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桥先生是浙江省地方志事业的领军人物,也是国内方志界的名学,在修志实践、方志理论等方面成就卓。2005年12月,魏桥先生的新作《两轮修志说》出版。全书字里行间处处体现着务实创新的修志理念,折射出浙江修志实践和方志学说的鲜明特色。20余年来,以魏桥先生为代表的浙江省地方志工作,坚持求真务实,着力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不断提高。《两轮修志说》既是这一奋斗历程的忠实记录,也是务实创新精神在方志领域的真切写照。前不久,本刊特约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研究员颜越虎对魏桥先生进行了采访。[编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方志学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方志事业发展和方志编修实践相比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忙于修志实践忽视了理论研究;基层修志队伍不稳定,修志人员业务水平低,方志学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方志理论研究的顺利开展。要搞好方志理论研究,就要加强组织领导和修志队伍建设,调整工作思路,使修志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  相似文献   

3.
陈桥驿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作为“方志的大用户”,他既善于利用方志,也深入研究方志,几十年来在方志学说和修志实践两个方面,成就卓著,独具特色,不仅对我国的地方志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影响远及国外,促进了中国地方志的国际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魏桥在长期的地方志工作中,形成了风格鲜明的方志学说。其主要特色与贡献为:该学说贯穿一条红线,即强调志书的政治性,确保新方志的社会主义底色;来自修志实践,闪耀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光芒;源自永不停息的思考,闪烁着思想的火花,有其深刻性;既注重传承,更注重创新,体现出当今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关注"大志",也关注"小志",体现出视野的开阔性与全面性;对修志实践具有贴近、贴切、好用、管用的特点,指导性强,指导成效明显,极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自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至今,虽然广大修志工作者历经20多年的修志实践,但_方志理论研究仍是薄弱环节,方志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仍然滞后于修志实践。要改变这种局面,广大方志工作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样才能不断加强方志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志源远流长,代代编修,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在宏观审视历代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从方志编修连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修志逐步向边地、基层拓展,方志的空间分布越来越密集;修志制度的健全和强化,为开展修志工作和提高志书质量提供了保证;方志品种越来越丰富,体系化日益强烈;地方话语与国家话语的互动贯穿整个方志史;方志的编纂继承创新并举,需要知识的"跨界"日益明显;方志的成书形式紧密追踪科技发展;方志的地位由附庸渐成"著述大业"八个方面论述了方志发展规律。我们在修志工作中要充分自觉地遵循和利用这些规律,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修志工作的效率,共同推动方志事业的进一步繁荣。  相似文献   

7.
方志理论研究与运用的思考云南省嵩明县史志办公室马金选在本届十余年的修志历程中,地方志理论研究长足发展,方兴未艾。它不仅卓有成效地丰富和发展了方志理论宝库,而且对修志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充分肯定方志理论在修志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外,还应该看到并承认...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方志批评江西省丰城史志办公室金达迈新方志批评的发生与发展方志批评推动着修志实践向前发展,就象文学发展依靠创作和评论双轨道一样,方志发展也要依靠编纂和批评这两条轨道。批评可以使实践上升到理论,批评可以用正确的理论指导修志实践。1984年,中国地方...  相似文献   

9.
谈方志批评     
方志批评是一种方志现象,它伴随着修志活动而产生,并与志书编纂共同发展。方志批评以志书和修志活动为对象,没有志书编纂,就不会有方志批评。志书编纂可以从方志批评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离开了方志批评,志书编纂中的经验教训就难以总结,志书编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易解决,志书质量也不易提高。因此,研究方志批评的作用、规律、性质和任务,探讨方志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明确方志批评者的修养等问题,不仅是新志书编纂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方志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方志批评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志界…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新一轮修志热潮的兴起,学习修志业务、探讨修志规律、提高修志质量,已成为方志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张家港市志》也已从去年9月启动编纂,到今年4月初步完成了资料征集工作,并开始进入志稿写作阶段。回顾前一阶段的修志实践,部署下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11.
方志期刊作为方志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伴随着新中国首轮修志活动而诞生的.自那时以来,全国各地的方志期刊为弘扬方志文化,服务修志实践,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期刊自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修志活动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12.
方志期刊作为方志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伴随着新中国首轮修志活动而诞生的。自那时以来,全国各地的方志期刊为弘扬方志文化,服务修志实践,促进方志事业的发展,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方志期刊自身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区别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修志活动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13.
庞国凭先生主编的《二轮修志·浙江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不久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笔者阅读之后,认为这是一本与时俱进、指导实践的方志理论著作,是一部贴近修志实践的好书,不但对推动浙江全省的方志编纂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全国各地的第二轮修志和理论建设也有重大意义。因此,愿以拣金掇玉之得,作一评介。一讲究实用,有助于修志实践本书是浙江全省第二轮修志历次编修经验交流会的成果。《论坛》里的文章,都是在方志编纂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的产物。笔者细读其文,对作者们认真总结首轮修志的经验教训,大胆探…  相似文献   

14.
本届志书编修进入大面积丰收的年代,这20年的修志实践使我们经历了修志实践的完整周期,这是广大方志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从修志实践中深入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上升为理论认识的极佳时机。本文拟从对方志事业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剖析中,就广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传统方志实践经久不绝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是我国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地方志的编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传统方志实践何以流传至今?笔者认为,政府的重视和积极干预,一统志的编修,中国史学的发达、方志功用的变化和地方文人、学者、名流浓厚的乡土意识及对修志的积极参与,修志经费的保证,是我国传统方志实践经久不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方志理论博大精深,传承修志千年不衰,自有其独特的体例和系统的学科理论。在二轮修志中,编修者应该用方志基础理论指导编修实践。笔者认为,修志工作者应根据方志的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切实注重续志理论的“四化”:即篇目设置规范化、资料处理技术化、书写内容条理化、文字表述志体化。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之际,认真总结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实践及读志用志经验,必将为第二轮修志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创新思路,从而促进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芙蓉 《中国地方志》2012,(7):58-60,5
蒙古学与内蒙古方志关系密切。虽然内蒙古方志包含蒙古学部分内容,蒙古学包括内蒙古方志一些内容,但二者有区别。蒙古学的地域范围比内蒙古方志广泛。在内蒙古首轮修志工作中,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不到位。在利用蒙古学资料方面存在着资料不翔实、不全面、没有时代特色、没有地域特点等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首轮修志工作实践,在阐述蒙古学与内蒙古方志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第二轮修志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参加编修两届《广西通志.邮电志》的实践与体会,认为提高新方志编纂质量的较好的途径是:1.加强方志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用以指导修志。2.强化志书是综合性著述的观念,用综合性著述方法开展修志。3.领导审稿、修志业务主管部门审稿和修志人员三者有效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新方志事业的不断发展,方志工作者对方志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各级方志工作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传承祖国2000多年宝贵修志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以科学的理论指导修志实践,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编纂出了一部部可读性强、质量高的各类志书。作为一名方志工作者,就近日拜读的《吐鲁番地区志》谈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