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世纪西欧的外国商人和外地商人都是行商。他们不仅在中世纪欧洲始终存在,而且还催生了商人法和商事法庭。商人法和商事法庭是为了行商的利益产生的,既克服了中世纪各种属地法的司法管辖权的局限性,也消除了各种普通法庭司法程序拖沓和缺乏行商参与等弊端,因此成为行商四处经商以及在发生纠纷时得到快速、公正判决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清代广州行商制度是清政府管理经营和控制对外贸易的制度,是封建垄断的特殊制度。行商几乎垄断了当时全国的对外贸易,只有行商是官方承认的有资格跟外国商人做生意的商人,具有"半官半商"的性质,也有人称其为"官商"。行商的这种"官商"性质使得行商的职能不同于普通的商人,保商制度就是"官商"的职能之一。而这一"保"却成为行商破产及行商制度崩溃覆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巨新 《安徽史学》2007,(5):43-48,42
在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中,行商发生商欠的案例层出不穷,行商因商欠而破产的事件也屡见不鲜.清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防止商欠案发生,但总由于未触及行商制度之根本而不见成效.清政府对破产行商进行严厉制裁,对行商欠外商债务积极予以偿还,但却对外商欠行商债务不闻不问,充分说明清朝政府对本国商民和外国商民政策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萧国亮 《清史研究》2007,1(1):32-48
清代前期实行的行商制度,具有对外贸易垄断所有权与垄断经营权相分离的垄断特征。它使具有官商特征的行商成为专制国家统制对外贸易的工具。行商握有垄断经营对外贸易的权力,同时又负责征收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代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并进行严格的管制。行商制度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涉及到清代专制国家、粤海关等衙门的官吏、行商、外国商人和中国私商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的变动最终导致了行商制度的衰落,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专制国家与经济制度变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兴泰行商欠案与鸦片战争前夕的行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37年,在广州经营着数额庞大的对外贸易的兴泰行破产,欠下外商债务共240余万元.兴泰行债主(主要为英国散商)向两广总督邓廷桢提出申诉.邓廷桢命行商首领会同英人清理债务,并在长时间的争执后确定了赔偿方案.1842年《南京条约》所规定的中国对英赔款中,即包含了部分兴泰行债务.兴泰行商欠案的发生,除了其自身的一些原因外,主要是由1830年代中西贸易关系的变化和行商贸易体制自身的弊端所导致.1834年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的结束,使兴泰行这样的小行商失去了一层保护,而东印度公司在此后对广州贸易施加的影响,则恶化了行商的经济处境.兴泰行和其他行商在作为当时进出口贸易之大宗的茶叶贸易和棉花贸易中,由于种种不利因素,也难以取得利润,反而遭受重大损失.在兴泰行商欠案解决过程中复活的行商连带赔偿责任制度,使广州贸易体制陷入进一步危机.  相似文献   

6.
清代广东行商,即十三行商,也称外洋行商,简称洋商、行商,由清政府批准承充,具有半官半商的性质。他们是鸦片战争前唯一的对外贸易合法  相似文献   

7.
官商是封建社会经济和专制政治制度的产物。清代的官商,以皇商、盐商和行商为著名。乾隆年间,随着封建政权对商人和商业资本压抑的加重,皇商和盐商逐步走上衰落破产的道路。至于行商,自1685年开海禁,设闽粤江浙四关,次年广东洋行制度建立,成为垄断对外贸易的官商达半个世纪之久。乾隆廿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广州一口通商,更加强了  相似文献   

8.
产生于我国八十年代的“穴头”,其实就是现今经纪人的雏形,那时的“穴头”大都是与文艺圈混得烂熟的人,她们就是负责临时把大批有头有脸的演员(以流行歌手为主)聚集到某地演出,从中获取一定的“抽头”,相互间没有固定的合作关系。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随着演出市场的繁荣和逐步规范,行业的划分越来越细,经纪人一词才得到了圈内人士的首肯。时下,许多歌手、演员、模特等娱乐圈的星级人物大都有了自己的经纪人或经纪公司。“有事去找我的经纪人谈”也就成了娱乐圈的口头禅。记者经过多方努力之后,才把那些习惯于在明星幕后“垂帘听政”的经纪人请上了“桌面”。  相似文献   

9.
《南京条约》中的“商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条约》中赔款一项,除烟价、军费外还有商欠。所谓商欠,是指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在广州设立的行商在对外贸易中欠下英商的债务。对此,条约第五款规定:“向例额设行商等内有累欠英商甚多无措清还者,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这笔巨款究竟是怎样欠下的?既为行商所欠,何以要由中国官为偿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馥荫园,又名福荫园、恒春园,前身为十三行行商潘氏"东园",后归行商伍氏,改名为"馥荫园"。该园位于广州花地(花埭)东部栅头村,[1]即今花地大策直街、联桂北街一带,历经潘、伍两家百余年精心打造,形成了以花木种植闻名的园林特色,在近现代岭南园林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它的创建经营与兴衰变迁,不仅牵涉到十三行行商中最有影响力的潘、伍两家,更与清乾隆年间  相似文献   

