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6年7月11日。是我国第二个“中国航海日”。值此第二个“中国航海日”,到来之际,愚深感。就目前状况而言。大有创新海洋文化、增强海洋观念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荣枝 《郑和研究》2007,(2):1-11
2007年3月27日,由上海海事大学、中国航海日办公室、中国海洋学会等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航海日文化论坛”开幕式在上海海事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此次论坛作为国家纪念第三个中国航海日的重要活动之一,拉开了今年国家航海日系列活动的序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张晓林  黄春宇 《郑和研究》2009,(2):37-41,43
中国郑和的航海发生在15世纪初,持续28年;而以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于15世纪末。15世纪的一头一尾,在亚欧大陆相隔上万公里的东西两端,发生了可称人类驾驭、利用海洋的最伟大的两个历史事件,而其后的发展繁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国全民纪念的“航海日”,以当年郑和的远航为标志,在600年后也正式写入了中国人民庆祝自己历史的纪念史册中。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古航海国家之一,15世纪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鼎盛之举,郑和因此而成为“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以航海为载体、中华明在世界上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影响,受到世界人民的崇敬,中国人民应为之骄傲和永远弘扬。然而,在靠射骑得天下的封建王朝长期统治下,重陆轻海的大陆主义窒息了走向海洋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放弃海权,退离海洋,导致国运沦落,造成国破山河碎的悲惨局面,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最大悲局。正如当年郑和总结中国历史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阿瑜 《旅游纵览》2012,(7):61-61
<正>纵览微话题#航海日#人类的繁衍生息与海洋有着深厚的渊源。航海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航海事业密不可分。中国的航海日是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六百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拉开了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壮举,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是地理大发现的先导,是“世界大航海”运动的先驱。以航海为载体,中华文明在世界上创造了最辉煌的时代,受到世界的崇敬,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并永远弘扬。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以其开拓、探索的先驱精神和科学求是的态度,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航海事业的鼎盛时期,提高了我国航海的科技水平,大力发展了航海教育事业,造就了一大批从事于航海和海洋调查和科技人才,在军事、外交、经贸、科考、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为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管华 《岭南文史》2006,(3):58-60
海洋诗是以海洋为主要题材的诗作,是山水诗的一个分支,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海洋文化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自然灾害防治、海洋政策、航海、海战、海洋题材文学艺术、海洋宗教、海洋风俗、海洋哲学等方面。中华民族是拥有海洋的民族,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与生  相似文献   

8.
2005年在郑和首航600周年之际,国务院确定每年的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这是郑和研究史上的大事,郑和研究也从此步入了一个新时代。在2005年全国各界与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共同纪念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时候,中央提出以“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的精神,作为纪念活动的主旨。我认为,中央提出的这12字精神不但对郑和首航的纪念活动有指导意义,也指明了未来郑和研究的方向。郑和宝船队的远航不但是中国海洋事业的象征与旗帜,展示了明初中国强大的国力与先进的科技,也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走向海洋,开发海洋、向海洋索取财富的意志,并代表了中国人民与海外各国人民友好相处、互通有无、和平交往的愿望。今天,在江苏省郑和研究会成立2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我想就这个主题,分3个层面谈一点个人心得,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与同仁。  相似文献   

9.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李芬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世。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中美商约”虽是满纸“平等”、“互惠”,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0.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新论李芬1946年11月4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简称“中美商约”)为国民党政府公之于世。作为战后重建中美关系的开端,“中美商约”虽是满纸“平等”、“互惠”,但却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其中的症结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郑和航海精神和文化,是中国古代海洋精神和文化的巅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学习郑和航海精神,树立现代海洋意识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我们在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迎来新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实施全方位的国家海洋战略,确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海 《郑和研究》2005,(3):60-60
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先生在为“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收集中国航海史展览资料过程中,意外发现民国时期国营招商局“郑和”轮的照片,据查,此为我国第一艘以郑和名字命名的商船。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海史同中国历史一样久远。其中公元前二世纪汉使南航和公元十五世纪郑和下西洋(本又称郑和西航和郑和远航),是中国古代海外远航前后两个标志性事件。汉使南航是中国古代明确见诸史籍的第一次海外远航。其后历经一千多年的持续发展,在继承前人航海成果的基础上,郑和下西洋实现了航海活动的全面突破和空前跨越,登上了中国古代航海发展的顶峰,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拉开了海洋探索时代的壮阔序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庆祝中国第三个航海日的主要活动之一的“2007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2007年7月11日,在青岛市隆重召开。大会由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宣布开幕。山东省副省长和青岛市市长分别致欢迎词,中国航海日组委会主任、交通部部长李盛霖致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郑钧 《郑和研究》2003,(2):63-67
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自古以来就通过海路与海外诸国交通往来,有着悠久的航海传统。在远洋航海事业上,曾长期位居世界先进行列,尤其自唐末以迄元明之际,曾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明初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相似文献   

16.
《郑和研究》2009,(3):64-64
为了让师生们进一步了解郑和航海历史,加强航海科普知识和海洋意识的教育,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5月20日下午,江宁区湖熟初级中学邀请《郑和研究》编委仲跻荣先生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发扬郑和精神,认识海洋》的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7.
7月11日,2008年中国航海日主要庆祝活动在太仓成功举行。这是中国航海事业继往开来的一次盛会,也是太仓承办的最大一次全国性活动。航海日活动期间,举办了大型的庆祝大会,召开了郑和与航海国际论坛,以及海峡两岸港口合作与发展研讨会和科技兴港论坛。与会嘉宾参观了新落成的郑和公园,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委的领导、江苏省市的领导培植了郑和林,还为“郑和研究会”揭了牌,颁发了“航海终身贡献奖”。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600多年前,就是在这一天,郑和首次率领浩浩荡荡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令举世皆惊。是什么成就了这个壮举。本期聚焦的"中国古代舟船文化"专题,或许能够告诉你。中国是发明创造舟船、开拓航海科技的领先国家之一。明清时期,无论是在中国内陆运河上,还是在浩瀚无边的海洋上,扬帆航行的中国船成为当时寻常可见的亮丽景观。《中华帆中国传统舟船帆篷的起源与发展》介绍了中国舟船帆篷的起源、发展和特征。指出最晚从战国时期世界就已出现驶风帆篷,随后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完善,形成了独具特征的中华帆。水密舱壁技术  相似文献   

19.
妈祖被作为航海的保护神,是宋代开始流传的我国沿海人民的民间宗教信仰之一。伴随着海商、船主的赴海外经商贸易及华侨的出国,而将妈祖信仰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天后妈祖已被誉为国际性的航海女神及和平女神,成为世界海洋文化的组成部分。本  相似文献   

20.
明初,航海家郑和统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纵横驰骋,威震海疆。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他的恩威兼济、敦睦四海的航海思想和坚毅果敢的开拓精神,为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郑和是人类征服海洋的象征。探究其航海思想,对于开发现代海洋,增强综合国力,拓展海外交往,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