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战后日本企业遗留的相关劳工档案、海南各县作的劳工调查、战后当事人及受害劳工的证词等,逐一论证和阐释了战时日军在以海南岛为中心的华南各主要战略资源产地和军事工程中,强掳奴役华南强制劳工的主要渠道与手段,主要强征政策,主要决策与执行体系,强征役使华南劳工人数及虐待、残害华南劳工的罪行等。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使用中国强制劳工人数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参照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德国使用强制劳工罪时形成的相关法规.运用国内新发掘出的大量日本和伪政权的重要档案献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日本法西斯在二次大战期间在中国各沦陷区(主要是东北、华北沦陷区,也包括蒙疆、华中、华南沦陷区)强征输出和使用的中国强制劳工主要类别与人数。分别进行了简要考证和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综合。对战争期间日本强征使用中国强制劳工的总数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3.
关于日本在华北劳务掠夺体系与强制劳工人数若干问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运用国内新发现的重要日伪挡案献,对关于“日本在华北的劳务掠夺体系”、“1942年后日本向东亚各地输出华北劳工之政策手段”、“日本在华北本地矿山企业使用强制劳工人数”、“在华北修军事工程使用强制劳工人数”、以及“在蒙疆使用强制劳工人数“等,分别进行了详实考证。使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向前跨进了一步,并为当前解决中日战争遗留问题——即日本强掳中国强制劳工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日本在华北的劳务统制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当年曾是日本掠夺中国强制劳工的主要来源地,因此研究与揭露日本在华北的劳务掠夺统制内幕是彻底调查日本使用中国强制劳工暴行的重要环节。现据天津市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档案文献,以及当年日本在华北经济调查机关出版的有关调查报告等史料,对日本在华北劳务统制掠夺中的若干问题研究披露如下,供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参考。一、华北是日本掠夺中国强制劳工的主要源地这个问题,本人在《日本强掳华北劳工人数考》(载《抗日战争研究》1995年4期)和《日本在华北经济统制掠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中…  相似文献   

5.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的形势与日本在华全面推行强制劳动制日本使用华北强制劳工最早用于伪满洲国。1 941年前日人在满洲各战争经济企业、矿山与军事工程中使用的“苦力”或强制劳工 2 /3是入满华北劳工。①那时 ,因“七七事变”日本发动侵占华北的战争对华北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以及接踵而来的 1 939年华北地区特大水患 ,造成华北城乡众多失业劳工与难民饥民。而日本在华北各项“经济开发”事业均在恢复时期 ,所需劳力颇少 ,故日人向满洲、蒙疆大规模掠夺、输出华北强制劳工 ,主要是靠满洲与蒙疆的劳工募集机关 ,在日本华北方面军支…  相似文献   

6.
黄璜 《江淮文史》2006,(6):110-115
在“左风”盛行的年代,包公这位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的清官,身后竟无法入土为安,遗骨飘零。他最终是如何安息于包河岸边这块风水宝地的呢?省委书记笔下的《包公遗骨迁葬记》,为您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人旅居中国者甚众,死者一般依约葬于各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特别是1931年以后,日军在中国战死数十万,为收容遗骨,合祭其圣战英灵,日军在占领区广建忠灵塔、英魂碑以及神社等设施。战后,日本发起释放战犯运动,赴海外搜集战死者遗骨,并将14名A级战犯供奉于靖国神社。此种肯定及美化侵略战争的行径,遭到中国政府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8.
高梁 《炎黄春秋》2002,(9):68-71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我不禁思念起那些为中日人民友好和两国邦交正常化而长期奋斗、奉献终身的日本友人们,人们把他们尊称为中日友好的“掘井人”或“先驱者”,内山完造先生就是最受敬佩的一位。自1913年到1959年的46年问,他由衷地热爱中国,始终同中国人民和中国进步人士同甘共苦、相依为命,为日中人民的和平友好、日中文化交流事业和日中关系正常化献出了全部心血,作出了非凡贡献,直到他逝世时还要求把遗骨安葬在他热爱的“第二故乡”中国。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30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整理草坪时,在馆内遗骨陈列室北侧草坪坡地上,新挖掘出4具大屠杀遇难者遗骨。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科学发掘,共发掘35具遗骨。消息不胫而走。南京江东门又发现大...  相似文献   

