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辨郭若愚1992年第四期《中国钱币》发表张宏林《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一文,我读了之后,觉得此钱是一枚臆造伪钱,因陈说理由,和同志们共同商讨。一、此钱(指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样钱,以下同)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其文字风格和“咸丰通宝”背满文宝福局的小平钱完全一样。“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钱一般径为2.5厘米,较此钱略小。但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有小平铁钱,也有铁母,钱径为2.7厘米,较此钱为大(图版见马批《历代古钱图说》2508枚)。今举铁母实物为例:(如图)面“咸丰通宝”隶书四字对读,背穿左右满文宝福。径2.72,面穿0.57,背穿0.72,厚0.21厘米,重8.8克。和此钱比较(见附表),两者文字风格和制造规格完全相同,铁母钱径较此钱略大。但铁母钱厚0.21厘米,重8.8克,而此钱厚0.31厘米,重8.2克,此钱较铁母钱厚三分之一却反而较母钱轻0.6克,这是不对的,可能该文报导的重量测得不够准确。二、此钱和咸丰通宝满文宝福局小平铁母线的文字风格及制作规格完全相同,而背文却为满汉文宝浙局,这是不可能的。宝浙局的咸丰钱有宝浙局的风格,其满汉文浙字的版式有当十、二十  相似文献   

2.
清朝母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钱,是指翻砂铸钱中印模时的工艺用钱,其数量远较普通钱为少。清朝的母钱基本上都用铜制成,间有少量铅锡制品。各省铸钱均须“例由户局先铸祖钱、母钱及制钱各一文,颁发各省,令照式鼓铸之”(《皇朝文献通考·钱币考》),同时户工二部在京还有宝泉、宝源二钱局,也开炉铸钱,历时二百多年,故在北京应留下不少母钱。但是,母钱同其它钱相比,既不象钱样那样由象牙、硬木等制成,可以从材质上区别,也不象祖钱那样雕刻而  相似文献   

3.
我收藏有一枚“咸丰通宝”背满汉文“浙”字小平钱,直径2.68、内穿0.58、缘宽0.33、厚0.31厘米、重8.2克。该钱形制规整、片型厚重、铜质精良、色泽金黄、书体凝重,文字深峻,堪称钱中上品。我曾持该钱求教于钱界先辈戴葆湘先生。戴先生认为该钱肉质厚重、书体严谨,与所见该版式之母钱、样钱风格相似,当为上呈样钱。  相似文献   

4.
宝苏局在咸丰四年(1854年)开始铸造当百咸丰大钱,钱为“咸丰元宝”。当百“咸丰元宝”版别繁多,有钩咸、撇咸、断笔咸、长直咸和短直咸等。钱局在制币过程中,由于钱局员工不小心而移动印模,就造成错范钱,如合背、合面钱等。当然合背、合面钱也有可能是员工用真钱作模而戏作的钱币。  相似文献   

5.
雕母钱又称祖钱。鲍康在《大钱图录》中记述:"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诗郎鉴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再用祖钱翻沙铸母钱。"清代以铜雕母为主,雍正、咸丰、同治、光绪亦见象牙雕母。铅质雕母者最早见于元代,杨成麒先生曾介绍一枚"大元国宝"当十铅质雕母钱。明代雕母钱极为罕见,迄今仅发现4枚,包括南京博物院藏嘉靖当十雕母、张季量藏万历小平雕母、罗伯昭藏崇祯背上星雕母,还有近年沈阳刘广隆先生收藏万历通宝雕母。根据多年搜集资料所得,清代各时期雕母钱已发现400余枚。这仅是现…  相似文献   

6.
雕母钱又称祖钱。据《大钱图录》中记述:“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样钱,呈钱法堂侍郎鉴定,然后精铜凿成祖钱,其穿孔非局人不能凿,再用雕母翻砂铸母钱”。清代以铜雕为主,雍正、咸丰、同浩、光绪亦见象牙雕母。铜质雕母最早见于元代的“大元国宝”当十铅质雕母钱。明代雕母极为罕见,迄今仅发现数枚,其中包括南京博物院藏嘉靖通宝当十雕母。  相似文献   

7.
清咸丰时期,为筹措巨大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国库空虚,财源枯竭的情况下,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决定铸行大钱。于是,全国共有29个钱局相继开始铸造咸丰大钱,其中铸造当五百、当千大钱有宝泉、宝源两个中央局。地方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宝巩、宝河、宝陕、宝苏和宝伊局也铸过当五百、当千大钱。现根据收集的大钱图录资料,就这七个钱局所铸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铸钱期限、轻重大小、金属材料和钱文版别,作简要论述。一、户部宝泉局宝泉局是全国最早开铸咸丰大钱的铸局,造钱数量之大,版别和品种之繁杂,均为各钱局之首。到咸丰四年(1…  相似文献   

