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尔扈特部是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 ,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额尔齐斯河中游以西一带 ,17世纪 30年代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土尔扈特部在伏尔加河畔生活了一百四十多年 ,长期受沙俄侵略和奴役 ,远离故土 ,处境艰难。因此 ,他们的首领渥巴锡汗率领大多数部众历经艰险 ,于 1771年返回了祖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土尔扈特东归。土尔扈特东归后 ,清政府用治理蒙古民族的办法设立了盟旗来统治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的大小封建主在清廷册封下 ,保住了他们世袭的贵族地位 ,依然是土尔扈特人民的直接统治者。十七世纪初 ,藏传佛教 (俗称喇嘛教或黄教 )传…  相似文献   

2.
<正> 普宁寺是承德外八庙中一座较大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普宁寺兴建的时代背景 普宁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夏天动工,二十四年(1759年)竣工,占地面积三万三千平方米。这座寺庙是清政府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割据势力后兴建的。 位于我国西部的厄鲁特蒙古,由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构成,所以又称卫拉特四部。后因准噶尔势力强大,统一了四部。土尔扈特被迫西迁,其游牧地区被杜尔伯特的一支辉特部占据。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岁末,黑龙教授的《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1672—1697)》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主题是一个我十分感兴趣的历史研究课题。在认真细读之后,所感、所思甚多,草成此文,寄望于作者,就教于读者,望能对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的深化有所裨益。一、阅读中我之所感卫拉特蒙古历史是我步入研究工作岗位后涉猎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时在1975年。近半个世纪我个人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但对卫拉特蒙古历史的研究从未间断。而17—18世纪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汗国时期的卫拉特蒙古诸部联姻是卫拉特历史和诸部关系史上重要一章,对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利用汉、蒙、藏文资料,特别是我国尚未翻译出版的俄文档案资料,通过梳理联姻史实,归纳联姻特点,进而指出诸部联姻在加强土尔扈特和祖国联系及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具有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元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我国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为反抗沙皇俄国的统治,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历尽艰难险阻,从伏尔加河畔回到祖国。为实现重归祖国的愿望,土尔扈特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从出发时的17万之众,到达伊犁只剩下7万人。可歌可泣的东归壮举,在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万法归一图》正是有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宝贵文物。此图藏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纵164.5、横114.5厘米。作  相似文献   

6.
游我国避暑胜地承德,两块赫然耸立的巨碑吸引住我,它们是乾隆御制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碑文记载了我国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返回祖国的壮举和清廷对他们的隆重接待。回来翻阅《辞海》(1979年版)“卡尔梅克人”词目,见其中写道:“卡尔梅克人,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居民,部分在西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共13.7万人(1970)。中国文献中称为土尔扈特,为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由中国向西北迁移……”读着读着,不禁感到诧异。承德碑文不是说全部  相似文献   

7.
英国近代著名学者德昆西在《鞑靼人的反叛》一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象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的无垠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和那样激动人心的了”。德昆西在这里称誉的那个“轰动于世”而又“激动人心”的伟大事业,是指一七七一年发生在我国历史上的土尔扈特蒙古,在其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毅然重返祖国的动人事迹。早在明末清初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的我国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蒙古,之所以能够胜利地重返祖国,一方面是由于土尔扈特人民虽然身居异域,但始终怀着一颗“恒归向中国”的“积诚”之心;另一方面,则由于乾隆帝对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执行了正确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努力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尔扈特蒙古重返祖国的整个过程中,乾隆帝先后下达了近三十道谕旨,从  相似文献   

8.
17世纪蒙古文史书中的若干地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世纪蒙古文史书中记有大量地名,对研究蒙古史,尤其是明代蒙古史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受到研究者们的充分重视。由于17世纪蒙古文史书采取的多是遇事声、到为止的记载方法,使不少地名考证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研究这些地名时,首先应对17世纪蒙古文史书的有关特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进一步展开考证,才能避免偏差和失误,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本文从17世纪蒙古文史书中选取17个地名进行了考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错误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广西民族学院汉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徐杰舜教授主编的《雪球——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一书。这部洋洋130多万字的大著由10多位汉、壮、蒙古、满族学者共同完成,开创了从人类学角度全方位研究汉民族的先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7月,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一部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对其科研人员近十年来的工作成果进行了评选,经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认真评审,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有5位同志的8项成果获奖。现对这8项获奖成果做简要评述如下:1、马大正与马汝珩(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合著《厄鲁特蒙古史论集》,1984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收论文15篇,按内容分为四部分,前三部分分别论述了和硕特、准噶尔、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后一部分则是对厄鲁特蒙古历史研究的评述。蒙古史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重大社会现实意义的工作,而其中的厄鲁特蒙古  相似文献   

