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 0 5年 1月 1 4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美国杜鲁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令狐萍博士在北京华侨大厦作了题为“美国华人研究的新视角———文化社区观点探讨”的学术讲座。令狐萍博士首先对北美华人社区的研究作了简单的回顾。她指出 ,2 0世纪 40年代 ,研究早期华人社区的RoseLi把唐人街定义为“贫民窟” ;而王保华 (BernardWong)在其撰写的研究纽约华人的专著中则把唐人街看作是“种族封闭的社区” ,是相对独立的“种族飞地”。其后 ,关于北美华人社区的研究在对前述研究批评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欧洲学者KayAnders…  相似文献   

2.
书讯     
《圣路易斯华人:从飞地到文化社区》出版美国国立杜鲁门大学历史系令狐萍教授的著作《圣路易斯华人:从飞地到文化社区》(ChineseSt.Louis:FromEnclavetoCulturalCommunity)(英文版)一书已于2004年由美国天普大学出版社(TempleUniversityPress)出版,该书是作者继《金山谣:美国华人妇女发展史》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唐人街”(当地人称为Hop Alley)是一种生存社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2000年前后则进入了一个建立文化社区的时代。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把圣路易斯华人社会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分…  相似文献   

3.
唐人街转型     
周敏  林闽钢 《华夏地理》2003,(5):115-120
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末.早期到达美国的华人,大多是应美国西部的大开发和修铁路而被招募来的劳工或苦力.这些早期来美国的华工本不打算在美国扎根,他们的理想在于淘金发财然后衣锦还乡.可是当矿业衰退和铁路修成后,他们很快发现自己成了被歧视和排斥的对象.在排华法案的制约和美国社会不予接纳的情况下,华人移民只能把自己圈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小区域内.部分华人为了逃避在加州可能遭受的迫害,逃到了美国的东北部海岸城市,这就形成了早期美国东西海岸城市的唐人街.著名的旧金山和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可谓美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远的华人移民社区.  相似文献   

4.
美国各大都市都有唐人街,这是来美的华人,立足于美国的土地,为生存而奋斗,艰苦地创造出来的一个社区;他乃炎黄民族在海外的延续,这亦成为美国大社会大城市里的小城市,入其中,语言迥异于英语,民风亦与当地欧裔居民的不同,完全是华风。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 1 2月 1 9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龙登高博士发表题为“美国华人经济 :在边缘与前沿的成长”的演讲 ,分析和报告美国华侨华人经济活动的现状、特色、趋势以及美国华侨华人的移民动向和人口概况。龙博士指出 ,与东南亚华人在当地主流经济中长袖善舞迥然相异 ,美国华侨华人通常是在主流经济之外或其缝隙之间生存与成长。以唐人街经济为代表的边缘经济形态在美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 ,而 1 980年代以来华人又在以硅谷为代表的美国新经济中迅速成长 ,形成富有活力的前沿经济形态。作为…  相似文献   

6.
杜宪兵 《民俗研究》2009,(1):234-245
美国华人是海外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传统民俗在海外的重要传承者。纽约唐人街因其典型特征成为美国华人社区的一个缩影,生活于此的不同代际的华人在“恋旧”还是“洋化”的问题上有着迥异的选择,他们从墨守成规到入乡随俗的文化适应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今,美国华人正在由单一文化认同动态地向多元文化认同转变,这影响着唐人街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存续。  相似文献   

7.
韩素玲 《神州》2014,(9):2-2
第一代移民的华裔作家伍慧明在其小说处女作《骨》中描写华裔于唐人街时空夹缝中求生存经历的传统叙事中,旧金山的唐人街不再是没有情感的街道,建筑,而是与华人移民的命运已经密不可分,是华人移民的美国梦幻灭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我们可以从小说中看到作者利用后现代叙事策略对唐人街之地点的空间阐释。  相似文献   

8.
20 0 4年6月4日,美国华人学者、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顾问王灵智教授应邀为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之“华侨华人研究论坛”发表2 0 0 4年度的第三场演讲———“美国华人社会的历史进程”。王教授首先指出,中国大陆对美国华人社会存在两个似是而非的认识,即先入为主地认为:(1 )华侨华人聚居于唐人街;(2 )美国华人主要活跃于科技教育领域且做出重大贡献。因此,为了客观地展现一个关于美国华侨华人的完整形象,王教授以影响美国华人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切入点综合评述美国华人的历史进程。首先是1 882年美国政府违背美中双边条…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200年间,加尔各答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印度华人社会的家园。尽管在印度其他城市也居住着一些华人家庭,但加尔各答是印度唯一的拥有华人“社会”及两个唐人街的城市。然而,加尔各答的华人社会在海外华人研究中却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相似文献   

