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部分文化遗址因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现有常规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无法有效实施,而传统的文化遗址保护技术也无法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最大化。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的前沿热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具有能够与文化遗址保护工作紧密结合的发展潜力。本工作首先分析了文化遗址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对物联网技术与文化遗址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针对文物保护领域的特殊需求,着重描述了文物本体与环境信息采集、监测数据的远距离传输,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三方面相关的物联网技术,并对涉及关键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说明。最后简要介绍了已经部署运行的典型文化遗址保护利用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利用系统,系统经过连续几年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监测数据,为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和广泛,这将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大遗址保护中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纳入“‘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项目库”的100处大遗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一种双轨道并行的管理体系。这种保护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来自文物体制自身的问题,也有相关制度建设与大遗址保护管理脱节形成的问题。而土地问题是其中矛盾较突出的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就文物保护做批示: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文物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同时,农村的许多革命遗址特别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级别的革命遗址由于经费、人员等原因正在快速地倒塌、消失。革命遗址是革命先  相似文献   

4.
吕彦斌  张光辉 《文博》2012,(1):85-88
土遗址是古文化遗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设计工作者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疆高昌故城内小佛寺土遗址加固保护工程设计及施工前后效果的对比为背景,阐述了悬梁法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对悬梁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供文物保护工作者以后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新疆段大遗址抢救保护项目"以新疆古代丝绸之路主干通道为主线,文物集中的大型遗址保护区为重点,串联辐射2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交河故城遗址保护区,高昌故城遗址保护区.楼兰故城遗址保护区.龟兹佛教石窟遗址保护区喀什历史文化名城和和田地区遗址保护区等.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截至2011年7月,已有100多个子项目相继启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考古发掘、文物监护、文物信息采集以及文化遗产研究等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新疆大遗址的保存提供良好的环境,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使古代遗址通过合理的开放展示与积极的科学研究,向社会公众展现其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家窑遗址于1924年被发现。在2012年之前,没有做过"普探"工作,考古资料极少。马家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理论上讲,是具有较大价值的,而甘肃省以兰州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已经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上了议程。本文希望对马家窑规划编制决策过程进行描述,并由此对我国农村地区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所面临的资源决策机制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土遗址类文物数量众多,且大多仍在野外原址保存。这类文物由于自身的不可移动且构成复杂、破坏影响因素众多,这些特点决定了对其保护的复杂性。土遗址的保护必须依靠现代迅速发展的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利用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保护,这就要求土遗址保护工作者必须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认识和了解这些知识和技术手段在土遗址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遗址是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使用得颇为频繁的一个概念。大遗址面临的威胁,近年受到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真正危及大遗址保护的实质性问题或深层原因,目前还很少涉及。大遗址保护和管理失控的所有问题,都要从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去迫寻,它是产生其他破坏大遗址问题的症结。要保护好大遗址,需要研究并寻求将遗址所在的集体农用土地流转为国有文物保护用地的制度层面的设计,重要的大遗址需要建立包括了权益相关方统一的管理机构,遗址的规划也不能是"自娱自乐"的文物保护规划,而是应建立在有权益和机制制度保障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9.
赵荣 《文博》2005,(4):4-6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有着十分丰富的文物资源。全省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点3万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113个点)。全省的文物资源中,古遗址、大型墓葬及陵园遗址1万余处,占全省文物点总数近1/2。遗址数量在陕西文物资源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其中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8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480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做好抢救性的文物保护工作,对考古发掘的河曲坪头遗址房址进行保护,采取了千斤顶升降、滚动轴使切割块发生位移等先进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切割而造成的文物破坏,最终顺利完成了出土房址的搬迁保护工作。同时对搬迁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讨论,所用的方法可为今后同类性质的文物保护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2013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四川成都片区大遗址保护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四线六片一圈"战略格局。这些大遗址大多数均位于成都市行政区划的管辖范围之内,目前经确认纳入《成都大遗址保护名录》的共有24处35个遗址点。文章着重介绍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近年来的配合大遗址保护工作,开展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2.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结构严谨、做工考究的古代水工建筑遗址.遗址内有大量的木桩、闸门、闸板等木质文物需要保护.本研究介绍水闸遗址木质文物保护的前期准备工作:对遗址中水质、土壤和各类木质文物材质、保存现状、有害菌种等情况进行了科学分析,在发掘过程中及时对遗址现场进行杀菌,对闸板和门槛进行回填保护处理,试验了针对木桩的现场脱水方案.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61,(9)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视,贯彻执行中央保护文物政策法令,开展群众性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现了极其丰富多彩的古代文物,为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资料;并对某些古代文化的时代划分和社会性质,有了一些新的认识。1957年以前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殷墟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出我们的文物保护制度虽然制定了很好的文物保护措施,但是一遇到与经济建设的矛盾,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唇,与开发利用的矛盾,执行起来却显得软弱无力。好的制度要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应当尽可能依靠各个参与方的自觉履约而不是行政命令实现个体理性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才能大大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和监督成本。完善的文物产权管理制度是重要基础。考古遗址属于国家所有,国有遗址的核心是土地。土地问题涉及国家土地与财政体制,应当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协调,而不是全部推给地方政府。对于殷墟这样的遗址,对于长期为遗址保护做出牺牲的村民们,国家应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遗址能够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有效弘扬革命精神,促进历史文化传承。在对革命文物遗址进行保护与利用时,应与红色旅游结合,与时代发展整体趋势相适应。当前旅游产业在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获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这为保护利用革命文物遗址提供了良好空间,针对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遗址与红色旅游进行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昭乌达盟汉代长城遗址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65年开始,昭乌达盟文物考古工作人员,结合文物普查,配合各种基本建设,对保存在昭盟南境及北部草原地区的战国以来的长城、边堡界壕遗址陆续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报请主管部门公布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国家文物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召开了全国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座谈会以后,昭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开展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现将汉代长城遗址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保护好古迹遗址,离不开与其共存的环境。保护古迹遗址的环境,必须有法律措施。文章对保护古迹遗址环境和历史风貌、文物保护单位环境保护的各种法律规定,做了详细论述,指出:加强古迹遗址环境保护,还需进一步加强立法,完善法律,为保护提供更加完备、便于操作的法律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执法。  相似文献   

18.
经过我国三十余年的水下考古工作,一批重要的海洋水下文物被调查发现、发掘保护,但相对于陆地不可移动文物,海洋水下文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在文物保护规划指导下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模式尚未形成。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水下文物资源的特点,阐释其在历史文化、海洋发展、主权宣示等方面的核心价值;针对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工作状况,分析海洋水下文物法律体系、管理制度、空间管控等方面的问题;遵循问题导向,结合新时代文物保护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制定适宜的海洋水下文物保护利用的思路、原则以及规划方法,并以甘泉岛遗址保护规划为例加以说明,为海洋水下文物资源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如何处理好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址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对白帝城馆藏文物、文物建筑、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剖析,给出了白帝城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郑州商城遗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文物考古工作中的一项重大发现。也是目前发现的商代城垣建筑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商代历史提供与增补了许多新的实物资料。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十多年来,文物工作者及社会各界人士为保护好遗址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随着经济建设大规模的展开,以往那种“死看硬守”的被动保护方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来,商城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遗址逐年被蚕食的情况非常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与治理。两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