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明代的冶铁业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八闽通志》的作者在“食货志”序言中说:“民惟邦本,而食货则所以养其生、资其用者也。闽地负山滨海,平衍膏腴之壤少,而崎岖硗确之地多,民之食,出于土田,而尤仰给于水利;民之货,出于物产,而尤取资于坑冶。凡是数者,非独民赖以生,而土贡财赋亦由是而出焉。”《八闽通志》的刊行,正是明代中叶,由此可知,明代前期矿冶业在福建经济中的地位——用现代话来说,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矿冶业是福建国民经济的主导支柱产业之一。本文拟探讨明代冶铁业的有关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明代福建儒学师生是本省方志编纂工作的中坚力量。从资料搜集到编纂校对,再到付梓刻印,广大儒学师生全方位参与其中,盛况空前。他们广泛参与修志,这是明代福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文鼎盛在文化层面上的反映,体现了地方人文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地方文化建设和培养良好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银作为重要髹饰材料,广泛用于各种银饰漆器中,但银饰部分常呈蓝灰色。为究其原因,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彩漆描金柜等文物上变色的银饰部分进行分析,并对蓝灰色物质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表层蓝灰色物质主要组成元素是银、硫和氯,主要物相是螺硫银矿(Ag2S)或螺硫银矿和角银矿(AgCl)的混合物。明代彩漆描金柜的蓝灰色银片结构复杂,蓝灰色物质除有部分为自然形成的腐蚀产物,还有部分明显是人为制作的涂层,其工艺可能类似于西方的“乌银”工艺。此研究结果为银饰漆器类文物的保护修复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景宁渤海坑——浙南明代银矿史迹调查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南处州府是明代银矿的重要开采地,至今尚存有不少银冶遗迹。本文调查了景宁渤海村银王的史迹,并在野外发现了10余处银坑洞及冶炼遗址太监基。  相似文献   

5.
明代户丁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以前户丁一般指一户之下的成丁男子。明代户丁并非仅仅指丁男个人 ,亦指一户。在很多场合 ,户丁是指正式载于官府册籍户头之下的子户而言的。徽州、福建等地遗存的明代文书证实了户丁户存在的普遍性。明清时代一个大户之下包含众多经济上独立的子户的现象值得注意 ,其对于了解当时的人户构成与经济形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时至明代,随着修志的迅速普及,福建修志骤然增多。与此同时,参与方志理论研究的学者也迅速增多。如果说宋元时代福建方志理论研究成果还比较肤浅和零碎,那么明代福建方志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其中方志编纂理论有长足发展。代表人物有黄仲昭、范嵩。  相似文献   

7.
<正>(续上期)(三)明清时期,福建经济和教育事业发达,书院创办如雨后春笋,获得蓬勃发展。明代福建新建的书院有170所以上,其数量超过了唐宋元三代的总和,在福建开发较迟的闽西各县都普遍建有书院。至清代,新建的书院有470所,数量又超过前面四代的总和,在经济发达县,还有不少乡族书院,全省性的书院也达到5所。明清时期,福建境内知名的书院有:  相似文献   

8.
明代都司掌一方军政,在福建有福建都司和行都司并存,行都司又于万历年间被裁撤,二者皆属特例,关于其原因,目前尚未有细致的分析。行政建置与地理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明初设置福建行都司的基础和原因正是在于福建以福州、建州为中心的山、海并立特殊地理格局。同时,《敬和堂集》等材料表明,由于明代兵制的变革,巡抚、总兵、兵备道等机构逐步侵夺行都司最重要的军事职能,加之明末福建地方财政困难,致使行都司遭到裁撤。福建行都司的设置与裁撤是明代政区建置与地理形势、制度变革间互动的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9.
明代,福建作为东南海防的重要战略地带,普设军屯,以屯养军,而明代史料中所记载的福建军屯田亩数额却疑点重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通过考辨和甄别相关史料,初步探析明代史料中的三组军屯数额所代表的时间,并探讨数额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不妥之处,还望学界前辈同仁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0.
从明代中期起,随着商品生产的日益发展及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坐贾行商逐渐成为当时的风气,出现了“缩资而趋末,贫者倾产而就商”的社会景象。照时人林希元的说法,“今天下之人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在地处东南隅的福建,当地居民纷纷从事商业活动,形成众多商帮。他们在明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在反映明代社会经济情况的相关地方志与文学作品中多有记载。  相似文献   