10.
何天义 《民国档案》1998,(1):97-10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强掳中国、朝鲜和美国等同盟国的战俘和人民到日本做苦役。其中强掳中国战俘劳工达4万人。因为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在当时没有进行认真追究。在二战胜利51周年后,仍然是一个战后遗留问题。当受害的战俘劳工通过不同途径向日本方面交涉时,日本政府和企业却相互推诿,不肯承担责任。那么到底谁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呢?本文想通过日本强掳中国战俘劳工的具体事实,简要分析一下日本政府、军队、企业及日伪劳工组织的具体责任,以促使此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正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俘。方志敏在监狱中受尽威逼利诱与折磨也不肯屈服,反而利用国民党要他写"交代"提供的纸笔,写出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传世著作。这让国民党恼羞成怒,于1935年8月6日将他秘密杀害。遗骨到底埋在何处?1952年,中央批示把方志敏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刘勉钰 《百年潮》2011,(3):34-39
方志敏就义后,党和人民给予他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以后,寻找方志敏遗骨、修建方志敏烈士墓,成为广大人民的心愿。方志敏堂弟方志纯受江西省委、省政府委托,为办好此事殚精竭虑。但由于种种原因,此项工作竞花了20年时间才完成。  相似文献   

13.
对日本强掳输出华北强制劳工人数考证问题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掳输出华北强制劳工的人数,是一个应该严肃考证、同时根据国内已发掘的档案也完全可以考证清楚的历史问题。在研究著述中统计和引用这个数字时,要以较确切的档案文献为据,进行充分严格的考证,而不应犯随意性的错误。众所周知,日本在战争...  相似文献   

14.
胡昌方 《文史月刊》2007,(12):39-40
一代抗日名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的名字,几乎妇孺皆知。而李哑巴用生命保护彭雪枫遗骨的动人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5.
舍利崇拜与遗骨崇拜密切相关,它们影响到纳骨习俗。本文以“佛舍利”为中心,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考证了印度、中国及日本“佛舍利”崇拜的演变传播过程,进而阐明了日本“遗骨崇拜”及“佛舍利”信仰的关系,并阐释其背后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内新发掘的日伪劳工挡案文献为据 ,首次对二战期间日本在华北设的诸多重要战备企业矿山的强征劳工体制与主要政策、特别是上述企业征用华北强制劳工人数与待遇作了详实论述与专题考证。使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又前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企业的战争责任及民间赔偿问题——以制造“花冈惨案”的鹿岛建设公司为例安平战时残酷使役,虐杀外国劳工的日本企业,在战后的军事审判中,并没有如德国企业那样受到严厉惩处,而是托辞没有确实的资料作证据,将其全部罪责转嫁给了战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队。战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18.
战后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性步骤。在占领军总司令部的指导下,战后农地改革被强制向创设自耕农、保护租佃权的方向转变。以寄生地主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冈之解体,战后日本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度。与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土地改革相比,战后日本的农地改革显然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19.
黑眼 《世界》2005,(10):9-11
青天大老爷包公的遗骨在故乡合肥,曾经难寻安放之地,世人不尽的怀念竟难有真实的寄托。作为包公故里的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哪里放心得下。于是在“三农”作品之后,在很多读者都希望他们再一次“振聋发聩”之时,陈氏夫妇深入文化、考古及历史领域调查写作,完成了新近作品《包公遗骨记》。这本书不同于《中国农民调查》,它不可能具备《中国农民调查》的那种冲击力,但是,它所揭示的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在上海,在东北,它都上了新书销售  相似文献   

20.
战后农地改革是战后日本政治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性步骤.在占领军总司令部的指导下,战后农地改革被强制向创设自耕农、保护租佃权的方向转变.以寄生地主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因之解体,战后日本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度.与二战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土地改革相比,战后日本的农地改革显然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