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青 《文博》2021,(1):63-69
戟形饰是西汉时出现的一类小众珠饰品。本文基于考古资料和古籍文献,结合图像学分析,认识其造型来源与文化象征意涵。戟形饰为中外艺术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形制来源于西汉手戟式鸡鸣戟,而其代表的艺术形式可溯源到古印度佛教文化。戟形饰具有辟兵辟邪的护符含义,并与汉代五行色彩体系相结合,体现了本土民族性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二日,在温县慈胜寺和司马懿祖茔三陵村附近的范庄发现一汉代铁暖炉。造型精致,结构奇特,从形制上看,此炉大概为东汉时期遗物。炉身通高23.5厘米,炉腔呈钵形,底略平,直径为24厘米,炉壁厚1.2厘米,壁上有  相似文献   

3.
《考古与文物》1995年5期报导的《沂水县发现古井和古墓》遗物中,值得注意的是铁锛上铸有“济”字铭文。(图一)我在60年代研究铁农具和铁工具铭文时发现,汉代铁官标志,都是用铁官作坊所在地的地名作代表的①。在《汉书·地理志》的地名中用“济”字作郡县地名者有:济阳、济阴、济南郡三个,其中只有济南郡设有铁官,“济”字应是济南郡铁官作坊的标志,“济”锛应是济南郡铁官作坊的产品。“济”锛出在琅邪郡西部的沂水县内,说明济南郡铁官也和河南郡、南阳郡、河东郡与临淮铁官一样,也具有外售铁器产品的任务。在济南郡内,设置了…  相似文献   

4.
1975年,郑州西北二十多公里处的古荥镇和桐树村,社员在平整土地中分别发现两处窖藏文物,其中出土有铁刑具。从共存遗物断定均属东汉末年。桐树村窖藏出土的刑具是铁项钳、铁脚镣两种,与其同时出土的有:铁斧、铁锤、铁凿、铁锥、铁悬钩、铁灯、铜洗、铜熏炉、铜熨斗、五铢钱、綖环钱等四十余件。铁钳、铁镣的制法都是用两根弓形扁铁扭成,略作椭圆形。一端有轴,未上锁时,可以控制刑具的开合;另一端是两个并在一起的小扣环。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对汉代铁官铭的系统研究,总结出铁官铭及职官的规律。同时根据铁官的省称与编号的规律,推论出未曾发现铁官铭的铁官作坊的职官形式,进而从具体作坊职官形式,推论汉代整个大铁官体系。  相似文献   

7.
楚王卲戟是楚康王所作,而楚王戟应是楚共王所作。楚康王名卲(昭、招),字樊。金文中的“楚子某”之称应是“楚+子某”的结构,是春秋战国时期除楚国国君及其子、孙之外,楚国贵族的一般称谓,并无等级或范围的限定。  相似文献   

8.
位于耀县边远山区的瑶曲乡草滩大队后河村群众,在山谷耕地时发现了七件巨型铁釜,形制各不相同。其中两件保存完好。出土的铁釜比战国、秦、汉墓葬所出土的陶釜、铜釜和铁釜的容积都要大几倍,其形制比较奇特,别具一格,是目前省内外较为少见的巨型铁釜。其一:侈口、平沿、  相似文献   

9.
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50年,外庐同志著《汉代社会与汉代思想》一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出版,供系内师生讨论之用。全文共分四节。第一节,汉代生产手段的社会性质。第二节,汉代劳动力的社会性质。第三节,汉代社会编制的诸特征。第四节,汉代士大夫与汉代思想的总倾向。当时好象是只印一百本,外间流传甚少,历史系存有此文者也少。现幸得李书兰同志所藏之本尚属完好,今将第四节在本刊发表。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化事象(即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民俗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种类,我国学把一般的民俗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和信仰民俗四类。信仰民俗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种观念、意识、主张的极度信服与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思维和行为的准则”的习俗,即对某种“事象”的崇拜习俗。民俗具有传承性,同时又有变异姓,信仰民俗也不例外。但无论其怎样变化,都会留下一些痕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考  相似文献   

11.
汉代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代。人们以往对汉代历史的研究,多是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资料及实物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证。本文试从一幅汉画像石着手,通过画像反映的内容,从一个侧面对汉代南阳铁农具进行论述,进而对南阳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情况有更深的了解.一、"中耕图"所反映的铁农具河南是全国汉画像石出上较多的地区之一,而南阳又是河南汉画像石的集中地.南阳汉画像石制作精美、构图严谨,内容丰富,可使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汉代社会生活的发展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1994年3月,南阳市…  相似文献   