11.
范长风 《民俗研究》2016,(1):118-128
阿尼玛卿山的虫草经济经历了三个不同形态和阶段。在"散挖-行商"阶段,高海拔草原成为季节性人口争相涌入和采挖虫草的公共资源。虫草商人处于行商阶段,市场体系尚未成型;在限采·禁采阶段,草原承包制在公有制语境下有名无实,各级政府介入分肥,限制和禁止的高压行政管理未能减缓外来人口的压力。随着政府角色从利益相关者转变为社会服务者,虫草经济开始对生态移民政策发挥积极作用,虫草商人也从行商中分离出来;在契约-电商的新阶段,草原承包制全面推行,牧民获得草原收益和管护的权利。市场体系建立后,契约交易发展迅速。虫草电商的崛起加剧了虫草资源的竞争和垄断。虫草给牧民带来生计机会和草原经济的繁荣,同时也给草原生态带来巨大压力和可持续性问题,以及藏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政策设计应着重维系人类、文化和自然的连续体以促进草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孔琳 《文物世界》2000,(3):75-75
自古商界就有坐商和行商两大类。行商就是没有固定铺面,走街串巷,肩挑车推的小商小贩。他们招揽顾客不靠灯红纸艳的广告招牌,完全是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和各种各样的响器招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那么这些响器在咱们山西晋中一带都叫它“唤头”。  相似文献   

13.
生产的外销艺术品。清政府规定,来华贸易的外国人只允许与清政府特许的行商进行交易,并指定在广州城西十三行商馆区一带黄埔港进行。《黄埔锚地》(图1)是从长洲岛远望开去的黄埔全景,黄埔岛沿岸,设立了许多船坞仓栈,为远洋船只提供修理服务。此画笔功细致,刻画船只及建筑物尤为精确。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公行起始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外洋行成立,再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洋行制度废止,广州十三行行商名目及行数一直在变化之中,浩官、庭呱、茂呱、鳌呱、啉呱等均是较有影响力的行商。到18世纪,欧美开始追求我国出产的漆器、家具、墙纸…  相似文献   

14.
泽川 《文史月刊》2011,(2):59-59
马甲是世界各国证券交易所进场人员的指定着装。穿红马甲的是证券交易经纪人,着黄马甲的是中介经纪人。为何交易员的指定着装是马甲呢?  相似文献   

15.
《文物世界》1999,(3):75-75
自古商界就有坐商和行商两大类。行商就是投有固定铺面,走街串巷.肩挑车推的小商小贩。他们招揽顾客不靠灯红纸艳的广告招牌,完全是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和各种各样的响器招唤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那么这些响器在咱们山西晋中一带都叫它“唤头”。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势力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大量侵略特权。为了侵略和统治中国的需要,迫切需要买办势力为其效劳。战前广州中西贸易中的行商、通事、买办、鸦片贩子、丝茶商人等成为早期买办队伍的基干,他们有的随着侵略者的足迹散向各个通商口岸,有的留在广州继续活动,由伍崇耀主持的伍家,就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当商品经济再度像长江的浪潮拍打石城时,南京人不再像过去那样谨小慎微,从事各种经济中介活动的经纪人,纷纷由“地下”转为公开,政府仿照广东的做法,成立了多家信息市场和经纪人事务所,拿佣金已合法化。最令人称道的是,许多女性也操起了这个行当,经纪活动已不再是男性的专利。在瞬息万变的期货交易市场,在装修豪华的各大饭店包房中,人们都不难寻觅到金陵新一代女经纪人的芳踪。 期货经纪人 1992年10月,随着华东第一家国际期货公司──“金中富”有限公司的成立,南京的“款爷”们对股票就不再情有独钟,而抽出相当数额的资金去做期货交易了。…  相似文献   

18.
扆晓红 《文史月刊》2003,(8):42-43,59
山西素为煤铁之乡,棉花、花生、烟草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因此,历代山西人经商者甚多,为便于行商食宿和乡党聚会,商业会馆就在全国很多地方兴建起来。  相似文献   

19.
韩江自古以来就是闽西、粤东、赣南的商贸大动脉,韩江航运带动了上下游之间的商贸交流.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航运贸易为客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是在行商途中也面临诸多的风险,如官吏勒索、艇户讹诈、牙商侵渔等.为了谋利保命,客商们赴官申控、建立会馆公所、设立船局来规避风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前在华西人与对华战争舆论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1830年前后中英之间冲突的演进,来华西人群体对广州贸易体制愈益不满,逐渐产生了对华武力强制的舆论。西人先后在广州发行了一批英文报刊,作为舆论阵地,在1830年代初期提出对华武力威慑,迫使清政府废除广州体制、实现对华自由贸易的主张。1834年律劳卑事件后,这种主张发展为对华战争的舆论。在西人内部,武力威慑论和对华战争论都曾引起争论,部分西人反对这种依恃武力改变对华关系的观点。1837年英人几种关于对华关系的小册子出版后,来华西人分别在其报刊上提出对华关系的武力强迫论、商业交往论和宗教改善论。但在1837—1838年的兴泰行商欠案发生后,西人普遍不满广东当局对此案的解决,对华战争渐成为其一致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