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5月23日,为迎接台湾高雄佛光山向大陆捐献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包括原陈列于河北博物院曲阳石雕展展厅的北齐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身等77件精美文物参加了在佛光山举办的"河北省佛教文物展"。两岸合作,促成佛像身首合璧1998年,台湾的一位先生在海外  相似文献   

2.
<正>石灰石质,高135.5厘米,宽67厘米,厚30厘米,现藏于苏黎世瑞特堡博物馆高浮雕三尊像。主佛像高肉髻,修眉细目,眼略向下视,双唇紧闭,嘴角略微上扬,双耳垂肩。面容清秀,表情和悦。内穿僧祗支,胸前系带,身著袈裟,袈裟在两腿间呈弧形下垂,长裙曳地,衣裙下摆外撇,较北魏时期明显收敛。  相似文献   

3.
阳信地处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腹地中心地带,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发展。近年来,阳信及周边地区多有发现南北朝时期该地区佛教信众出资供养的石雕或金铜造像,其中不乏曲阳系统的石雕造像。东魏武定五年张显珍造像具有典型的曲阳系统造像风格,对研究阳信乃至山东地区的佛教发展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缅怀“红军之父”─—伟大的朱德元帅,一部立体的爱国主义教育教科书─—朱德汉白玉像,近日在朱德故居纪念馆落成与观众见面。这尊再现朱德委员长时期的汉白玉像,造形庄严慈祥,形象逼真。朱德身着中山装,面带微笑,巍然屹立于一片翠绿之中,向观众频频挥手致意。塑像以绿树为背景,周围是草坪、鲜花和绿化带,象征朱总精神万古流芳。塑像的建造表达了故乡人民对朱德的深切怀念之情。像高3.6米,象征朱德1960年回乡视察距今36周年。花岗石基座高0.52米,象征朱德从1909年离开家乡到回故乡52周年。这尊由四…  相似文献   

5.
<正>1990年,河北获鹿县(今鹿泉市)北新城村发现一处隋代窖藏,出土残断汉白玉石菩萨像二尊,佛像一尊,可惜均残断为数段,损坏严重。其中一件菩萨立像残缺程度稍轻,尚能大体接合,但双臂已缺失(图一)。下面略做介绍。  相似文献   

6.
东魏肆州长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孝静帝第十二》载:“武定元年秋八月,……,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士 。四十日罢。”这条著名的长城,不少史家有过著述,却未能超越《魏书》所记,寥寥数语,难详其明[1]。近人亦著文理论,仍拘泥于文献,只作大概的推测~[2]。肆州长城究竟分布于什么地方,现存情况怎样,仍然是个谜。2000年夏天,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地图总编委的指导下,山西省文物局长城考察组对该段长城进行了实地勘察,现将勘察结果作一简要汇报。 一、肆州长城构筑背景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高欢兵逼洛阳,赶跑…  相似文献   

7.
石刻艺术是我国古代灿烂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造型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遗存着大量的石刻作品,这些石刻风格各异,多彩多姿,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艺术,在雕刻技法上,既广泛地运用圆雕技法,又采用高低错落的高浮雕技法,  相似文献   

8.
南宁 《文物》1988,(11)
山西省宁武县文化馆收藏一件东魏石造像。造像长方体,通高26.5、底宽16厘米。正面雕一佛二弟子。佛高髻,面丰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右手掌心向上托莲蕾,左手掌心向下护蕾。佛身  相似文献   

9.
54 2—— 5 5 3年间东西魏对峙 ,吐谷浑穿越西魏控制区 ,经柔然与东魏建立并发展了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结合当时中国北方的民族关系、各割据政权间的政治关系 ,对双方往来交通路线的情况作一考证。  相似文献   

10.
淮安东魏石刻造像考张同标本文旨在把淮安东魏石造像放在南北朝佛教大盛、佛教艺术繁荣的背景中,考查菟罗佛教造像系统南传北上、南北朝文化交流和造像的独特风格、艺术成就及其演化渊源等。一、造像称谓之辩析《淮安发现东魏石刻铭文造像碑》(简称《发现报告》)称这件...  相似文献   

11.
井石 《中国土族》2012,(3):32+80-81
老爷山上的刺玫花,刺玫花把人的手扎;人前头见了嫑说话,大眼睛一闪了回答!老爷山上的刺玫花,扎哩嘛扎是折两把;只要尕阿姐说句话,死哩嘛活哩在一搭!说起花儿,我就会想起大通。想起大通,我就会想起出土于大通上孙家寨的舞蹈彩盆。那舞蹈盆上五人一组手拉着手儿的古人,不就是得了大通灵山秀水的启迪踏歌而舞的吗!  相似文献   

