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审查的世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应该如何为自己设定目标?我以为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秩序。而文明的社会秩序如何构建?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历史实践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都证明一个结论:要构建文明秩序,只有接受宪政民主,舍此别无良途。因此,深化改革,需从推进宪政着手。而推进宪政,根据中国现实情况,可以走出的一步是建立宪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2.
曾经的帝制骨干, 转变为爱国勇士 杨度,字皙子,1874年生于湖南湘潭,从懂事时即人私塾学习,聪明伶俐,学习优秀。1902年杨度自费去日本留学,为了筹办《游学译编》获得经费支持而回国。次年获朝廷保送再度赴日留学,专攻各国宪法与政体学。1907年奉清政府特召回国,替代清末出国考查宪政的五大臣撰写两篇奏文——《中国宪政大纲应吸收东西方各国之所长》和《实施宪政程序》,并因此当上清末宪政编查馆的提调官,四品顶戴花翎。1908年,慈禧和光绪先后去世,杨度随即丢官。  相似文献   

3.
因内忧外患,近代中国面临全面深刻的政治危机。如何选择一套适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宪政模式?梁启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他的宪政思想集中反映了他在近代复杂多变的政局中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便开始了追求宪政民主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贯穿纷繁复杂的中国近代史的始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鲜明的主线。中国人追求和实践宪政民主的主要历程,可以概括为十大内容。1.宪政民主共识的形成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便觉悟到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最早介绍和赞赏宪政民主制度的国人,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等官员为代表。如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制度。魏源是中国称赞宪政民主制度的第一人,他在《海国图志》百卷本中断言:美国的宪政民主制度具有永恒价值,"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徐继则是中国介绍华盛顿事迹的第一人,他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创建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历史功绩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从辛亥革命至今,中国一直面临着"有宪法而无宪政"的困境。在过去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历届政府制定了一部又一部宪法;除了1975年的"文革宪法"和1978年受"文革"影响的宪法之外,每一部宪法都罗列了许多公民权利,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落到实处。如何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转变,已成为21世纪中国面临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思想,翻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五四"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是谁在"五四"前夜,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痛斥日本有意侵吞青岛的事实?爱国学生们在天安门集会后,进入东交民巷的美国大使馆受阻,火烧曹汝霖住宅后,为什么在曹宅中被打的是章宗祥?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股反对国民党党治,要求结束"训政",尽早实现宪政的潮流。在这场运动中,孙科从一个党治的拥护者,转变为宪政的积极鼓吹者,成为宪政运动中最为活跃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8.
袁伟时 《江淮文史》2011,(3):4-30,1
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清末民初的宪政转型均告失败,1898年的百日维新只持续了103天,1911年革命后建立的民国政权在短时间内也迅速蜕化变质。为什么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能顺利踏上宪政的轨道呢?百年后重温这段历史,著名学者袁伟时的新论——袁世凯、国民党合力摧毁民初宪政,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历史在这里沉思!  相似文献   

9.
评中评     
《贵阳文史》2013,(4):7-8
1"百年宪政"的认识误区近年来,从媒体到学界,"百年宪政"的话题经久不衰,歧义纷呈,见仁见智在所难免。一、"百年宪政"之说并不确切史学界对晚清大臣考察宪政与《钦定宪法大纲》讨论较少,法学界与思想界却谈得很多。严格地说,"百年宪政"或"宪政百年"的提法过于简约,清末年间不过是"预备立宪",并非"立宪",与其称"宪政改革",还不如叫"专制改革"更准确。另有部分法学研究者将"宪政百年"的时间上溯到1901年,梁启超的名文《立宪法议》就在这一年问世于东瀛,迅即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人民民主的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性。它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所谓"宪法"、"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五权宪法论是孙中山先生宪政思想的核心,是在现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既超越西方民主政治理论又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宪政理论.它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宪政运动的基本标志,在中国现代宪政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国初年,三大政治势力以救亡强国为目标,在对民主宪政都缺乏科学认识及真正信仰的基础上迅速转向了国家主义,从而成为民初宪政实践很快归于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当代中国已经出现了由单纯的"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的价值观变革的趋势,因此分析其历史教训,当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薛成有 《攀登》2005,24(5):127-128
通过对中国宪政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国宪政存在的问题不仅在于宪法本身需要修改和完善,需要确立良好的宪法制度,而且在于中国宪政的文化基础尚需筑实.因为如果不能改良传统文化中的非法治思想,不能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和宪政道德,则很难彻底地实现宪政政治.  相似文献   

14.
二战前日本两大政党内阁,宪政会.民政党与政友会的对中国政策变幻不定,缺乏一贯性。宪政会以《日英同盟》为基轴,强调维护从二十一条中获利的外交路线;但在护宪三派内阁以后,却转变为以国际协调、不干涉中国内政为内容的币原外交。政友会的对中国政策,从原敬内阁时期的对美协调、对中国内政不干涉,转变为田中义一内阁时期的自主外交。同一政党的不同时期,甚至同一人物主持内阁的不同时期,其对中国政策的变化幅度也极大。虽然中国反日爱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等因素,对二战前日本两大政党内阁对中国政策的调整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背景下,支持政党组阁的势力的经济利益,才是日本对中国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八二宪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治国之大纲。中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通过和颁行的宪法(以下简称"82宪法")和四个修正案。现行宪法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奉行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进步,是中国现状的真实反映。但是它尚未达到理想宪政的应有水平,尚需随中国宪政的历史发展而不断完  相似文献   

16.
正1944年3月,周恩来在延安,民主人士、出版家王云五在重庆进行了关于宪政的公开演讲,提出了同一个概念——"宪政的先决条件",强调"人民的民主自由"、"地方自治"。3月12日,在延安各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大会上,周恩来说:"我们认为欲实行宪政,必须先实行宪政的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有三  相似文献   

17.
张元雪 《沧桑》2010,(3):49-50
作为两种不同文化形态背景下的中国和西方宪法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中国和西方两种文化视阈下对宪政理念的不同理解,影响了各自的宪政实践。此差异主要表现为:性恶与性善的人性预设、个人自由与国家集体至上的宪政理念、社会契约的"契约政府"与家国同构的"父家长制"、现代法传统与官僚法传统等的区别。西方的宪法文化促进了宪政的产生,而中国的宪政运动却缺乏支持宪法存在的文化氛围。因此,中国的宪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就离不开移植和培育宪法文化。  相似文献   

18.
《英国"宪政王权"论稿》一书以"宪政王权"为研究主题,对中世纪后期英国政治史进行了宏阔总结。《论稿》特色鲜明,在唯物史观的指导和中国经验的启发下,精心考辨了西方学界已有成果,在"文本中的政治"以及"制度中的政治"中研究和揭示了"实际发生的政治",得出了接近历史实际的判断,并总结出了政治史研究中的"利益原则"和"实力对比原则"。《论稿》虽然在内容、翻译和字句中存在瑕疵,但总体上不惟总结了已有的政治史成果,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拓了中世纪英国宪政史研究的新理路。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包含着某些宪政因素,但与宪政的要求相去甚远。19世纪末叶的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务不是从事国家建设,而是驱逐外国势力和推翻封建帝制,为建立新国家扫清障碍,由此决定了主要服务于当前革命运动的民权主义不可能遵循宪政的逻辑。不过民权主义中关于未来中国政治制度的目标设定,仍具有相当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协商,达成了宪政共识,为中国设计了一套宪政制度。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制度的宪政国家。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