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乌调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杨  黄少斌 《南方文物》2005,(4):104-105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同志1930年5月对寻乌的政治、经济、化、社会各阶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考核的珍贵记录。全8万余字,是毛泽东同志所作的一次规模最大的社会调查,不仅调查了农村.还第一次调查了城镇,同时还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  相似文献   

2.
地情资料库建设是山东省史志工作“三个中心”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全省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地情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地情资料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因素,其中地情资料是地情资料库建设开发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地情资料库的水平。地情资料的数量、质量与资料的搜集力度、管理水平息息相关。结合工作实际,本文拟对地情资料的搜集与管理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是志书科学编纂、内容客观真实、体现地情特点的基础。续志要加强调查研究,确立重点,切实做好调查采访,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精选入志资料,以编出高质量的志书。  相似文献   

4.
随着首届修志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国史志系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如何存储、搜集、管理和利用包括史志系统志类产品在内的地情资料,为续修新志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呢?广泛、快速地搜集地情资料并实现数字化、数据库化、网络化,建设地情资料库和地情网站,做到海量储存、有效管理、快速检索,是史志系统发挥自身资料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拓展地方志工作职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方志馆是专门收藏地情资料的馆藏机构,要使社会各界了解和使用方志馆馆藏的地情资料,就要明确方志馆的功能定位,在地情资料搜集、开放网上查阅,对所藏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等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1930年的寻乌调查,是毛泽东在土地革命的关键时期所作的重要调研,他除了整理出8万字的《寻乌调查》资料,而且还总结调查研究的经验,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撰写了《调查工作》一文。《寻乌调查》是毛泽东一生堪称最成功最细致的调查文本,对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工作》一文在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发表时,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开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端。  相似文献   

7.
本届地方志编修和成书发行的全过程中,各地各级方志机构搜集了大量历史和地情资料。志书编纂中和成书后,如何保存、利用好这些资料,更好地服务于两个明建设,既是关系方志机构的职能、地位和存亡的大事,也是历史和社会、国家和民族赋予修志人的历史和社会的重任。各级地方志机构都应认真研究和实践这一问题。桐梓县将修志工作与本县地情资料咨询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为两个明建设服务,受到了上下各方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方志事业跨世纪建设的几个战略性问题江苏省李明十多年来,全国的修志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无到有形成了一支有十万人之巨的修志大军,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性的全面系统的地情调查,搜集了总字数达数百亿之巨的可供长期开发使用的地情资料,省、市、县三级志...  相似文献   

9.
在《寻乌调查》中,基于缜密调查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毛泽东对寻乌的政治经济和阶级状况进行了颇具实践意义的分析。其中,宗教问题作为联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论题,在毛泽东的阶级分析中得到了由现象及本质、由理论及实践的细致研究。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不仅将宗教现象还原至物质生产关系层面,更将宗教批判转变为分析、批判阶级社会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各种意识形态冲击我国社会的当下,《寻乌调查》中宗教批判既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视角,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宗教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网站是地方志开发利用的重要平台,也是加快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广西三级地方志机构网站建设的思考:1.建立地情网站群,实现全区地情资源共享。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构建全自治区网站群管理系统,制订地情资料库、地情网站建设标准、网站管理和运维制度,使市、县明确地情资料搜集范围、上网资料规模、数字化资料报送、专题栏目建设和上网制度。2.重视地情资料数字化,建立数据库。建立以各类志鉴等地情书为单元的数据库及各种特色数据库和各种类型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