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原地区大汶口文化因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境内的大汶口文化因素是大汶口文化在河南境内传播的结果。约在公元前三千一二百年至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由于大汶口文化的人口增长,势力膨胀及中原原始文化的相对衰弱,部分大汶口人沿颍水及其支流贾鲁河迁徒到豫中,继而又迁徒到豫西地区。这给中原原始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古代文明在中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古之国者,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位居“天下之中”的中原,以其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环境,使其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成为中国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到两周时期,作为周王朝统治的中心,中原地区因其“分封亲戚,以藩屏周”政策的实施,呈现出诸侯林立的局面。随着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夫专权,各诸侯国逐渐由和平共处进入相互纷争的时代,中原  相似文献   

4.
5.
6.
西山古城与中原地区早期城市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起源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年来史前城址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增多,中国早期城市的面貌正逐渐清晰起来。迄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已揭示了中原地区早期城市较完整的发展脉络。在中原地区既发现有从龙山时代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7.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气候变迁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候变迁是古代社会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对古代社会的环境变迁、经济和政治生活以及民族关系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地认识古代气候变迁的真实面貌,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商代是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对这个时期的气候环境变迁进行系统地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于商代后期的气候研究者颇多并且争议较大,而对殷墟以前的商代气候研究则较少涉及,所以对整个商代的气候变化情况缺乏一个较为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原文化中的东方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 0 1年 1 2月 8日 ,由哈佛燕京学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六届年会在哈佛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的再发现———纪念张光直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张光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专题演讲中 ,有六位学者发言 ,他们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和张光直教授对中国考古学做出的杰出贡献 ,作了深入浅出的阐发。此次以中文为工具的考古学讲座 ,吸引了大量听众 ,引起很大反响。为了能够让读者及时了解演讲的内容 ,征得作者同意 ,我们特编发这组文稿。同时也希望通过这组文稿 ,使学术界对张光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考古学和中国文明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以往的研究认为,权杖在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只是游弋于华夏边缘,中原王朝似乎并未接受这一外来文化特质。本文梳理了以往在河南、山西和陕西考古发现的权杖(头),发现这些权杖均出自三代时期王畿内的高等级墓葬,其使用者包括诸侯国国君、国君夫人、高官、军事首领或高等贵族。从而证明,夏、商、周时期部分社会高层已接纳权杖,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礼仪器具中的斧钺、青铜礼器并列,共同构成象征王权和身份等级的标志物。这一新认识对深化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Arc View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原地区聚落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海 《华夏考古》2004,(1):98-106
文章以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使用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开展聚落考古研究的具体方法。通过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以来聚落演变情况的观察 ,尤其是对王湾三期文化聚落形态的分析 ,认为王湾三期文化的聚落形态存在两种不同的基本模式 ,它们之间既构成一个整体又显示出自身由北向南的扩张过程。这些结论初步显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聚落考古研究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略论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肇清 《华夏考古》2002,(2):93-100
有关中原文明起源及形成 ,不少学者发表了一些有益的见解。笔者曾在《试析华夏文明的起源及形成》一文中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① 。随着新的资料发表 ,深感不足 ,今略加论述 ,如有不妥 ,敬请同仁批评指出。一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在这里曾先后发现有距今 80 0 0年~ 90 0 0年的贾湖一期文化② 和距今 70 0 0年~ 80 0 0年的裴李岗文化③ 、磁山文化④ 及老官台文化⑤ 。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比较齐全 ,以磨制为主 ,打制次之。器物有石斧、石铲、石凿、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等。有的刃锋锐利 ,便于使用 ,翻土用的石铲就有多种形式 …  相似文献   

15.
在多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目前已发现的中原古长城的线索进行整理,对中原古长城的类型和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中原古长城的国别进行了专题讨论,并提出豫北长城为晋长城的可能性,对中原古长城的研究与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原古代文明的中心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古代文明的起源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原文明因素起源、积累,文化水平与周边地区大体相同.第二阶段中原文明初步形成并成为中国文明中心.中原成为文明中心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优越的地理环境,二是深厚的文化积淀;三个要素,即战争、洪水和强权.  相似文献   

17.
18.
吴耀利 《中原文物》2001,4(4):16-23
总观全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原地区以它强大的文化根基,在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始终走在前面.中原地区文明的起源是相当早的,在龙山时代晚期,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19.
解开华夏文明的锁钥仍然在中原史前文化中.中原史前文化的优势表现为较早地奠定了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并以之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向心状的聚落布局;以及先民对世俗性日常生活的关注.同时,还表现在中原地区的东西南北交汇之位、过渡之位和文化与环境的多样性之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