8.
介绍1枚存世绝罕的"咸丰通宝宝苏当五"精铜母钱,以"型大、缘阔,料精、字美"著称。书法隽秀,有祁藻相同之遗风,抑或为其手迹,有较高的钱币文化价值,难得一见。据《宝苏局钱币》一书85页记载,它是"咸丰年间宝苏局试铸钱币之一,从未正式投入流通领域,仅有极少量祖、母钱存世,设计制作精美,书法神态一致,但有多种版式,向来泉家视为奇品,它和同类钱品有许多不同之处,此版别谱无载。"  相似文献   

9.
清咸丰年间,新疆地区共有宝迪、宝伊、阿克苏、叶尔羌、库车和喀什克尔六家铸钱局,占当时全国钱局的六分之一。新疆钱币大多数使用当地产红铜制作,故称之为红钱。其特点是版别众多、汉字钱稚拙、制作粗犷,在众多咸丰  相似文献   

10.
光绪初年,京城户部宝泉局铸行一套标准制钱(计十八种),颁发给各地方钱局,遵旨照式鼓铸。这批标准制钱又称作部颁样钱,目前可见到宝陕、宝福、宝晋等,其钱径为27毫米左右,枚重6克上下,铜质精纯。笔者仅有宝晋局的光绪通宝部颁样钱(如图1所示)。实际上,各钱局只能鼓  相似文献   

11.
介绍咸丰宝德当百母钱1枚,考据:轮背径47.5、面背径46.9、穿9.8、孔径8.5、厚4毫米,重39.9克。钱体:黄铜质地、无沙眼气泡,钱肉钱郭光滑、包浆熟旧、微决、文字纤细瘦劲、字口如斩。与齐宗佑先生《咸丰钱币版式集粹》(亚洲钱币丛书)所刊母、样比较,分别轻  相似文献   

12.
一、鼓铸背景。喀什噶尔在咸丰五年成立钱局,正月开炉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铜钱。据倭什珲布于咸丰六年二月廿三日奏,当十钱重一钱五分(非正式意义大钱)。此钱以往甚少见,近年始渐多,在各局平钱当十钱中端推喀局为尊。“当五十”咸丰重宝原定重四钱二分,“当百”咸丰元宝原定重六钱五分,皆“缶”宝版,不同于各局大钱“尔”宝版。喀什大钱传世甚少,备受珍爱。  相似文献   

13.
正几年前从《收藏》杂志社购得一本《钱币收藏》,里面有几篇著名钱币专家董大勇写的文章,其中《当前集币的热点——母钱》这篇文章里面在介绍"铁范铜"时,说他见过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铁范铜钱:"清代咸丰宝云当十铁范铜,钱体轻薄,钱文亦不太精。"根据铁范铜的定义:在铸铁钱前,一般先用少量的铜作为试范,观察母钱翻铸后的效果,这种用来试验铁钱钱范而铸造的少量铜钱,称为铁范铜钱。那么既然存在铁范铜钱,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铁钱存在,才可能  相似文献   

14.
试谈雕母、母钱的鉴别钱卓近年来,各地不断有发现雕母的报道,其中有不少是珍品,甚至是创见品。但也有一些从介绍的特征结合拓片看,尚不能轻易地定为雕母。因为其主要依据是字口深、文字细瘦,钱体上有雕刻痕迹,放走之为雕母。这其中有些情况值得探讨。撇开作用不提,雕母和母钱以及普通钱就其本身来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方法不同,前者是雕刻出来的,后二者是铸造出来的。雕母的产生方法据《大钱图录》载"每改元铸新钱,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侍郎鉴定,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其穿口(局呼金口)非钱局人不能凿,再用祖钱翻砂铸母钱。以后开铸,则悉用母钱印范。颁发各省者,亦谓之母钱。外省呈进者为样钱"。从这段论述中可知祖钱(即雕母)乃用上等铜料雕刻而成,故不应有铸造时才会产生的痕迹,如表面的砂眼、流铜,内部的气孔、夹灰等等。雕母由于刻工的技术水平及各朝的工艺要求不同,有的雕工精湛,可能已看不出刀痕,有的则可能留有明显的雕刻痕迹。有人就是根据某些钱上留有刀痕而认为其钱是雕成的,进而定其为雕母。在实践中,留有刀痕的钱是不难见到的,但要具体分析刀痕产生的原因。1.确为雕刻而成。由于雕母和母钱价格相差很大,有些铸造较好的母钱被牟利者改刻为  相似文献   

