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吐鲁番阿斯塔那155号墓出过二件明记"儒林参军"官名的麴氏高昌时期文书。一件名为《高昌重光三年(622年)张憙儿入俗租粟条记》(载《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三册271页),释文如下: 1 □[昌]辛巳岁俗租粟,张憙儿 2 □悦、参军郭都、翟怀愿、氾延明,壬午[岁]□□ 3 [廿]六日入。高昌庚辰岁租粟,张  相似文献   

2.
《通州漕运粮道图》简称《粮道图》,是一百多年前用毛笔手绘的地图,它忠实地记录了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前后运粮船艘在通州境内及其附近地区行走的水道情况。漕运.指从水道往京城运输粮食。《史记·平准书》记有:“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记述的是西汉政权建立后.  相似文献   

3.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土特产),其中名瓷(“力士瓷、饮器、茗铛、釜”)酒器、茶铛、茶壶“独举豫章”(洪州),深得唐玄宗赞赏。  相似文献   

4.
明代漕河因地为号,分为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和浙漕共七段。江南运河即浙漕,起自京口闸,终于杭州北郭务,全长近七百里。明代国家财赋主要仰赖东南,每年有二百余万石粮通过运河北运。因此运河是明代经济的重要命脉, 常镇运河是江南运河的西北部分,是明代东南漕运的关键地段。“三吴之粟,必由常镇”,它可以说明常镇运河在明代漕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分析明代常镇运河的利用和整治,以恢复明代常镇运河通航的历史,从中了解运河利用中的得失,以指导我们现在的运河利用和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它最早见于唐陆羽<茶经>.洪州窑青瓷器深受当时社会的欢迎.据<新唐书>卷一之四"韦坚传"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史韦坚率江淮并汴洛漕船300艘,满载各郡"轻货"(土特产),其中名瓷("力士瓷、饮器、茗铛、釜")酒器、茶铛、茶壶"独举豫章"(洪州),深得唐玄宗赞赏.  相似文献   

6.
正《史记》卷29《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9-1410页)载:"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然《史记》卷30《平准书》(同上,第1420页)载:"郑当时为渭漕渠回远,凿直渠自长安至华阴,作者数万人。"又《汉书》卷24《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第1161页)载:"郑当时为渭漕回远,凿漕直渠自  相似文献   

7.
汉漕渠水源自渭河昌森据《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武帝纪》,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大司农郑当时建议开漕渠运粮,“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武帝从之,“令齐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  相似文献   

8.
咸丰七年,胡林翼在湖北推行漕务改革,将漕粮一律改折征收,以漕折银解部。这改变了漕粮征收本色之定制,调整了不合时宜的收支结构。咸同年间,各省纷纷效仿湖北,重订钱漕章程,此为"第二次耗羡归公"。同治末年起,湖北在漕粮折征基础上,每岁由招商局采买海运米三万石。甲午战后,漕折银转用于外债、赔款之急需。19世纪后半期的漕运制度之剧变,反映出漕务运作中核定成本、依赖市场的程度大为加深,不计成本的"贡赋逻辑"逐渐被取代。  相似文献   

9.
近来阅读中华书局标点本《资治通鉴》,发现了一些问题.对《唐纪》部分的一些问题,曾翻阅了一些资料进行考证,便写成这篇短短的札记.不妥之处,望方家指教.一、《通鉴》原文的几个问题1.《通鉴》卷187高祖武德二年二月条云:“初定租、庸、调法,每丁租二石,绢二匹,绵三两.”(p5840)卷190武德七年四月条云:“初定均田、租、庸、调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随土地所宜,绫、绢、絁、布.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佣,日三尺.”(p5982)  相似文献   

10.
《大唐开元礼》是唐玄宗时代官修的一部礼仪巨著。本文讨论《开元礼》的撰作缘起,认为《开元礼》和《唐六典》作为取代上古三《礼》的中古礼典,在制作上异曲同工,都是玄宗营造盛世的精神产品。《开元礼》提出以“改撰”《礼记》为目标,更有着从疑注到改经的长期思想基础和深刻学术渊源。而《开元礼》撰作之前,礼仪使的设立和在此之后举行的一系列礼仪活动,为《开元礼》的创作进行了礼仪实践和理论准备。《开元礼》最后以“折衷”唐贞观、《显庆礼》,解决和协调对《礼记》经传认识的矛盾,实现对于唐朝本朝新礼的吸收,体现了唐朝礼制的时代化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黄河决口,拉开了长期夺淮的序幕,。金代黄河下游尚未形成固定流路,但河道逐渐南摆。入元以后,开始经由涡、颍、濉等河而全面夺淮。明代,由于“保漕”、“护陵”等因素,从而使得黄淮关系变得日趋复杂化。清代,保证运道通畅依然是处理河、淮关系的前提,而此时黄河已南行700余年,下游河道淤积严重,终于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再次改道。流向东北,离开了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12.
明代大运河的启用,使黄淮运交汇区域成为治水的关键区域。官方为了维护运河的畅通,采取了使水系结构与水情产生变化的措施。明前期的河道基本上沿袭了元代河道多股并流、迭为主次的特点。随着运河、淮河与黄河的治理,特别是筑堤的兴起,黄河各水道有一个从面到线,再从一线到清口一点的集中过程。第一阶段是黄河北流断绝,第二阶段是徐邳河道与上游固定于一线。黄河固定集中于徐邳一线以后,嘉靖年间河多决于徐州的上游,嘉靖四十四年以后,河多决于下游。黄运合一区域的河道治理,从一个跨越南北的扇形面,发展到南部半个扇形面,再集中于一线,最后集中于清口。总体的治理过程,基本上为保运服务。从面到点,从大区域的治理到小区域甚至于一点的工程治理,这是明代黄淮运水利工程的水流控制特色。这种随水环境变迁而进行的治水工程调整,充分体现出古人大区域地利用水环境的智慧,具有鲜明的生态特色。  相似文献   

