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年轻的德国工人阶级和刚刚产生的工人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面临着一个迫切而复杂的任务,即如何对待由俾斯麦发动的统一德国的王朝战争,才能既符合德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统一德国的战略目标,又不违背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原则;既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德国统一的背景及统一前的经济景观,论述了统一产生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进而在分析了人口迁移流与失业率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统一后的空间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关税同盟与德国的民族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税同盟与德国的民族统一徐健德国第一次民族统一一直是我国史学界关注的话题,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政治人物俾斯麦以及他的外交活动和政治统一的关系,而对德国统一的经济前提却鲜有论及。关税同盟是德国历史上经济融合以及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的最好范例,对它的探讨不仅...  相似文献   

4.
二战后德国史学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战后的德国史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批判史学的突破阶段(1945年至60年代中期);2.社会史学派的崛起阶段(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3.社会史学派与后现代史学流派竞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而第三阶段又与东德史学的解体以及东西德史学的统一过程在时间上大致重叠。二战后德国史学主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围绕纳粹主义历史根源问题对德国近现代史的批判研究,其二是研究领域随着新学派兴起的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5.
德国史学在世界历史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因此固守传统很难有所改变。20世纪50年代,走出战争阴影的德国百废待兴,历史学研究也有了新的起点。德国近代史学家们逐步接受法国年鉴学派提出的结构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德国传统史学引入了新的元素。20世纪60年代末,以创新改革为宗旨创建的比勒菲尔德大学为历史学的创新打造了一个平台,以韦勒和科卡为首的近代史历史学家们在创建历史学系的过程中注重以结构史学的方法论解析社会演进,跨学科地分析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社会历史进程的推进,以研究“整体的历史”为宗旨,形成了以德国社会史为主要研究领域的比勒菲尔德学派。  相似文献   

6.
词条五则     
词条五则丝绸之路古代横贯亚洲并联结非洲、欧洲的陆上商路之总称。为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为内涵的重要交通路线。因其开始主要以丝绸贸易为媒介,故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提出该名,后被广泛使用。此路在西汉以前即已逐渐沟通并初步形成,西...  相似文献   

7.
两德统一的关键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德统一的关键一步肖辉英研究德国问题,必然涉及到两德为实现统一而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首先值得探讨的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条约》,简称《经济统一条约》,它为两德的政治统一创造了基本条件。一、《经济统一条约》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西欧社会进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欧共体六国对扩大经济金融合作的要求增加。1969年12月海牙会议召开,各方明确了完成、深化及扩大欧洲一体化趋势的意愿,并决定会后组建以卢森堡首相兼财政部长维尔纳为领导的小组,规划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路径。但是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之路并不平坦,以法国为代表的"货币派"坚持货币联盟为先,缩小各国间汇率波动幅度。以德国为代表的"经济派"主张在协调各国经济政策基础上整合货币政策。法德分歧源于双方经济利益的不同,在对待浮动汇率及黄金问题上的意见不一致,且对美国主张的反应差异明显。这些因素导致欧共体国家的货币政策难以达成统一。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维尔纳计划"也随之搁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20年代,美国共和党政府从其保守的国际秩序观念出发,试图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两个方面纠正凡尔赛体系的弊端,以实现欧洲的稳定与安全:一是削减德国的战争赔款,并在此基础上向德国和欧洲输入美国的资本,实现欧洲经济的复兴以及促进德国融入欧洲;二是以停止贷款相威胁促使欧洲国家实现安全合作,解决《凡尔赛条约》引发的欧洲边界与安全问题。作为一战后威尔逊重建国际秩序活动的继续,共和党的这些努力一度获得相当的成功,不仅降低了凡尔赛体系的掠夺性和不公正性,而且促进了法德之间的和解与"欧洲协调"观念的复兴。但是,共和党政府的一些政策失误导致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其促进欧洲稳定与安全的政策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10.
迅速工业化进程中的德意志帝国人口状况邢来顺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继19世纪70年代完成以蒸汽动力为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迅速进入以内燃机和电力工业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完成了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向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形态的转变,成为真...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主义反映了现代民族运动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其蜕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以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蜕变最为突出。统一之前,民族主义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其核心内容是反对民族分裂和民族压迫,要求实现民族统一。统一使德国的国内环境和欧洲形势发生很大变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德意志民族主义迅速蜕变为民族沙文主义。从此,德国历史的发展长期为民族沙文主义所左右。  相似文献   