15.
新发现的宝晋咸丰通宝缶宝小平大周最近,笔者见到两枚宝晋局咸丰通宝。两钱面背合在一起打了四个洞,穿入四个小铜柱形成一个饼钱。表面磨损较严重,把四个小铜柱去掉分开两钱后看到没磨损的一面字口深峻,钱文纤细,十分精美,似为铸出后未经过流通即穿在一起。所幸是面背合在一起,两枚钱各保留一面未经磨损尚能显示其风貌(彩插、图1)。此钱对读,双点通,缶宝;外径2.21,穿孔0.61,厚0.2厘米;分别重4.2克和4.4克。铜质精良,铸工好,文字纤细,穿孔明显修锉过,一望而知是母钱。咸丰宝晋局钱有小平、当十两种,小平有铜、铁二种,基本只有两种版式(图2、3),均为尔宝,铸造不精。铜钱易见,铁钱较少。另有一种为部颁式,同《故宫清钱谱》中宝晋咸丰祖钱同版,极少发现。当十钱有尔宝缶宝二种铜钱。缶宝铸造较精且较少。此二枚缶宝宝晋小平尚属创见,同已发现的咸丰铜铁小平明显不同之处是缶宝。缶宝咸丰小平以前只见宝泉、宝直、宝苏三局有。宝苏局似为行用钱,宝泉局、宝直局应为铁母或铁钱(图4),另有一种缶宝宝泉为私铸(图5)。联系到宝泉局戴书当十铁母、瘦金书小平铁母等钱屡在山西发现,是否可推断当时山西有宝泉局的钱炉,生产铁钱。进一步可推测此二枚钱亦  相似文献   

16.
多年致力集存复杂的咸丰钱,集存到相当规模,自然会感知一些内在规律,再结合有限的文字记载,能得到较明确的、更详细的推论,可能意味着对咸丰钱的认识深入了一步。本人收集到咸丰年号部颁样钱19枚(图1—19)。其中,当五十两枚,为宝巩、宝安(图1、2)。当十只一枚,为阿克苏(图3)。小平钱16枚,为宝陕、宝黔、宝云、宝川各一枚;宝泉二式四枚;宝源三式八枚(图4~19)。据此19枚部颁样钱,可做如下推论:一、户部向各铸钱局颁发样钱的时间从拓图看,咸丰部颁样钱书体一致,风格相同。只有当五十、当十、小平三种纪值,且均属早期大样。据《光绪顺天府志》,…  相似文献   

17.
江建敏 《安徽钱币》2007,(3):38-38,62
我国古代的金属铸币中,铜钱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货币流通领域里,铅锡钱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份额。例如,五代十国闽王王审知的开元通宝钱,南汉的乾亨重宝钱等。清咸丰四年,更铸过大小多种铅钱。只是它们多被人以私铸和冥币相论,惟锡母钱方能引人重视。  相似文献   

18.
林染 《新疆钱币》2000,(3):42-42
存世的宝伊局咸丰当百大钱,青铜者略多于红铜者。青铜钱中有一种大“当”式,十分少见。如图1,径48.5-49.5毫米,重24.8克,铜色青白,含锡、铅多。此为后期铸品,铜质差,钱径小,较轻薄。宝伊局由于母钱更换频繁,后期铸品钱文已明显走形。  相似文献   

19.
金波 《新疆钱币》2002,(3):53-54
新疆咸丰、同治大钱,《故宫清钱谱》只载有宝迪咸丰当十和叶局咸丰当百各一枚样钱。宝迪咸丰当十为尔宝版,铅质,面32背34毫米,呈面小背大状,“咸”末撇下半段缺。叶局咸丰当百55毫米,红铜质,十分精美,应是从初期足重钱中挑出。两钱应都是送呈中央的样钱。清代鲍康《大钱图录》载有阿局咸丰当五十和当百各一枚。《中国硬币标准图录》所载不多,其中喀什局咸丰当百和库车局咸丰当百明显是精心设计的出格伪作,据说都是上海老一辈收藏家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正两宋铸钱的过程,有学者做了概括总结:"一、审定钱样;二、部颁样钱;三、刻制祖钱;四、翻铸母钱;五、铸造子钱。"~((1))其"审定钱样"是指用木、牙质雕刻的呈送皇帝审定的样钱,称"上省样钱"或"进呈样钱"。有秦桧铸钱样呈送皇帝"上省"的记载~((2)),以下称"上省样钱"。"部颁样钱"有称"颁铸样钱",《咸淳临安志》卷五中有"颁降铸钱式"御札~((3)),以下称"颁铸样钱"。铜质颁铸样钱由软质上省样钱铸造。户部经皇帝审定的颁铸样钱颁发给铸钱司下达到钱监,由钱监依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