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3年8月,山东省博兴县陈户公社乔子村社员在田家村东挖水塘时,距地表以下约4米处挖出一批齐国货币,现由惠民地区文物组收藏。这次出土的货币共有一百零五枚,其中"安阳之法化"一枚,"齐之法化"一枚,"齐法化"九十九枚(完整的五十九枚),"賹四化"方孔圆钱四枚(图15)。"安阳之法化"、"齐之法化"正面刀背之凸缘均中断于与刀柄相接处(图1、2)。"齐法化"数量较多,根据完整的五十  相似文献   

2.
“齐返邦长法化”[编者按 :“返邦”或释“ (拓 )邦” ,“法化”或释“大刀”]刀简称“六字刀” ,为齐刀中字数最多和面文释读争议最大者 ,一般认为是齐襄王为庆祝齐国破燕围困后 ,从莒城返回国都临淄而铸的复国纪念币 ,而“即墨之法化”是铸于齐即墨城的早期法化 ,铸量相对略多。据对见于报道的 1 0 0处有明确分类出土窖藏的 80 55枚齐刀币统计 ,“齐返邦长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0 43% ,“即墨之法化”刀约占总数的 2 5% ① 。由于“六字刀”出土很少和其特有的价值 ,从而成为古币中的大珍品 ,多为文博系统及海外大家收藏 ,国内个人偶有…  相似文献   

3.
贵刊1996年第2期所载《河南林县发现齐刀》(简称《林县齐刀》文中即墨之法化,笔者认为应是伪品。《林县齐刀》文中所刊即墨之法化币长明显短于齐地所出同类货币,而重量却比齐地所出的即墨刀重。即墨之法化是春秋时期姜齐的铸币。近年齐币在山东出土较多,但即墨之法化的数量却不是很多。笔者对建国后出土的几十批齐币窖藏进行统计,其中共发现即墨之法化170余枚。一般情况,即墨之法化刀通长185-188毫米,最宽28-30毫米,重49-51克。币身最长者为191毫米,最短者为176毫米;最重者为61克,最轻者为44.8克①。而(林县齐刀)币通长仅…  相似文献   

4.
1980年春天,高青县高城镇付家村社员常守功,在村边距地表2.5米一千涸池塘中挖土时掘出齐刀币二十余枚(部分残断),送交了县图书馆。据发现者讲:刀币出土时散乱堆放,不见共存遗物。当为一处窖藏。刀币出土地点距汉之狄城(春秋战国为齐邑)遗址仅百余米。经过整理,发现刀币身背均粘附有植物纤维痕迹,估计入土时在坑内铺垫有柴草。这批刀币,依据面文,酌分四式。齐之法化一枚,残存刀身大部,面文保  相似文献   

5.
《中国钱币》2004,(4):74-78
总论 开创钱币博物馆事业的新局面史纪良2003.2 古代中国的钱币戴志强2003.2 利用交叉优势推动学科发展 ———记“全国金属史和钱币史学术研讨会” 艾俊川2003.1 钱币学和金属冶铸史戴志强2003.1 中国古代石范铸钱模拟试验研究  王楚栋 董亚巍 王金华 周卫荣 李秀辉2003.1 科学考古与历史货币研究王雪农 金德平2003.2 数学构建的钱币理论陈宝山2003.3 压胜钱及相关问题略论王纪洁2004.4  先秦·秦 记新面世的“齐返邦长法化”和 “即墨之法化”王瑞柱2003.1 就《齐刀铜范母与叠铸工艺》 一文答读者周卫荣2003.1…  相似文献   

6.
1979年10月,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公社营坊大队在农田建设时,于地下约60厘米深处发现一个素面夹砂黑陶罐(已碎),内盛铜币八百余枚,重约十七斤。其中燕明刀币五百多枚,赵刀三枚(图二),燕、魏、赵布币五十四枚(图三),燕一化圜钱二百八十枚(图一)。  相似文献   

7.
《文物》1981年第11期刊登的《洛阳战国粮仓试掘纪略》,继前几年试掘隋唐"含嘉仓"所得的成果之后,提供了更为重要的古代储粮资料。我作为一个河南读者,读后对于本乡土更感到热爱和自豪。为了使这份宝贵资料的报道更加准确,这里对《纪略》中关于几枚春秋、战国的空首布和方足布上钱文的识读提出几点商榷。 (一) 《纪略》把"齐水金化(货)"空首布(《文物》1981年第11期62页图八:1)钱  相似文献   

8.
里耶秦简8-657号简记载了"琅邪郡尉徙治"的相关内容,根据秦历谱、干支纪日、秦代信息传递速度和里耶秦简8-657简的内容,可以推断出8-657号简"琅邪郡尉徙治"的发文年月是秦始皇二十八年五月,此时尚无即墨郡。秦在灭齐之初,根据齐国疆域沿革和山川形势设齐、琅邪二郡。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后分琅邪郡置即墨郡,琅邪郡尉徙治即墨和即墨郡的设置与秦始皇东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秦郡不用灭国名"是王国维对秦郡命名规律的一项总结。然而随着"赵郡左田"、"齐中尉印"、"齐左尉印"三枚秦封泥的发现.这一规律遭学界普遍质疑。本文对三枚封泥重新辨析.指出"赵郡左田"乃"杨氏左田"的误释.而"齐中尉印"、"齐左尉印"两枚封泥的真伪尚有争议。三枚封泥并不能推翻"秦郡不用灭国名"的结论。就目前出土文献、文物所见秦郡名来看,"秦郡不用灭国名"仍具有合理性。此项秦郡命名规律对于指导秦郡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新见"襄阴"圜钱与"(衣)金"尖足空首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襄阴"圜钱 几年前见到一枚战国圜钱,钱径26、孔径10mm,重6.2克(图1).因其上文字比较特别,当时仅一见,曾旋读为"襄二甾",判定为战国晚期赵国圜钱.①近期见到两枚与几年前见到的那一枚大小、铭文基本相同的圜钱,一枚重3.5克(图2),一枚重4.2克(图3,"襄"字下部笔画很浅),文字清晰可辨,当释读为"襄阴二".  相似文献   

