之间地带达京城西城垣,畅春园、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绮春园、春熙院、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泉宗庙、乐善园等诸多居园,均以园中园的形式并存于乾隆朝京城西郊皇家园林之中。因而判断清朝盛期的皇家造园实绩,宜避免囿于传统私家园林的“园墙”之见,而应移情于多民族、多语言的泱泱大国之圣王君临天下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曾被英法联军毁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巨额军费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  相似文献   

6.
《钟山风雨》2010,(1):F0003-F0003
吴江静思园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吴江市云梨路919号,距同里古镇三公里。 静思园占地百余亩,为江南一带最大的私家园林。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文脉,开拓创新。既有苏州园林的小巧别致,又有皇家园林的宏大气派。为当代民营企业家陈金根先生之私家园林。1993年开始建造,历时十年建成。2003年向社会开放。园名“静思”乃宁静思远之意。  相似文献   

7.
北京颐和园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1860年曾被英法联军毁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挪用巨额军费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后来又被八国联军破坏。  相似文献   

8.
何瑜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2):44-59,109,110
今天北京大学校园里的旧日园林,是清代皇家园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大量的档案史料,对校园内清代的鸣鹤园、镜春园、朗润园、淑春园、十笏园、弘雅园、佟氏园、苏大人园、蔚秀园、承泽园十园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考订。  相似文献   

9.
《华夏人文地理》2014,(3):36-41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官僚、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在古籍中常被称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是其主人游赏栖居之处,与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相比,与生活联系更紧密,也更多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南北方的风格差异也就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曾经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和朝署禁地。法国作家雨果说,圆明园“不仅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