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阳琦 《神州民俗》2009,(10):22-25,33
梅山文化是湘中地区文化的发端之一。梅山山歌作为梅山文化的一种重要传承工具,记录了当地百姓相当丰富的生产劳动、饮食起居、家庭情感生活、社会生活活动。从山歌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梅山妇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经济活动、家庭生活、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生存状况,这对于研究梅山民俗以及研究梅山妇女生态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潘介文 《神州》2013,(24):46-46
沙铺山歌是我浙西南地区沙铺一带从民间道教“打煌”习俗中衍变而来,具有丰富民间民俗的文化艺术内涵。旨在对沙铺山歌现代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笔者深入沙铺山区,对沙铺山歌的历史传承状况和独特的民间民俗艺术风格浅析,为沙铺山歌能更好适应现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艾和 《神州》2012,(33):197-198
客家山歌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代表,在客家人中世代传承。由山间田野小曲走进都市文化殿堂。是客家人的历史,文学,生活,客家山歌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相应地呈现出文化形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采访者按:吴歌2006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由芦墟山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组成。白茆山歌源远流长,传唱千年,是古里镇白茆塘畔岸劳动人民讴歌生活、抒发情感长期积累的民间口头文化。白茆山歌曾15次进京,二进中南海,并两次跨出国门展演与交流。古里镇因此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称号。2007年,国家级吴歌代表性传承人陆瑞英在北京大学举行《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首发式,2011年,白茆山歌学会会长邹养鹤率领山歌队走上北京大学讲台,江苏小级传承人徐雪元和歌手们  相似文献   

5.
浙江民间歌曲,按音乐体裁,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灯调莲花、儿歌、畲族山歌等.按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爱情、生活、时政、风俗、童谣等.同一体裁的曲调,可能有不同的题材内容;同一题材的歌词,也可能有不同的曲调体裁.但是不同的曲调形式,其歌词的题材内容往往有所侧重.本文就体裁形式和题材内容两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客家山歌是客家下层民众在山野间即兴唱出的原汁原味的民歌,被誉为客家文学的明珠。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盛行山歌,客家人通过唱山歌来反映他们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男女爱情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7.
《文物》1961,(1)
我会于去年春间,配合有关部门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时,曾征集到一本畲族人民歌唱太平军攻克云和县的山歌——"长毛歌"稿本(见图)。这本稿本是浙江省云和县(现划并丽水县)东坑村畲族人民蓝三满用山歌形式编唱,由蓝福余笔录的,据说保留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浙江的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编唱山歌。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自己的语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歌都是用畲族的语言,而用汉字纪录的,所以有很多代舌字,如"何"作"有"宇解,"太"作"看"字解等等,有一部份是畲族人民中的通用字,汉字中没有的,如"杯"作"不"字或作"不肯"解,"侩"作"能够"解等等。畲族的山歌的题材,绝大多数是采用真实事件所编唱的。这本山歌稿本中,同样用上许多代音字和通用  相似文献   

8.
客家兴国山歌经过长期孕育和发展,形成了它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以致于被世人称之为“民歌苑中的一朵奇葩”。山歌形式短小,曲调爽朗质朴,节奏自由,便于反映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很好工具,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问,中国工农红军利用山歌动员人民参军参战,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鼓舞军民斗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发挥过巨大作用。解放后,山歌唱到北京大礼堂,传遍全国,震动坛,现在又成为激励兴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脱贫致富的特有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化瑰宝之一。因而它具有不凡价值,表现在实用价值、科学价值、艺术特色等几方面。本着重探讨山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春风吹到我家乡,怀抱弦子唱得欢,过去山歌当毒草,今日山歌是香花。遍山松衫连青夭,锯子声中伴歌声;细听歌声来由处,伐木姑娘劲冲天。明灯亮过天上星,满寨歌舞唱通天;过去伸手不见掌,今夜好似大白天。满山遍地金黄黄,各村吝寨秋收忙;路旁村中无闲人,家家户户门紧关。政策落实到农村,好比大阳暖人心;双手造得幸福来,富裕生活日日新。今日山歌是香花(五首·汉族)@张武昆~~  相似文献   