12.
山东泰安岱庙碑廊内藏有一件东魏造像石座,扁长方体,高22、四面边长70~90厘米。三侧面刻造像题记、造像供养人及僧像。题记为:“[东]魏武定五年岁次丁卯七月丙申朔四日己亥,邑仪一百卅四人等敬造石像一躯,上为国祚永隆,后愿七世父母居家眷属一切堒(?)咸同斯福。”后刻造像僧众名录(图一)。名录旁又线刻一供养僧人像,僧人穿  相似文献   

13.
<正> 南北朝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关于东魏的绘画面貌综观中国美术史著作,除了《三国典略·图绘宝(钅鉴)》:“祖班(北朝魏)善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第八有“祖班者,东魏人,善画”,几句之外,未见其他记载。近年来由于考古工作的新发现,弥补了这一空缺(见附表)。 对于东魏墓壁画的研究,史学界、考古界及美术界还没有广泛的展开,其原因是史料缺乏,实物太少,仅见到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汤池先生写的一篇《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试探》,他依据该墓壁画本身内容,着重从历史、宗教、神话的角度,论述该墓壁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笔者就解放以来发掘的东魏壁画墓画壁的制法、构图艺术、起稿技法及绘画艺术特色,作一浅简的论述。对东魏墓壁画的渊源、所反映的时代特点,以及对以后的影响作一探索,以求教于有关专家和同志。  相似文献   

14.
东魏茹茹公主墓壁画试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磁县地处古邺都西北郊,境内滏阳河以南、漳水以北的广阔地带,为东魏、北齐的皇室贵族墓葬区;迄今,这里还保存着许多高坟大冢。1979年夏,磁县文化馆在大冢营村北,发掘了东魏武定八年(560年)茹茹族邻和公主(简称茹茹公主)墓。此墓结构宏伟,出土器物丰富精美,堪称北朝考古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墓内还保存着近150平方米的彩色壁画,为东魏画迹的首次巨大发现,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页空白,给研究汉唐墓室壁画的发展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中间环节。遗存壁画表明,壁画作者在墓室、甬道  相似文献   

15.
于文涛 《沧桑》2014,(5):46-49
东魏、北齐是中国长城建设史上的重要时期。东魏、北齐虽然没有汉、明等王朝国土之大,但其国土北接突厥,西邻北周,南有梁、陈,形势险恶。在此地缘形势下,东魏、北齐修建了一道体系完整、严密的长城。这里在史料和实地调查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诸多学者研究成果,对东魏、北齐历次修建长城的时间、起讫、线路等进行逐一分析。在武定三年长城的性质、历次长城的起讫、西河总秦戍等问题上提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看法,并对相关学者观点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6.
桂系军阀李宗仁胞弟李宗义,军官们尊呼为“二总”。由于“二总”领进私交很深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同学、受蒋介石派赴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搞特务活动的郑介民,致李宗仁的军机败露,“老总”被蒋介石罢免一切职务后逃亡香港。话,得从蒋介石被迫下野流亡日本归来,复出任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时说开去。复职后的蒋介石,将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由他派送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成归来、在中央军校任政治教官的郑介民,派为名为侍从官实为搜集情报的特务。1928年初,张学良挂出国民党政府的旗帜,蒋介石的天下表面上“一统”了。可是,国民…  相似文献   

17.
故宫博物院中汉白玉构件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故宫博物院中汉白玉建筑构件风化的本质主要是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汉白玉石质文物的防风化问题,选择了三种保护材料,对材料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质量变化、色差变化、接触角变化、吸水量变化、渗透深度、透气性能六项测试表征了材料的基本应用性能;通过氙灯气候老化试验、盐雾老化试验、耐酸试验、耐碱试验、冻融试验五项测试表征了材料的老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经过比较发现,作为石质文物的外保护材料,氟硅材料及硅氧烷材料较为适宜。通过此项研究总结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希望能对行业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七七年冬,太康县文化馆普查文物时,在县东北三十里高朗公社玉皇岗大队赵寨村,发现一块东魏造像碑,现存县文化馆。这块造像碑高34厘米,宽28厘米,保存完整,碑阳造像三尊,为一佛二菩萨;本尊释迦牟尼,肉髻,园形头光,身穿通肩大  相似文献   

20.
东魏《慧光墓志》志主慧光即《续高僧传》卷22所载惠(一作慧)光。该志的出土,不仅解决了一代高僧慧光生活的确切年代,也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佛陀入洛阳这一关系到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此外,慧光署衔"昭玄沙门大统",说明《隋书.百官志》关于"昭玄寺"及北朝僧官的记载并不完全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