10.
该书由台湾人类学者陈祥水博士著,1991年4月台湾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出版,其英文版1992年7月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大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分“背景概论”简述了研究旨趣、理论构架和社会生态环境,并概述了纽约皇后区第四及第七社区的历史、社区结构、近十年来纽约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唐人街和华人在此社会和经济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回顾了近百年来美国华人移民史及华人社会的变迁。第二部分“家户研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田野调查的内容,选择粤海湾华侨农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社区"概念,以归侨群体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能动作用为理论视角,从多元社区的形成、归侨文化与认同意识的形成、归侨认同意识的动态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了归侨社区内部高度复合性的群体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传统调适和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调查和访谈资料为依据,阐述了印尼棉兰华人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棉兰华人因受周边华人社会影响,兼及殖民种植经济传统与移居型城市特点而形成的独有社会特征:政治参与具有华人社会传统特性;坚守中华传统文化并吸收了西方文化、土著文化;闽南语或普通话日常使用较普遍;经济上居于印尼社会和华人群体的边缘,实力有限;与其他族群相处较为融洽;以横向分化为主的华人社会,各群体间互动频繁,边界较为模糊。  相似文献   

13.
从 2 0世纪 5 0年代到 70年代末 ,我国先后在广东、福建等省区建立、扩大华侨农场 ,以安置归难侨 ,福建省的松坪华侨农场即为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特殊社区 ,它在人口构成、对外联系网络、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华侨农场逐步转型 ,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各项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 ,但是 ,华侨农场如何与时俱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华人的人类学研究:以区域及主题为分析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重点在于概述启始于上个世纪中期的人类学东南亚华人研究以及学者在不同时期偏重的各个方向。笔者并不企图在本文中完整、详细地讨论人类学者的东南亚华人研究成果 ,而是希望从不同地区及研究主题两个方面 ,概述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学者的东南亚华人研究重心、重要的转折以及新近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外印度华侨华人研究边缘化的现状,从人口特征、职业特征、文教事业及社团、宗教信仰及族际通婚等方面对20世纪50年代的印度华侨社会进行了分析,对印度排华运动、由此造成的印度华人社会的衰落,以及中国政府接侨及归侨的安置情况进行了阐述,认为印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会对印度华人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华侨城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特征及其差异,探讨城市居民的社区依赖性。因子分析界定了5种社区日常活动因子:低社区依赖性活动距离、低社区依赖性活动频率、高社区依赖性活动频率、工作的频率与距离以及高社区依赖性活动距离,累积解释率达63.597%。研究进一步表明:女性低社区依赖性活动的时间距离远于男性;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随着学历的增长而降低;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随着收入的增长而降低;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随着家庭结构的扩大和老龄化而增强;居民高社区依赖性活动频率随着居住时长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云南锡业公司归侨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资料和研究文献,结合深入访谈,从工作、婚姻、教育和福利等方面阐述了这些归侨五十年来的生活、生产情况;分析了七十年代部分归侨移居香港的原因和移居模式以及归侨群体对新社会环境的适应过程;并对云南锡业公司归侨群体鲜明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8.
Chinese local gazetteers (difangzhi) have been long recognized as an important primary source for the study of local history. Since the 1990s, in addition to projects to publish provincial, city, and county gazetteers, local gazetteers for villages, city districts, and city neighborhoods and streets (jiedao) have also been compil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one particular genre of these newly emerged local gazetteers, the city sub-district gazetteer or street gazetteers (jiedaozhi). We track their development, and discus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research value for Chinese studies. We show that jiedaozhi open windows into grassroots society in urban areas, which may stimulate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in Chine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以田野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生活习俗,以及华人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棉兰华人族群融入主流社会的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印尼棉兰华人族群目前已处于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中,这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一个缓慢渐进的社会过程。这种融入是一个非强制性的行为,是双向的、群体性的运动,其程度和速度受时空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式微的归侨聚居区呈现被符号化的特点,其物质和文化形态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侨文化”的地方再想象,并加剧了边界随之发生的新变化。本文主要采用叙事研究方法,以广州华侨新村为例,尝试探讨在城市化进程中归侨聚居区边界的演变及其对想象的社区的影响,由此进一步解析归侨聚居区符号化的过程与动因。研究发现:①1954年至今,新村归侨共同体维系纽带经历了从国家利益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再到集体记忆的嬗变,折射出社会环境、空间形态以及邻里关系的变化与归侨的自我认同感、群体认同感之间的耦合关系;②华侨新村不仅是曾经表征爱国主义的物质载体,在资本与权力的支配下归侨聚居区被片面截取并赋予了其它阶层想象的意义和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