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代汉文石刻中的《杨瀛神道碑》、《法门寺天眷元年碑》、《完颜娄室神道碑》、《香林寺屯兵洞题记》、《完颜希尹神道碑》、《金、西夏界堠碑》及《韩景□神道碑》、《石宗璧墓志铭》为研究12至13世纪初金夏关系的重要文物资料,涉及到金夏外交制度、天德之战、金夏于陕西沿边的军事冲突及边界交涉。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考释,可以看到金朝对边界战略要地的重视和金夏沿边军事状态的持续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内,竖有一方明代石碑,碑额题为《佥都督李公神道碑》,碑主明代开国功臣李杰,凤阳府寿州霍丘县(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人,元末跟随群雄起义,后归附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战殁,洪武二年(1369)八月归葬南京聚宝山。其墓前所立之碑,即为此《佥都督李公神道碑》。此碑原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乡,1995年迁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  相似文献   

3.
汪馨如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9(3):73-88+153-154
《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碑》在金石典籍、地方志与传世文集中均有著录。清代翁方纲、严可均都曾亲见碑碣,手自笔录,仔细甄别他们的录文,可知翁方纲《粤东金石略》收录《重刻张九龄神道碑》留有参考《(康熙)韶州府志》中《张九龄神道碑》录文痕迹,而《全唐文》中《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的文献来源,则为严可均呈递的碑版。此外,碑文中的“范阳节度颍王沄,奏前太子索甲二千领”等史实,为考索唐玄宗废黜太子瑛事件提供了细节。  相似文献   

4.
谈新发现的史氏残谱及史氏元代墓群(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篇 《残谱》中的三篇佚文  《残谱》中收有9篇碑传文章,但均未注明出处。经考校,其中卷二之史氏庆源碑及史秉直、史进道、史天泽、史格四人神道碑等5篇碑文,可确认是过录自乾隆四十四年《永清县志》①。卷一之史天泽家传、行状及卷二之史天安、史枢神道碑4篇,除家传另有载录的书籍外②,其它3篇虽史天泽行状、史天安神道碑有部分内容为它书摘引、转录,③但由于作者文集失传,碑石无存,均久已无从窥其全豹,《残谱》的发现,恰可补此缺憾。因状(碑)主为有元一代名臣,操笔则其时文章大家,当初即为元史本传的资料来源,现今…  相似文献   

5.
孙侃是唐代孙处约第四子,处约新旧唐书均有传,其墓志《唐故司成孙公墓铭并序》1943年出土于河南孟津县朝阳乡小梁村。孙侃神道碑全称《故荆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乐安县开国伯孙公之碑并序》,1990年8月出土于孟津县送庄乡西山头村南1公里许的310国道,这是继《唐管元惠神道碑》和《隋边城郡公尔朱(休)公之碑》之后,在洛阳出上的第三通隋唐时代的神道碑。  相似文献   

6.
昭陵碑石中的唐折冲府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陵博物馆现存唐太宗昭陵陪葬墓神道碑和墓志铭八十余种,这些珍贵石刻不只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笔者在整理这些碑石文献时,陆续记录了22个唐折冲府名,其中17个为《新唐书·地理志》所无,一个名称与《新唐书·地理志》所载虽同,但州属相异.现一并简介如下,并作些考释.乐游府《段志立碑》云:武德中 段志玄从秦王李世民讨薛举、刘武周,“以功授乐游府骠骑将军”.《旧唐书》本传与碑同,而《新唐书》本传谓“授乐游府车骑将军”,与碑不合,当以碑为是.乐游府《新  相似文献   

7.
在武威城北15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城址.名叫“永昌路故城”。在距城1华里的南面屹立着2块通高6米多的巨石碑刻.其一名曰《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民国时移置武威庙保存),简称高昌王碑;其二名曰《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简称西宁王碑。这座古城及碑刻虽在我国古代有它的一段辉煌历史,但今天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原立于甘南州卓尼县洮河上游 羊坝村的唐《八棱碑》(又名《石堡战楼颂碑》)碑文的赏 析,力求再现其作者高适这位边塞诗人的艺术特色。同 时,也对部分缺失文字作出推究。  相似文献   

9.
折克行是北宋府州折家将优秀代表人物,其神道碑文被记入最早的几版《府谷县志》。1976年,其神道碑出土面世,碑文与拓片今俱存。《府谷县志·两种》在点校《折克行神道碑》时,没有采用考古学家早已发布的碑文内容,也没有进一步对证现存碑林博物馆的神道碑,不仅沿袭了旧志中的诸多错误,且在点校时出现了多处错抄错录、漏抄错点问题。笔者拟用现存神道碑文对以上问题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0.
金源郡王神道碑,是金王朝为表彰和纪念一批已经故去的金初女真勋贵,大规模地立建的纪念碑。迄今为止,共发现了四通金源郡王神道碑,包括完颜希尹碑、完颜娄室碑、完颜斡鲁碑、完颜忠碑。金源郡王神道碑在历史研究、书法研究、旅游文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燕故神     
一、流行的地区“燕(宴)故神”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口头传唱文学。每当村里老人去世后,为了庄重丧事气氛,丰富祭奠内容,缅怀老人,凝聚人心,教育后人,资助事主家,了却老人生前的夙愿,在出丧的前一天晚上,为亡人举行的一种祭奠和还愿活动。它主要流行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古鄯、马营、满坪  相似文献   