12.
孙机 《文物》1980,(12)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有两件很引人注目的有刃车軎。軎的内端,即联接毂的一端,与普通车軎区别不大,也有键孔,用于装辖,以防止轮毂滑脱。但外端与一般车軎不同,这里延伸出一支矛状物,双刃,每侧有五道连弧。两件车軎通长分别为42和37.5厘米,制作精致,锋刃锐利,显系实用器物(图一:2、3)。  相似文献   

13.
陆锡兴 《南方文物》2014,(4):152-162
<正>先秦时代的长兵戈、矛之外就是戟,戟是后期的兵器,有关它的形制,虽然自清代以来的学者从理论上探讨,当代学者结合实物研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结论。郭沫若认为戈、矛结合才是戟,主要的特点在于有刺1。尽管文献记载先秦有戟的存在,但是如何与实物联系起来,颇费周折,清人的考证,得不到物证的支持。郭沫若指出戟是戈、矛结合体,在实践中已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东周墓葬发现的自铭器,把名称与实物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考古工作的每一步新进展,都推动了人们对古代事物的新认识。关于戟的探讨即是如此。从清儒研究考工戟制,到1930年郭沫若先生撰写《说戟》,1935年郭宝钧先生发表《戈戟余论》,曾有人认为,关于戟已经没有再讨论的必要了。但70年代以来,考古发掘又发现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材料,促使学术界对戟作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徐闻二桥村汉代遗址与汉代徐闻港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勇 《岭南文史》2000,(4):34-38
徐闻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的南端,“三面环海,汊港纷岐,又无崇山峻岭,扼塞要害。”徐闻“谓其地迫海,涛声震荡,曰是安得徐徐而闻乎,此徐闻所由名也。”徐闻县,春秋战国时代属楚国百越,秦汉之际属南越国,西汉元鼎六年置徐闻县,属合浦郡管辖。汉代徐闻港的史料来历始见于《汉书&;#183;地理  相似文献   

16.
在汉代财政史研究中 ,有这样一点值得注意 :即汉代的诸赋 (口钱、算赋、更赋、家庭资产税等 )同国家的军费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本文由探讨赋的起源、秦代的赋与军费的关系入手 ,分别对汉代的人头税、代役金和家庭资产税等税项的开征、使用及沿革进行研究 ,指出诸赋是汉代国家军费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汉代的流言与讹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谣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当社会出现冲突、矛盾、动乱甚至危机时 ,谣言或类谣言就会应运而生。汉代的流言和讹言 ,就是这样的类谣言。流言、讹言不完全等同于“一般常识”所认定的“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捏造的消息”。对秦汉时代流言、讹言的认真考察 ,有助于对当时的社会心理氛围做出更丰富的描述 ,对此类信息的“历史真实性”及其与特定历史语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完整的解读。  相似文献   

18.
刘志远先生从青年时代开始便献身于美术考古工作,致力于汉代画像砖的研究,在考古学界的许多专家和同志的帮助下,于1956年出版了《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受到了郭沫若院长的赞扬和鼓励。本书征引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当时可能收集到的76块有代表性的画像砖进行考证,说明和解释,对于我们认识汉代四川画像砖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正如作者所说:“画像砖所雕绘的许多现象,古书上不一定全部记载,有记载的书籍也不可能全部流传到今天,因此要把全部画像砖的图画内容全部说明得很正确,是一件困难的事。”(《四川汉代画像砖艺术·后记》)但是刘志远先生由于热爱祖国文博考古事业,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又进一步对四川画像砖进行了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论文,发表在《文物》杂志和其它报刊上。使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充分意识到规范夫妇关系对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性。先秦儒学提出的"夫义妻顺",在汉儒董仲舒"夫为妻纲",《白虎通》被确立为官方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向"夫权"绝对化转变。片面强调妻子的无条件的顺从和保持贞节,妻子逐渐丧失其人格独立性,成为依赖顺从丈夫的附属体。  相似文献   

20.
汉代的统治者和思想家充分意识到规范夫妇关系对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性。先秦儒学提出的“夫义妻顺”,在汉儒董仲舒“夫为妻纲”,《白虎通》被确立为官方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向“夫权”绝对化转变。片面强调妻子的无条件的顺从和保持贞节,妻子逐渐丧失其人格独立性,成为依赖顺从丈夫的附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