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物》1953,(1)
九月十日晴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處趙望雲處長由西安飛蘭州,向甘肅省人民政府鄧寶珊主席報告中央文化部社會文化事業管理局關於勘察甘肅永靖縣炳靈寺石窟的計劃,中央指派吳作人等六教授及敦煌文物研究所常書鴻所長七人,西北文化部派三人參加工作。中共甘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一九五一年十月,甘肅省委孫作賓副書記與西北人民圖書舘馮國瑞先生乘視察臨夏分區土改工作之便,抽暇到永靖縣境內炳靈寺石窟,作了初步考察。因時間短促,沒能詳細了解全部。卽由馮國瑞先生根據當時所見與傳聞,並參考了些史籍記載,寫了一篇報告,在甘肅日報、北京光明日報先後發  相似文献   

3.
我和幾位同志,在參加臨夏土地改革時,曾結合着調查古蹟文物,到永靖縣境内小積石山裏,勘察了炳靈寺石窟。炳靈寺石窟,在永靖縣西三十里。自唵哥集以上,黃河北岸的山峯,奇形異狀,都是冲積層巖石  相似文献   

4.
《文物》1952,(3)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和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所組成的炳靈寺石窟勘察團九月二十日到達石窟後,經過十天的考證、攝影和重點臨摹,於九月二十九日勘察完畢。這次勘察的結果,爲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研究工作開闢了一個廣闊的新園地。目  相似文献   

5.
《文物》1952,(1)
甘肃省永靖县黄河北岸的山峡中,有一批古代建筑的石窟,在炳灵寺附近,大小有二百多个。据初步考察,发现各洞窟内有异常丰富的艺术创作。其中包括自晋、魏以及西秦,初唐、宋、元等时代的壁画、造像、雕  相似文献   

6.
一、歷史淵源炳靈寺石窟最早的文獻記載,見初唐西明寺釋道世玄惲的法苑珠林(卷三十五):晉初河洲唐述谷,在今河洲西北五十里,度鳳林津,登長夷嶺,南望名積石山,卽禹貢導河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2,(2)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和西北軍政委員會文化部所組織的炳靈寺石窟勘察團,在九月十八日由蘭州出發,前往石窟所在地勘察。勘察團由十三位美術家和歷史學家組  相似文献   

8.
石窟寺     
《文博》1997,(3)
陕西是中原北方地区晚期石窟较集中的地区,也是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下同)、造像碑数量最多的省之一.目前,全省共发现北魏至明清的各代石窟350余处,宋代和其后的窟约占三分之二.从分布看,半数以上位于陕北,而又以安塞、志丹、甘泉等地最为  相似文献   

9.
玉山寺石窟     
正玉山寺石窟位于镇原县太平镇上城行政村白岭自然村西北200米处的茹河北岸砂岩上。洞窟分布在东西长约20米、高约5米的崖面上。现存洞窟5个,5号窟塌毁严重,其余洞窟保存较好,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保存完好的藻井20平方米,壁画15平方米。1号窟为禅窟。2号窟呈平面长方  相似文献   

10.
北石窟寺     
宋文玉 《丝绸之路》2011,(17):85+1-F0002,1
陇东的董志塬,沉积着天下最厚重的黄土层。在董志塬的西侧。庆阳市西南25公里处的黄土高坡下.蒲河和茹河交汇处的东岸二级阶地上,坐落着千年旨刹北石窟寺。相传为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兴建。因与永平三年的泾川南石窟寺同时代开凿,南北相距45公里,故名北石窟寺。现保护范围包括寺沟主窟群及其北1.9公里蒲河西岸的楼底村1窟(简称北1号窟),其南1.5公里的石道坡、花鸨崖、石崖东台石窟群,南北延续3.4公里。  相似文献   

11.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内容总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69窟位于炳灵寺石窟群下寺窟群北端唐代大佛顶部南侧最高处,为一个不规则的天然石洞,原来四壁满开佛龛,千百年来,由于人力和自然的破坏,大部分已残毁,现存较完整的佛龛(包括壁画)编号共24个,依次分述如下: 龛号:1 位置:窟内北壁内侧的最高处形制:摩崖浅龛(崖壁上原可能开龛,后因龛底崩坍,后人在龛底石台上架木板)高约  相似文献   