12.
边防趣闻     
位于天山山脉的科尔古琴山岭里,草密树茂,野兽出没。五十年代曾以一曲《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而闻名全军的新疆军区阿拉马力边防连的官兵们就驻守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大自然的特别恩惠,给长年守边,艰苦、寂寞的官兵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马叙生 《百年潮》2002,(9):71-75
本文是几年前经实地考察后写的,介绍德国统一后东部地区(原民主德国)经济衰微、社会萧条、人心沉闷以及东西德之间形成严重思想隔阂等情况.据了解,数年后的今天,东部地区除了改建了公路、修建了某些其它基础设施外,其它情况基本未变.因此文中所述西德以"吸收"方式统一东德后所造成的后果,仍然是活生生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极右翼的德国民族民主党自20世纪60年代成立之日起就举步维艰,两德统一后更是深陷危机。为扭转颓势,1996年当选为主席的弗伊格特提出了"为街头而战"、"为头脑而战"、"为议会而战"和"为有组织的意志而战"的"四个支柱方案"。在弗伊格特的任期内,由于"四个支柱方案"的实施,德国民族民主党党员人数迅速增加,并取得了一系列选举的胜利,德国民族民主党也发展成为极右翼阵营内最大、最强的政党,实现了该党势力的重新抬头。尽管如此,由于党员人数相对较少,德国民族民主党要进入联邦德国议会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相似文献   

15.
德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起步较晚。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当英国的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的时候,德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在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德国经济的发展还是相当缓慢的。工业革命没有越出早期阶段,工业生产不仅远远地落在英国的后面,也赶不上法国的水平。德国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70%以上,农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70%以上的农业国。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德国的工业革命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恩格斯曾经指出,1848年革命后的德国,“在二十年中带来的成就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1870年,德国的工业生产已经超过法国,占世界的  相似文献   

16.
<正>1934年8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孔祥熙与德国商人汉斯·克兰秘密签订《中德易货协定》。两年后,中德两国政府以补充信贷合同的形式正式确认了易货贸易的原则。中国以战略资源换取德国的军火,德国军火成为30年代中国国防建设的主  相似文献   

17.
沿着古“海藏通衢”、沿着今天的青藏公路,出湟源向西南行约25公里,在日月山北麓的东科寺河北岸之山坡上有一处坐北朝南的寺院,便是闻名遐迩的藏传黄教寺院东科尔寺(又名洞阔寺)。约在1488年前后由东科尔一世达哇嘉措创建于西藏安多地区,达哇嘉措也因此而称为东科尔活佛第一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40年代,德国的扩张主义梦想在再一次破灭。德国战败之时,情绪低落的德国民众几乎都生活在废墟之中。战后德国幸存民众所要面对的困境,也是德国妇女所需面对的困境,只因妇女成为了人口中的大多数。在战后德国的经济生活中,妇女的影子可谓是无处不在,正是伴随着德国经济逐步恢复的轨迹,更能发现妇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是世界当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阿登纳与勃兰特两位联邦德国总理各自统一国家的政策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比较与分析,阐明二人的政策在内容、背景、特点、效果等几个方面的差异,以期从中获得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进一步暴露了要同其它西方大国争霸和重新夺取殖民地的野心,越来越明显地成为同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对手。但是,在30年代中期以前,英国仍继续其在20年代推行的“扶德抑法”政策,企图通过制造法德之间的“均势”和对抗谋求自己对欧洲事务的支配权。30年代中期后,迫于德国威胁进一步增大的压力,英国不得不停止“扶德抑法”,开始拉着法国对德国实行有限度的绥靖政策,以维护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在欧洲战争爆发前夕,它又大搞祸水东引,企图利用苏德战争坐收渔人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