12.
严复与鸦片     
通过分析严复的英文日记和账本等史料,可以得出严复至死未能革除吸食鸦片这一不良习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舒缓病痛;严复自入仕以来收入颇丰,吸食鸦片的开销只是占家庭开销的一小部分而已;鸦片影响严复仕途发展说不能成立。对于仕途不顺的根本原因,当事人自己的反思是最深刻、最合理、最可信的。严复晚年在与亲友的书信中,将早年的仕途多荆棘归咎于自己以前桀骜不驯、率性而为、好论人非,甚至到了晚年还在吞食早年种下的"恶果"。  相似文献   

13.
严复的教育生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后锋 《史学月刊》2000,66(1):54-62
1880年起,严复总办北洋水师学堂凡20年,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为中国海军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1906-1912年间,严复还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复旦公学、北京大学等校校长,对旧式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按自己的思想主张组织教学和管理,为这三所学校以至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严复的办学经历,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关系的复杂及教育救国之路的艰难与曲折。  相似文献   

14.
370年,若不是内部的倾轧与腐败,当可与前秦相颉颃的慕容前燕犤2犦为前秦所灭。淝水战后,受到苻坚优待的前燕宗室在隐忍与等待中揭开了前秦土崩瓦解的序幕。他们的复国运动声势浩大,在北部中国掀起了阵阵波澜。学界对他们在复国运动中的表现、特点等却鲜有论及。事实上,他们的复国运动一开始就形成了两股势力的争衡,且与他们强烈的时代焦虑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强烈的归根情结,而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厘清。  相似文献   

15.
安志敏 《华夏考古》2001,(4):106-108
一、裴文中先生与史前陈列馆 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基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先生(1904年~1982年),于20世纪40年代曾两度应聘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讲授史前考古学,并筹建史前陈列馆。这在中国考古学史上,也是富有历史意义的两件创举,今就这两个方面作一些记述。 裴先生于1940年秋季到校,在历史系讲授史前考古学,这是他从法国留学归来后的首次开设,在我国大学课程中也是首创。听课人数较多,主要有两位代表:一位是成思元先生(毕业后在成都华西大学博物馆任职,已去世);另一位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  相似文献   

16.
1943年8月15日,阎锡山在克难坡召开的行政会议上首次提出“兵农合一”,继而在乡宁县“试点”。1944年2—4月,又在晋西各县普遍推行。晋西民怨沸腾,后被迫于1944年4月告一段落。日军投降后,阎锡山回到太原,又重提“兵农合一”制度。1946年1月,阎派出解救团分赴晋中、晋西各地,强制推行“兵农合一”制度,人民怨声载道。消息传到南京,阎的老乡贾景德等人纷纷致函规劝。本组史料即为阎复贾等函,它对研究阎记“兵农合一”制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天根 《清史研究》2007,8(1):18-31
就现实与学理的关系而言,严复对近代学科的建构既有学理的追求,又有对现实政治中救亡图存的反思。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为界限,严复对近代学科建构可分两个阶段。从甲午战争到清末新政宣布废除科举,严复侧重用狭义的进化论结合学科知识,探求西方富强之缘由。1905年前后君主立宪得到朝野呼应,严复在学理上将广义的进化论诠释为狭义的社会进化阶梯,从改良层面解释政治制度变革的艰难。在治学方法及治学路径的选择上,严复以天演进化论为学科理念及对逻辑论证方法的强调,是"不变"的一面。严复对近代学科的建构既有西方学理成分,更有近代世变之亟的困境下实现民族救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韦力 《收藏家》2013,(5):42-44
辛卯年秋拍期间,有三家拍场公司同时出现赵元方旧藏之本,看来是同出一源者,赵元方旧藏吾本已备,然预展时前往翰海翻看原物时,见有光绪十七年蝶园刻本《宋艳》十二卷,一函六册,其中四册封面上有朱笔题识,鲜艳可喜,遂与众藏家逐鹿,是书以一万二起拍,最后以四万落槌归吾囊中。  相似文献   

19.
聂崇正 《收藏家》2013,(11):67-70
画家严宏滋的姓名,令人十分生疏,即便是研究古代绘画史的人,也会要去查一下相关的画家人名词典之类的工具书才能知晓。经查阅,他是一位清朝的宫廷画家。他的姓名即使能在工具书中查到,他也不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画家,是根本无法和焦秉贞、唐岱、冷枚、郎世宁、金廷标、徐扬等知名的清朝宫廷画家相提并论的。不过,嘉庆初年成书胡敬所著的《国朝院画录》一书内,还将画家严宏滋的姓名、简历及作品等相关材料记上了一笔,  相似文献   

20.
王鑫义 《史学月刊》2007,(3):114-120
颜师古撰《汉书注》曾取义于颜游秦《汉书决疑》。然而,颜师古却没有将《汉书决疑》列入参考书目,撰书中亦未称引。其学术失范行为受到了清代学者的严厉批评,但迄今学者未曾就《汉书决疑》佚文与《汉书注》进行全面的比义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就《汉书决疑》的19条佚文与《汉书注》的相关注文作逐条比义,可以发现颜游秦的15条注文被颜师古完全采纳或基本采纳,占今所能见颜游秦佚文的近80%,故后人谓师古注尝窃采游秦义为不诬。但瑕不掩瑜,师古注比游秦《决疑》丰富得多,是一部较为系统、全面的《汉书》注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