10.
客家山歌是移民化的产物。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过去被人认为是“山野之歌”,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在山野劳动中,男女青年互相对唱、倾诉,向往美好而抒发情感。在解放初,配合土地改革活动进行艺演出中,使用山歌唱腔编成短小的对唱剧目,逐渐演变成山歌剧、山歌电影。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7,(3):15-16
石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北部。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石岩一带。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与别地客家山歌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歌词一般是七字体,四句或五句。四句的是一、二、四句押韵。石岩客家山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个人自唱,或两人一唱一和,擂台斗歌则是最精彩、最激烈、最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俞前 《江苏地方志》2022,(4):16-18+73
<正>顾颉刚在《吴歌小史》中说:“所谓吴歌,便是流传于这一带(指吴语方言地区)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吴歌发源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地区是吴歌产生发展的中心地区。吴歌流行于江浙沪地区,苏州的吴江、常熟、张家港等地都称“山歌”,如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双凤山歌、胜浦山歌等。浙江嘉善地区称为“田歌”,上海青浦地区称之为“田山歌”。苏州地区的山歌分支,芦墟山歌传唱于苏州东南端汾湖流域,白茆山歌孕育于苏州常熟的东南部,河阳山歌以张家港的凤凰镇为传唱中心。2006年5月20日,吴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贵州省安龙县的黑苗这一苗族支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山歌在其传承传统文化和历史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田野调查,笔者对当地传唱的山歌进行了记录与整理,并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发现山歌背后的文化与历史脉络。笔者认为山歌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黑苗人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如何记录本民族的历史,如何调适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这对于今天的文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家山歌是我国民歌之一,它根植于劳动人民之中,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的思想感情。客家山歌的曲调在客家人聚集地特别是梅州市七县市来说,就有30多种。如:梅县的梅城、松口、雁洋、丙村、畲坑、松源山歌;兴宁市的水口、石马、罗岗、罗浮山歌;五华县的长布、水寨、华城、安流、周江山歌;大埔县的青溪、西河、高陂、银  相似文献   

15.
连山民歌     
连山境内壮、瑶、汉各民族均有独特风格的民歌,内容丰富,流传甚广,有“出门三步起歌声”之俗语。壮族居民用壮话唱的称壮歌.亦称南歌;瑶族居民用瑶话唱的称瑶歌:汉族居民用连山方言唱的称连山山歌。现在,壮、瑶、汉各族民歌也统称为连山山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汉族民系的客家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客家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从文化地理学理论考察 ,区域文化的成型取决于主体文化要素的分别成熟。据此 ,确定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成型期在明末清初。由于历史的原因 ,梅州客家文化与梅州客家山歌具有客家区域文化代表意义。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整合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这在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中原文化构建了梅州客家山歌的骨架。因此 ,梅州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修辞方法、章法结构都留有“十五国风”以及迁徙途经的江南吴音印迹。客家山歌自明末清初始与吴歌分道扬镳 ,佐证了客家民系及其文化成型于明末清初说。土著文化填充了客家山歌的肉体并使其尽显地域个性。因而 ,梅州客家山歌中还大量存在土著民族的歌词、唱名、旋律及修辞方法。从过程来看 ,文化整合导致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也是客家民系长期的区域环境感应的结果。从模式与效应来看 ,梅州客家山歌的形成经历了前期的汉族低势位文化与土著高势位文化的整合、中期汉族与土著等势位文化的整合、后期汉族高势位文化与土著低势位文化的整合的不同模式。属于特殊的高低互位的文化整合模式 ,其效应是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17.
每年旧历六月初五,楚雄县的彝族人民都要到大过口区杨梅山上过自己的节日——赶杨梅街,人们身着盛装,弹着三弦,吹着笛子,围着火炉边跳边唱阿苏者山歌,为什么要唱阿苏者山歌?阿苏者山歌又是怎样唱起来的呢? 传说三国时候,诸葛亮征南蛮来到云南,孟获率领彝、白、傣等滇西兄弟民族与诸葛亮的官军大战,阿苏寨子的彝军住在山头上,被官军团团围住。寨内人少,寡不敌众,彝军不敢下山迎敌。官军不知山寨有多  相似文献   

18.
范凌云  周婧  季晶 《神州》2012,(3):12-12
1引言 兴国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在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塑造着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一代新人,因此,它潜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奇妙的幻想、丰富的比喻、朴素明快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隔河看见子一团花,走到门前满面麻,若要隔河听渠做点私情事,世间那得更个长鸡巴.”(《山歌》)这是一首明代江南的民歌,冯梦龙用原汁原味的吴语方言,将这首作品做了完整的记录. 这首明代江南民歌,具有五个特征,一是四句头山歌;二是一、二、三句押韵;三是艳歌;四是用“隔××××××”起兴.这种起兴在现在的江南民歌中依然丰富.如苏州民歌“隔河看见美娇娘,头浪青丝亮澄澄,面熟陌生口难开,唱支山歌姐思量”、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县民歌“隔河看见白牡丹,我远详要倷几化难;我荷叶盘打水滴溜溜心里转,雨笃知了口难开”、上海市崇明县民歌“隔河看见姐情深,唱支山歌姐听听;半真半假思量你,落雨芝麻口难开”、南京江浦县民歌“隔河看见牡丹开,牡丹开花红艾艾,左手摘个头上戴,右手摘个怀里端.  相似文献   

20.
李欣桐 《神州》2011,(9X):46-47
在信息化的今天,当所有的事情都开始快节奏的运转和进行时,就在这丰富校园中生活的我们,当面对目标与理想时更应该的注意,用策略给动力加码,让自己的生活变成功效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