13.
沛谯又称谯沛,汉魏二祖和自己的功臣集团两次从这一地区崛起,于400年间,一首一尾,书写了汉王朝从建国到终结的历史。沛谯地方位于黄淮海平原。这里自战国晚期起,已经拥有富足的经济基础和充备的文化资源。楚文化的长期积累,在这里形成了新的重心。汉初梁国的文化优势,也对这里的人才形势有所影响。刘邦集团和曹操集团虽然都崛起于沛谯,而前者多布衣、白徒、亡命无赖,往往只是以个人身份追随刘邦,后者则以诸夏侯曹为代表,以宗族势力参与政治军事争搏,且其中颇有豪富。这一情形与东汉豪族势力的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张家山汉简》所出汉初法律条文着手,对汉初户赋和户刍的性质进行了细致分析,指出二者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户税,具有税率很轻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探讨了汉代户税的演变过程,认为文景与武帝时期社会状况的变化是导致汉代户税不断加重又突然消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赵红梅 《史学集刊》2006,1(2):89-93
两汉魏晋时期的玄菟郡自西汉武帝始设,历经西汉昭帝整合四郡内徙玄菟、东汉安帝再度侨置以及魏晋时期迁至辽西这三迁四治中,玄菟郡长官的历任状况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6.
顾尚洁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外交家、文学家。《清顾尚洁先生墓志铭》对研究顾尚洁的生平、思想和著述,以及江淮文人集团的交游和清末外交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代中叶以前长江上游在使用传统的生物质燃料时期燃料总体十分富足,唐宋元明时期个别煮盐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薪材匮乏的现象,但并不影响总体的生物质燃料的丰富充足状况。长江上游最早在汉代就开始发现火井,并在晋代利用天然气作为手工业燃料,但直到清代才逐渐在川东、川南部分地区盐业中广泛使用,而在生活中较多使用天然气等液化气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煤炭在中国也是早在汉代就开始,在长江上游的使用早在唐宋就出现,但很长时期内不论是在生产中或是在生活中都是煤炭与木材、木炭并用。近代以来,城市生活和生产煤炭使用范围扩大,但农村受多方面的制约,煤的使用程度并不十分普及,直到今天,农村生物质燃料仍为主体。由于人口压力、工业化过程中燃料换代不能实现,清中叶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是长江上游生物质燃料的危机时期,也是从生物质燃料向非生物质燃料转换的转折时期,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达到顶峰。近十多年来,由于液化气、煤炭、沼气、电力等非生物质燃料大量使用,燃料换代加速,加上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实际生活人口减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烹熟可食用品增多,虽然生物质植物燃料在农村仍为主体燃料,但城市乡村的生物质燃料薪材采伐量大大减少,森林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弱。  相似文献   

18.
王素 《中华文史论丛》2011,(1):1-34,397
本文依據長沙吴簡,從"佃客"與"衣食客"入手,對西晉户調式中的"南朝化"問題進行了探討。認爲:孫吴建國時期,江南大土地的開發已經打下良好基礎,包括蔭"佃客"與"衣食客"等在内,各項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建制都基本形成,並反過來對中原産生了影響。在這種情況下,西晉滅吴,統一中國,頒佈的户調式,含有包括蔭"佃客"與"衣食客"等的江南地區的内容,是十分正常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考古资料,结合文献记载,系统论述了战国时期淮河流域包括冶铸、丝织、漆器、玉石器及原始青瓷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0.
陈氏太建北伐,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是联周击齐;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起于南朝末造,经济武备均不及北朝,陈宣帝不能审此而失之烛远,穷兵远略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失败。太建北伐始胜于周齐交争之隙,终败于北周统一北方之际,要在“合纵图齐”政略选择的失误;太建北伐最终归于失败,要在不仅折兵阃外再失淮泗,而影响亦及于南北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