11.
近年,在浙江瑞安县废品收购站发现两枚阔廓"金钱义记"钱。一枚钱面金字从"人"字,钱背两方胜,穿上首有一"雕"字。钱径4.7厘米(图一)。一枚钱面金字从"入"字,钱背两方胜。钱径4厘米(图二)。  相似文献   

12.
招远切头尖首刀及其科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6—1960年间,山东省招远县出了330多枚切头尖首刀,经统计,其中80%左右铸有铭文,计约16种。这类刀化过去在寿光、胶县、即墨、朐县也有过出土,但数量这样大、同出文字种类这样多,省内尚未听说过。1972年,朱活先生在《从山东出土的齐币看齐国的商业和交通》一文中也提到过招远切头尖首刀,但他只说到了163枚和3种铭文,所述较简单,还剩下一些未曾说到,今准备把剩下的几种也介绍一下,并将其形制和科学考查情况写出。  相似文献   

13.
1993年8月,山东省牟平县莱山镇刘家庄农民在挖土盖房时,发现一批战国时期的齐国钱币,送交烟台市文物商店。这批钱币中有创枚完整,40余枚残损。其中包括碱化圈钱2种、齐刀4种,共计6种,现分别介绍如下:碱化圄钱共3枚。2枚为赔四化,l枚为赔六化,均外圆内方,背平无内外郭。监四化其中一枚较精致,外郭径29内郭径9毫米,重6.5克。赠六比制作较精,外郭径35,内郭径10毫米,重9.7克。节墨之法化1枚。背文“卜”。长188宽30毫米,重对.7克。较精致。背面三横线间距较通长节墨刀稍宽。安阳之法化1枚。背文“+”。长187,宽2.9毫米,…  相似文献   

14.
1979年,山东省乳山县曲水村一村民送交县文物管理所一批刀币,这批刀币是1958年整地时,于距地面深约0.6米处发现的,共182枚,依据面文,酌分4式。Ⅰ式4枚。通长18.5、刀柄长8、最宽处3厘米,刀环圆形,直径2.5厘米,重55克,正面铭文"安阳之法化",背面三条横纹,  相似文献   

15.
1989年3月下旬,山东省临沂市大岭乡大城后村村民张永志等兄弟四人,在村东1公里处挖土时,于地表下1米处发现一批齐国刀币(图1①),刀币盛放在一个大陶盆内,上置器盖。他们将陶盆砸碎,刀币取出,刀币如何排列已无法得知。出土刀币共2000余枚,现临沂市博物馆收藏1801枚,临沂地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收藏33市斤(约300枚)。这次出土的齐刀币超过了1972年海阳县出土的齐刀币的数量,从目前已发表的资料看,这批窖藏刀币数量之  相似文献   

16.
<正>南京市博物馆收藏一册《山水册》,共十开,绢本设色,纵横26厘米见方。每页钤印两枚,一枚"邹喆"印,一枚"方鲁"印。末页左下角有"邹喆"款,其中数页钤"向仲坚考订书画钤记"收藏章一方。此册页绘江南四季景色,多取材于当地名胜实景(见图1~图10):图1为溪山深秀。小小村落依山傍水,寂无人影。秋林疏木,幽径曲桥。以淡墨描绘远山近林,层次分明,笔意潇洒。图2为秋山问客。绘深山杏林,幽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3月左右,在户部山文化市场见到一个河南永城玩钱的设摊卖钱,在半两钱册里有一枚"两甾"。这枚"两甾",生坑,绿锈,有外廓,外缘铸痕未打磨,背平素,钱径31毫米,穿径7.1毫米,厚1.4毫米,重8.2克。(见图1),另附两枚秦半两,灯笼半两直径31.7毫米(图2)。另一枚秦半两直径32.1毫米(图3),锈色相似。"两甾",是战国时秦钱,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即甾,锱省。说文,锱,六铢也,则两锱为十二铢,亦即半两也。"卫月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春上,在沈阳南湖市场偶遇一小袋同坑出土的綖环钱,生坑绿锈,保存完好,经清洗共456枚。具体分类如下:四铢半两綖环钱2枚(图1);西汉至东汉时期的五铢綖环钱435枚(图2、图3、图4),其中传形五铢1枚(图5),四出五铢1枚(图6),剪凿半成品五铢綖环钱2枚(图7);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博物馆所藏古代封泥,多系30年代出土于临淄,原山东省立图书馆收集。其时代上自战国,下迄两晋,尤以汉代地方官印最富,是研究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地理以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宝贵资料。王献唐《临淄封泥文字叙目》已多有收录,然仍有未见公之于世者,现选取8枚予以介绍。"齐哀庙长"封泥灰褐色。略呈椭圆形,长径2.5、短径2.3厘米,背有绳痕。所钤印无边。印文为篆书"齐哀庙长"4字(图:1)。  相似文献   

20.
于倩 《中国钱币》2008,(3):36-36,I0002
最近,在河南的一次"大河鉴宝"活动的钱币鉴定中,有邹先生携来求鉴的一枚银铤最为珍贵,故介绍与大家共赏. 这是一枚南宋时期(1127-1279)的二十五两银铤,束腰,两端呈弧形(插二上图1),正面左、右、上、下打印"出门税"、"刘六郎"戳记.通长129、首宽68.2、厚17.4mm,重974.5g.银铤成色98%,背面呈蜂窝状(插二上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