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昕 《文物春秋》2021,(1):81-93
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獬豸因具善辨曲直的象征属性被应用于古代执法者冠服之中。元代以前,獬豸造型多见于冠饰,明代始用于补服。通过对目前明墓中所出獬豸补服进行梳理,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獬豸补与狮子补、麒麟补形象进行了辨识,认为原考古报告中认定的4例“麒麟补”图案实际具备獬豸的基本特征,应为“獬豸补”。獬豸补服的穿用人群主要是各级执法官员及获得封赠的家属,同时,獬豸补子不仅应用于常服,在忠静服、赐服及礼服中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区宋代墓葬出土陶俑服饰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都宋墓随葬有大量人物俑,基本组合有武士俑、文官俑、侍俑、文俑等。这些陶俑刻画逼真写实,服饰类型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服饰是对唐代服饰的继承,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饰和衣冠制度。成都宋墓出土人物俑中,武士俑所着甲胄、文官俑所着冠服,以及平民百姓的一般服饰都与史籍记载相符,北宋与南宋风格特点明显,反映了宋代成都地区的社会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西客站南广场地下车库及商业工程建设区域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墓葬,其中两座明代墓葬(M15、M16)中出土了3套玉带,均采用减地透雕或浅浮雕的技法,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对这3套玉带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韩佺 《南方文物》2010,(4):88-92,87
《明代江西宗藩墓葬玄宫制度浅论》一文在对明代江西蕃府成员墓葬的形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尝试探讨该地流行的玄宫制度及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是很有价值的学术课题,希望学界朋友能就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明代服饰辉煌灿烂,突出特点为“汉官威仪”,集汉民族服饰之大成。明朝服饰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继承中又有创新,形成了明代服饰自己的特色,如明代官员补子,忠靖冠,六合统一帽等。明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重要一席。明代服饰在发展演变中日臻完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可大致分为初期、中期、晚期,明代服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南京三山之原发现明太祖朱元璋最幼女宝庆公主墓葬.该墓为前后砖室券顶结构,墓前有绿釉琉璃构件,为研究明代公主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例证.墓葬遭破坏,仅存墓志,记载了宝庆公主的生平.另于发掘中征集到驸马赵辉之孙赵伯容墓志,为研究赵氏家族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三十多年以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南阳城区的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发掘了一批明清墓葬,本文所介绍墓葬时代为明代中晚期,主要集中于宛城区建设东路一带,出土有景德镇窑瓷器等随葬品。墓主以官宦人家、军功人员、地方富豪和贫民为主。  相似文献   

8.
展忠宇 《沧桑》2013,(5):9-11
在中国古代正史中多有《舆服志》专门记载历代统治阶级依据各自情况制定的一套规范社会成员个人装扮的等级制度。各种文献和绘画,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服饰实物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但近年来学者们多重视社会上层阶级的服饰研究,平民服饰研究多作为一种补充和陪衬出现在这类研究的专著和文章中。本人认为平民服饰在中国服饰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比贵族服饰更贴近日常生活,更能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变化。明代处于世界和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加之其史料文献丰富便于研究,因此研究明代平民服饰,并探讨其社会现象背后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从士人服饰、庶人服饰和民间女子服饰三大类来探讨明代民间服饰。  相似文献   

