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国民 《神州》2013,(34):18-18
在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产品、思想动力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文化活动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政治要求高,因而开展高质量的文化活动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策划,随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文化策划势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是建设现代大学的两大重要因素。大学文化是实现大学理想和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渗透在大学文化血液里的大学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其凝聚着当代大学所应具备的创新精神、育人要旨和开放意识,成为了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结晶,也是整个社会日益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固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培育了民族气节、民族精神,同时也为创造物质文明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总结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固原文化事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文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政治文化是与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基础之上的政治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彩云 《攀登》2013,(2):136-138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资源存储、信息传播与利用的知识宝库,其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其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是传承大学文化和体现大学精神的重要栽体;是陶冶师生情操、培育共同价值理念的重要场所;是师生学习知识文化、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基地和培养师生阅读习惯、引导发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6.
于影 《黑龙江史志》2008,(12):55-55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文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政治文化是与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是建立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基础之上的政治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高延磊 《神州》2012,(9):1-2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迪求,理想和信念,是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文化的精华培育了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又促进了大学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8.
戴春芳 《神州》2013,(14):20-20
坚持"以人为本"也是我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人类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高校培育的众多专业人才是建设中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未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高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历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弘扬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很多优秀成果,逐步渗透至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事业等领域,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戴琼 《神州》2013,(24):45-45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目标。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出发而提出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有先进的文化,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灵魂,就不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文化因素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文化作为基础,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针对和谐社会和群众文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基础上的群众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再振 《神州》2012,(1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全面而自由发展必须遵守理论基础与道德准则。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1.
鲍洪武 《攀登》2007,26(4):8-10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任晓东 《沧桑》2009,(1):112-113
文化乃民族精神的根本,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的具体表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新时期,国家在强调增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同时,提高“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表现得尤为突出。科学发展观理论强调,全面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放到包括经济、政治、社会乃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诸多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张新 《神州》2012,(28):30-30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事业的发展以人为基础,事业发展的成果为人人所享。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着重要的思维动力,承担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历史使命。因此,地方志工作部门要把“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贯穿于修志用志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黄洪剑 《神州》2014,(2):26+28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主体工程,更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其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并最终对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地方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记载了前辈创造的文明成果,是继承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是动员、指导全党全民乃至修志工作者加强文化建设,把握修志方向的有力思想武器。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历史,指导编撰,是提高志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李清源 《攀登》2001,20(Z1):24-26
把握人类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确保中国当代文化与时俱进、与世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和现实选择.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适应时代的变化,以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开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张霖鑫  张亮 《神州》2013,(11):19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文化是经济运行的一个保证条件,在大量的经济行为中它可以发挥导向的功效,应当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先进文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应当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同时,要认识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特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抵制和批判腐朽的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20.
张新 《神州》2012,(30):27-28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年代及其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深刻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奋斗过程。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红色文化对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