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4):110-112
正大运河、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2014,(15):11-15
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此次申报成功,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3.
关键词     
关键词一: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 2006年7月8日,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7月12日,大会将我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的第32项世界遗产。7月13日.大会开始对我国申报的殷墟项目进行审议。审议开始不到6分钟,21个理事成员国代表就一致同意将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的第33项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4.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3,(4):103-105
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 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6月16日~27日在柬埔寨金边和暹粒举行。本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共批准了19项世界遗产提名,斐济和卡塔尔的遗产首次列入。世界遗产总数达981项,其中759项文化遗产.193项自然遗产.29项混合遗产。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1985年,中国正式加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我国世界遗产增加到41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数量稳居世界第三位,并保持了世界文化遗产连续9年申报成功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6.
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也是我国今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一个项目。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于6月27日获得大会表决通过,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投票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第46个项目。扬州市作为大运河申遗工程的牵头城市,在大运河申遗成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地方政府探索如何发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我国《文物保护法》第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  相似文献   

8.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4):108-110
正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多哈召开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6月15日至2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来自包括21个委员国在内的13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本届会议,与会代表对如何保护世界遗产、落实保护各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资金保证进行了讨论,还重点研究了人类行为与保护大自然以及传承人类文化的友好型模式。会议审议了成员国提交的36个申遗项目,并批准包括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提交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6月22日下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纷纷从卡塔尔国首都多哈发来喜讯: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丝绸之路上两个极为重要的中心城镇遗址,吐鲁番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河南殷墟”申遗成功日前,“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河南殷墟”在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分别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至此,中国已有33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四川是大熊猫栖息地的主要区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位于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之间  相似文献   

11.
东天山南麓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和北麓的北庭故城,是汉所时期中央政府经略叫域的历史见证,在维护中西交通畅通和促进东西文明交融中发挥着重要功用。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项目中的遗产点,三座古城在2014年6月15日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议申报项目的决策上与咨询机构评估结论的分歧愈见加剧。在1998年京都第2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仅有3项咨询机构评估结论被否决变更,然而,到2014年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38届大会上,委员会在所讨论的36项新申报和扩展项目中共否决了咨询机构的14项建议,其中12项申报项目由于决议更改得以最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结果在现场引发了不少缔约国代表与专家学者对于世界遗产评审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忧虑。  相似文献   

13.
浅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芹 《四川文物》2006,(1):86-90
中国现在拥有32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五个类别。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占绝大多数。如石窟寺、皇陵等。我们可以将已有的世界遗产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总结出一套如何更有效的申报世界遗产和保护世界遗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景观的盛会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了37项申报项目,包括5项自然遗产、1项混合遗产和31项文化遗产,最终24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项扩展被通过。其中,除1处为混合遗产外,全部为文化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数量达到1031项,包括文化遗产802项、自然遗产197项和混合遗产32项。分布在163个缔约国。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世界遗产》2010,(4):6-7
<正>元上都遗址成为中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国家文物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意见》,将元上都遗址列为我国2012年世界遗产提名项目。目前,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正在  相似文献   

16.
在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增至41个,位居世界第三。去年是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25周年,明年又将迎来世界遗产公约颁布40周年。为进一步引发业内外人士和公众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全面关注和认识,本刊从世界遗产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顺利通过审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项目目前共有33处遗产点,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即是其中一处。大明宫遗址1957年被列入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  相似文献   

18.
清沈阳故宫、清盛京三陵向“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持世界遗产的地区性均衡,鼓励没有世界遗产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申报的行列,从2001年起,对于已有世界遗产的国家,世界遗产委员会原则上只接受一项申报。面对这种新的情况,中国调整了世界遗产的申报策略,将同一类型的遗址或者遗迹,作为同一个世界遗产来申报,于是中国有了明清皇家陵寝和苏州古典园林等容纳了多个遗产地的世界文化遗产。此做法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今年在苏州召开的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清沈阳故宫和清盛京三陵,将分别作为明清故宫和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予以审议。为了能够顺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当地政府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时间7月8日晚11时10分,在波兰克拉科夫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项世界文化遗产、第52项世界遗产。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着鹭江海峡相望。遗产申报范围包括鼓浪屿全岛及其近岸水域,总面积316.2公顷;缓冲区涵盖邻近的大屿和猴屿两座岛,并一直延伸到厦  相似文献   

20.
湖北现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项目以及1项中遗筹备项目。"十二五"以来,为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效与合理适度利用,发挥遗产的文化与社会价值,实现世界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在推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法制建设、开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完善遗产监测体系、进行保护与管理机制建设、实施文物保护工程、采用科技手段与多学科交流、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逐步建立起以法制建设、保护规划、管理机制、保养维修、学术研究为保障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