11.
王应山《闽大记》是一部成书于明代中期的福建地方史志著作。该书在编纂思想,以及体例设置上都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并对心学多有批评,体现了福建作为理学大本营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明代前中期思想界的变化。学界现有观点多将《闽大记》视作明代福建第二部"省志",但从其体例特征,以及明代学者对其评价来看,其书地方史的性质更为明显。《闽大记》史、志杂糅的特点,也体现了方志学与传统史学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两者分离过程的漫长与复杂。  相似文献   

12.
福建自明代中叶起出现粮食紧缺问题,人清以后,形势更为严重。本文拟就清代福建粮食短缺问题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郑欣  郭培贵 《中国地方志》2022,(2):98-106+128
福建贡院的渊源可追溯至宋元祐五年福州贡院的创建。明代的福建贡院并未承袭宋代贡院建置,而是于洪武十七年在福州城南另址改建,成化七年又因贡院空间有限而迁至福州城内东北处的冶山之旁、屏山脚下,从此再未易址。成化七年所建贡院奠定了此后福建贡院的基本格局,后又于弘治八年,正德十一年、十四年、十六年,万历六年进行过多次修建,规制日趋完备。明代福建贡院的建置是明代乡试制度的有形体现,并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修建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帑,而清代修建经费则主要来自个人捐助。  相似文献   

14.
明代沿海防御体系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学、军事学等信息,是研究明代建立的以水寨为核心的陆防海、海陆并防的海防体系以及衍变脉络。东山县的铜山地理位置险要,居福建南部海疆门户和闽粤陆路交通咽喉之要塞。本文通过对铜山水寨迁建历史的考辨,以期进一步了解福建的海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明代福建曾多次发生火灾。据笔者统计 ,明代华南火灾共 78起 ,其中 73起发生在福建。从《明实录》、《明史》和《福建通志》等文献的记载来看 ,洪武年间福建发生过 2次火灾 ,正统时火灾 3次 ,成化时 4次 ,弘治时 4次 ,正德时 11次 ,嘉靖时 2 0次 ,隆庆时 2次 ,万历时 2 1次 ,泰昌时 1次 ,崇祯时 8次。就地理范围而言 ,福州府 6次 ,建宁府 11次 ,泉州府 2次 ,邵武府 3次 ,汀州府 5次 ,兴化府 3次 ,延平府 2 9次 ,漳州府 4次 ,福宁州 7次。延平府受灾最多 ,其次是建宁府、福宁州和福州府。明代福建火灾绝大多数发生在府州县城 ,属于城市火灾。…  相似文献   

16.
明代的福建,教育发达,科举成就显赫,人才众多,在全国处于领先的地位。前人对此作了不少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从宏观,从全国范围或大区域入手。本文试图以福州府为切入点,论述福州府县儒学、书院、社学等概况,从社会经济方面探讨教育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办学特色,从明政权与各级官吏对教育的重视,分析教育对区域社会统治的作用,从中探索明代福州府教育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元代以前偶有外敌从海上入侵,也存在海盗流寇之患。但从总体上说,中国之有海防应从明代开始,福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建立海防体系。本文主要介绍明代福建海防的指挥机构与驻军、海疆防卫行动以及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而被称为海防重要战事的战役战斗,目的是借鉴中国历史上海防的经验教训,以巩固今日的海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元代以前偶有外敌从海上入侵,也存在海盗流寇之患。但从总体上说,中国之有海防应从明代开始,福建于明初洪武年间建立海防体系。本文主要介绍明代福建海防的指挥机构与驻军、海疆防卫行动以及规模较大、影响较为深远而被称为海防重要战事的战役战斗,目的是借鉴中国历史上海防的经验教训,以巩固今日的海防。  相似文献   

19.
明代海防卫所聚落是明朝为应对严峻的海防形势而建,北起辽东,南至广东,规模宏大。以大规模实地调研为基础,结合海防史料,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分析。在对明代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数量、沿海分布线密度、区域面密度和卫所间距做了详细的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海防卫所聚落的分布情况与防区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区域环境和微观环境等多个因素相关,地理位置越重要、经济水平越发达、区域环境越易于被侵犯、微观环境越易攻难守,卫所聚落分布就越密集。分析表明,浙江防区是明代海防的最核心区域,南直隶、福建、广东防区是重点区域,山东是北方海防的重点地区,辽东其次,北直隶防区由于深入内海而处于更为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陶瓷     
建窑福建建瓯县、建阳县的宋代瓷窑。所产黑瓷,釉色滋润,含兔毫、玳瑁等结晶装饰。德化窑福建德化县的古瓷窑。宋代创烧时以生产青白瓷为主,元以后主要生产白瓷。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