9.
明代"磁州窑类型"瓷器是对明代北方地区生产和流行的白地黑花、白地黑花褐彩、孔雀蓝釉黑花、白釉、黑釉、酱釉等器物的概括。本文以明代纪年墓葬出土瓷器为主要对象,对"磁州窑类型"瓷器进行了分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通过对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的分析,结合已有考古发掘成果与历史献相互印证,反映了唐代初年在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各种化兼收并蓄,社会习俗发生了急剧变化,服饰和音乐制度亦在承袭前代基础上得到空前发展,形成了唐初特有的开放浪漫风格:衣着开放,胡服盛行,女着男装,并出现汉胡服饰相互结合的新的服饰款式一窄袖短襦下束宽大博广的长裙,农服上开始以钮扣装饰;汉胡乐器在乐队中同时出现,且数量上相互抗衡。墓中出土的伎乐俑是一支演奏“龟兹乐”的官府乐队俑,属坐部伎范畴,是唐代初年“燕乐”发展与繁荣的实物见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大量史志文献资料,论述了在明朝政府鼓励农桑政策推动下,松江府纺织业、丝织业迅速发展,在全国处于优势产业的地位以及衣料的生产、织造与运用方面的情况。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明代松江服饰从头巾、帽子、男服装、妇女服饰以及鞋袜等几方面由俭朴到奢靡的变化过程,分析了服饰风尚变化的原因与明中后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展变化的密切关系,以及服饰风尚的变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京明代墓葬出土玉带为玉之带,即镶玉片的革带,用于腰带上,既是装饰品,又是实用器,同时还代表着佩带者的身份。以此为依据,本文结合明代墓葬考古及相关文献资料,试对南京地区明代墓葬出土的玉带板,按其装饰方法之不同进行归类,并根据早、中、晚三期时代特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家具明器是明代墓葬的随葬品内容之一,种类主要包括床、桌、椅、架、盆、桶、凳、几、案、箱、柜等,材质有陶、木、石、锡之分。这些墓葬主要分布于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墓主人以宗室、品官及富裕平民为主。明代墓葬中家具明器的陈设主要仿照现实生活中的布局,组合起来象征卧室和书房这类日常居所中的两大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14.
江兰英 《南方文物》2009,(2):97-104,79
引言 《醒世姻缘传》是继《金瓶梅词话》之后,出现的另一部世情小说。关于此书的成书年代,总结以往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康熙中后期说、顺治十八年(1661年)说及明末崇祯说。胡适、孙楷第一致认为此书的作者是蒲松龄,即形成了以此二人为代表的康熙中后期说,但随着版本问题研究的深入,此说渐被反对。  相似文献   

15.
从方志看明代直隶学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田是中国古代附属于学校的土地,明清时期所修方志中存有许多关于明代学田制度的资料。本重点分析了明代直隶学田的设置与管理,指出其发展完善的原因在于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直隶学田土地性质多样,租佃关系相对稳定,其经营活动具有明显的商品经济因素。明代学田制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树立周济贫士的民风,并奠定了清代学田制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遣策"中有关服饰的记录是真实的西汉服饰名称的记录。本文在对汉墓出土"遣策"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有关西汉服饰的几点认识:西汉较为普遍的服饰称谓主要有"襌衣"、"複衣"、"裳"、"裤"、"襦"、"袭"、"袍"等;西汉服装已经有"楚服"和"汉服"之分;"巾"、"帻"在西汉中晚期即已出现;"袍"的称谓在西汉早期已出现;"襜褕"的称谓在西汉中晚期仍在使用;"遣策"中似乎均缺失关于死者随身所穿的衣物的记录;以死者生前所穿衣物为敛服或随葬的现象普遍。  相似文献   

17.
程晓中 《收藏家》2000,(9):34-37
自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定都应天府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止,南京有五十多年时间作为国都,其间有许多王公贵族埋葬于此。永乐十九年以后,虽然都城北迁,但应天府仍然作为留都被称为“南京”。许多皇亲国戚与开国功臣的后代仍然落叶归根,埋葬南京。所以从五十年代起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76年与新成立的南京市博  相似文献   

18.
韦正 《华夏考古》2006,(1):66-72
东晋墓葬等级制度仅限于高级官员,中下级官员至庶民墓葬等级差异不明显。东晋家族内部墓葬等级差异也不明显,但各家族墓葬的形制和规格似有一定规则,而与家族地位之高低不甚关联。东晋帝王陵墓家族墓葬化,乃当时现实政治之曲折反映。东晋墓葬制度状况与东晋门阀世族社会的现实等级差异不甚相符,此认识对东晋历史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人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死后,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埋葬方式,和当地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墓主人生前身份,民族、生活习惯等。本文结合泰来古代墓葬,探讨了当地的葬俗。  相似文献   

20.
晋商,历史上称为“山西帮”、“西商”或“山贾”,宋代开始形成,明代与徽商同为有势力的商帮。有清一朝,其商业活动遍及全国,清代后期以票号经营为代表发展至全盛阶段,之后渐趋衰落。《河东出土墓志录》一书收录了多年来运城市出[1]土的墓志铭文,作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史料,墓志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