12.
陕西延安地区安塞县1987年以来发现石窟寺15处(图一)。现将颇有艺术、考古价值的石窟介绍如下: 一、樊庄石窟樊庄石窟位于安塞县王窑乡,樊庄村,距县城47公里,坐北向南,依崖凿石而成,石窟与南面石崖相对,中间形成50米宽的一条峡谷,长尾河从东向西流经窟前而过。樊庄石窟,现存四个洞窟,由东向西顺序编号为1—4号。第1、4两窟为空窟,第3号雕刻较简单,窟室宽2.8、进深3.3、高1.75米。在正壁及左右侧壁造有长方形坛基,顶为园形八卦莲花藻井,主像结跏跌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右侧壁坛基上各有五尊造像,均留正身,头、手毁于“文革”。第2号窟,是樊庄石窟中的最大者,而且保存完整。窟室宽6.8、高3、进深6.8  相似文献   

13.
炳灵寺石窟概述●王亨通炳灵寺在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约35公里的黄河北岸。《河州志》卷四载:“丙灵寺,州北六十里,上倚云表,俯临黄河,琢山石为佛,立者高十余丈,卧者长数丈,上中下各八洞,石成五彩。地产檀香异药,泉水洒落,清人心脾。每遇孟夏季冬八日,近远番...  相似文献   

14.
鸿庆寺石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鸿庆寺石窟位于河南省义马市东16公里石佛村(原属渑池县)。南50米是陇海铁路,西去1公里有石佛车站,西北有白鹿山,山高约40余米,上部为黄土,下部是砂岩石层,石窟开在山的东端岩石壁上(图一)。1985年10月,我们进行了系统地调查。  相似文献   

15.
岩香寺石窟位于太原市清徐县城西南的屠谷山山腰间,距著名的晋祠风景区14公里(图一)。这里灌木丛生,岩石属灰色砂岩。石窟规模不大,仅5个洞窟,分上下两层,但方向不同。其中下层在东西长约12米的崖面上,有坐北朝南的两窟,本文称1窟、2窟。窟前正东有石蹬,沿石蹬上行,崖岩之上是一片  相似文献   

16.
延安地区的石窟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79年开始,延安地区文化局组织有关单位,对本地区现存的石窟寺进行了一次重点普查(图一),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了初步探讨。现将普查情况整理如下。一延安城东清凉山万佛洞石窟,现存三窟,是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万佛洞石窟平面呈长方形,宽17、深13、高8.35米。窟正中凿佛坛,高1.43、深5、宽11米。两侧有石壁与窟顶连接,顶部有三个覆斗形藻井。窟内大佛已毁。从藻井看,原有三佛,或一佛二菩萨。洞壁上满雕高约25厘米的小佛,姿态各异(图一○)。其中有释迦、弥勒、多宝等佛像,有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像。左壁下部的一尊观音菩  相似文献   

17.
杨烈 《文物》1961,(12)
宝岩寺又名金灯寺,位于山西平顺与河南林县交界处太行山脉的林虑山麓。其地势陡峭,云雾弥漫,形势险要,有名的"风岭"就离此不远。在到石窟途中,经过一座独立山峰,俗称"南天门",门内有可容数百人的天然山洞。三面深渊,只有一面通道。洞外立壁间雕凿数百尊"千佛",形态如一,一般均在10厘米上下,排列齐整。由其技法和风格来看,当是明代遗物,可惜头部全毁不能窥其全貌了。由此往前约三里便是石窟的东门。宝岩寺座北面南,依崖壁开凿而成。故东西长、南北狭,形成长条形的平面。全寺由东往西共分七个内院,各院均有殿堂建筑自成一局,石窟就造在  相似文献   

18.
石空寺石窟     
正石空寺石窟位于城关镇金龙行政村金龙自然村东约1000米处的茹河南岸石崖上。石窟分布在东西长约300米的石崖上。共有大小窟龛9个,其中1、2号窟保存完好,其余窟龛均为空龛,但窟龛形制保存完好。1号窟平面呈半圆形,窟高8米,宽9~15米,残深4.7米,有造像5尊,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高5.3米。二号窟平面略呈长方形,高7.8米,宽11米,残深4.3米,  相似文献   

19.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多未见诸于文献记载。此次新发现为我们研究巩县石窟寺的历史、石窟艺术及文物保护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甘肃泾川南石窟寺,位于城东15华里泾河北岸,系北魏水平三年(510年)泾州刺史奚康生所营造,至今已历一千四百余年,而主体洞窟及石造像四十余躯,保存基本完好;这不能不归功于当地百姓尽心卫护,才避免了“昭陵无端六骏碎,云冈不翼佛头飞”的恨史重演。参观过敦煌莫高窟的游人,都记得有个名叫兰登·华尔纳的美国先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曾经用特制胶布,粘去《汉武帝遣博望侯张骞使西域迎金佛》等初唐壁画多幅,并搬走一尊形象优美的盛唐半跪势彩塑菩萨;两年后,又是这个华尔纳,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远征队,二渡重洋,来到中国,企图攫取更多东方古代艺术瑰宝,借以为他服务的哈佛大学福格博物馆装点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