11.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后,其经济状况可以概括为:传统游牧经济由盛而衰;以互通有无为基础的对俄贸易往来不断;为俄国军事战役出兵助战获得战利品和报酬成为特殊的收入来源;突袭其他民族和控制贸易路线是增加财富的渠道之一;捕鱼成为相当一部分生活贫困的土尔扈特人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作者认为经济状况恶化是促使土尔扈特蒙古东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乌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4(2):121-127,149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清朝理藩院(部)培养译才的成安宫三学之一托忒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托忒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设置经过及其建制。认为这一专门机构是在清朝军机处的呼吁下于乾隆四十六年设置的,这与卫拉特蒙古的强盛及托忒文在中亚诸民族中作为一种外交文字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同时举办那达慕。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摔跤)、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做客礼仪 进门:乘汽车到牧民家做客者要看蒙古包附近勒勒车上是否拴着马,不要贸然驶入,免得马惊挣断缰绳跑失。进包要从火炉左侧走,坐在蒙古包的西侧和北侧,东侧是主人起居…  相似文献   

14.
1994年出版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志》(以下简称《巴州志》)是新疆第一部反映民族自治州的地方志书,自然引起读者的兴趣。《新疆地方志暂行规定》提出:“在民族聚居和杂居地区,新方志应充分反映民族特点”。作为一部民族自治村怕勺志书,应该充分反映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放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地说,《巴州志》应充分反映土尔扈特及和硕特蒙古族的历史和现状。这还因为南路旧土尔扈特为汗旗所在,东归的土尔扈特及和硕特成员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安排在巴州境内。土尔扈特的东归,在十八世纪是轰动世界的壮举,其结果是十六万余人行程数千公…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由西蒙古部落(卡尔梅克、卫拉特)于14世纪联合组成,至17世纪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或卫拉特汗国(1630-1757年)。汗国与周邻-在西部与哈萨克部落,在南部与企图控制新疆的清王朝军队经常发生战争。1700年准噶尔最高汗策妄阿拉布坦(1691—1727年在位)进攻新疆南路,并征服了叶尔羌汗国,他下令发行了铸有自己名字的普尔铜钱。这种新钱的一部分作为贡赋运往北疆。策妄阿拉布坦死后,其子噶尔丹策零(1727-1745年在位)也发行了铸有自己名字的钱币,而将旧币以2:1之比兑换成新币。噶尔丹策零死后,没有再发行新币。准噶尔汗国最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被清军平定,准噶尔普尔铜钱被改铸成标准的中国式钱币,名为“红钱”(redcash)。“普尔”这一名称在新疆钱币系统中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16.
唐晓军 《丝绸之路》2014,(12):39-45
拉卜楞寺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由活跃于青藏及河湟地区的蒙古贵族支持下创建的。15世纪以来,蒙古四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直接统治了青海及河湟地区,分封诸王,划分领地,支持格鲁派的发展。当时,因藏传佛教部派之间、蒙古各部落之间及蒙古诸王与清政府之间的斗争非常残酷,黄河南前首旗亲王察罕丹津为了自身的发展,积极寻求西藏高僧创建了拉卜楞寺。在历代亲王的坚定支持下,拉卜楞寺逐渐发展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安多藏区佛教信仰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9,(8):13-13,16
(三)蒙古族的语言文字 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在我国使用人口约300万人。在国外,主要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蒙古语可划分为三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特等土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这些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别。额鲁特蒙古人是明清时期西蒙古分支,讲额鲁特蒙古方言,至今保留着额鲁特方言的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亚特方言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但巴尔虎人受俄语、汉语、东蒙古方言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大。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当时的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迁入,他们所用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上从俄语借用较多。  相似文献   

18.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已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的《边疆史地丛书》,年内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反映沙俄  相似文献   

19.
孟泽 《南方人物周刊》2013,(39):106-106
暌违一年,马友友再次来中国演出,演奏的是全新作品《度》。这部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秉承了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作品的主题和神韵,与马友友搭档的是中国音乐人、笙演奏家吴彤。2000年,吴彤在美国结识马友友,并成为丝绸之路乐团创团成员之一。11月6日晚,马友友、吴彤以及《度》联合委约方之一广州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20.
《新疆通志》76卷——《语言文字志》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历时 1 2载 ,凝聚着近百名专家学者心血的志书在 2 0世纪末出版 ,是《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编纂委员会为新世纪献上的一份厚礼 ,可喜可贺 !《语言文字志》共分 7篇、2 8章 ,基本涵盖了新疆语言文字工作的方方面面。凡想了解新疆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的人 ,只要有了这部书 ,足不出户便可如愿以偿。所以 ,这部书不可不读 ,特别是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们。新疆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风景奇特 ,民族众多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