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少虞先生《宋诗话辑佚》对已经亡佚散失的三十六种宋代诗话著作作了辑佚工作,为研究宋代诗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书。限于材料,先生辑佚之外还有一些资料未见收录,虽有学者作了一定的增补,然仍有部分资料可以补遗。本文即对《宋诗话辑佚》中的六种诗话,《王直方诗话》、《古今诗话》、《唐宋诗话》、《潘子真诗话》、《桐江诗话》、《艺苑雌黄》等六种作了增补。  相似文献   

2.
《国朝诗人征略》,是张维屏在嘉庆、道光年间所著的大型诗话汇编。全书分《国朝诗人征略》(即《初编》)和《国朝诗人征略二编》两编。《初编》编定于嘉庆二十四年(3819),六十卷,收入清代诗人929家。《二编》编定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十四卷,收入清代诗人258家,中重出者数人,增补者又约十余人。  相似文献   

3.
岳珍 《文献》2002,(4):106-116
宋代诗话的辑录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之外,清何文焕《历代诗话》收录16种,丁福保《续历代诗话》收录12种,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考察了或存或佚的宋诗话139种,《宋诗话辑佚》收录失传的宋诗话36种.  相似文献   

4.
王丽华 《文献》2003,(3):96-101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以下简称《汇编》),共收入自战国到民国时期的近二万种石刻拓片,装成100巨册,另编索引一册.  相似文献   

5.
《四溟诗话》考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溟诗话》是明后七子之一谢棒的一部诗歌理论著作.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山东临清人.他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在当时诗坛中虽曾一度受到李攀龙等人的排挤,但其论诗主张影响颇大,后七子“诸人心师其言,厥后虽争摈茂秦,其称诗之指要,实自茂秦发之”.《四溟诗话》集中体现了他以盛唐十四家为法的诗论,对于研究明代诗风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一九六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四卷点校本《四溟诗话》,与王夫之《姜斋诗话》合在一起(以下简称“人民本”).人民本以《历代诗话续编》本作底本,并用《海山仙馆丛书》本作了一些校补工作.人民本由于底本选择欠妥,原本中多处错讹与缺失,点校者又没有做更详尽的校勘,所以漏收,失校不少条目.对此,王季欣先生写有《四溟诗话校补》一文,发表在《文学评论丛刊》一九七九年第三辑上.作者据胡曾耘雅堂刻本《四溟诗话》对人民本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校补,共增补诗话六条,校改文字八处.其中卷四末条中一字,耘本原缺,作者校补为“青”,与耘本之祖本《四溟山人全集》不谋而合,可见作者的功力.这一工作对于研究者无疑是大有助益的.然而由于王先生未能见到这一祖本,致使校补工作仍不完全,笔者不揣冒昧,仅就见闻所及,略述《四溟诗话》的版本源流,并对人民本再作一次辑补,以使  相似文献   

6.
明代是中国诗学史上诗歌"声学"最繁盛的时代,继宋金元之后对诗歌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复古诗派前后七子等人的倡导下唐诗受到重视,诗学理论家通过诗话、选本等多种途径,对审音辨体等诗歌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明代诗学中影响较大的"声学"理论已得到学界重视,但是卷轶浩繁的明诗话中还保存着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本文立足《明诗话全编》,通过文本研读补说了明早中晚期一些名家之外有特色的声学理论。期望能够让其中包含的古人宝贵实践经验获得全面的理解和发掘,揭示当时由通过"声学"来感悟、创作、鉴赏逐渐走向更加系统完善诗论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梅村诗话》以记叙明清之际的诗人事迹为主,萦旋着吴伟业史家的意识和诗人的心绪,借章引句的诗话形式以说史、存史,在清初诗话中别具一格,受到读重视。本只就《梅村诗话》的一些献问题,开展讨论,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政  张正林 《丝绸之路》2009,(16):77-79
刘克庄(1187-1269),号后村,福建莆田人。晚年著《后村诗话》,分为前集2卷、后集2卷、续集4卷、新集6卷,计14卷。前、后、续三集统论汉魏唐宋诗人诗歌,以唐宋诗为多;新集则详论唐人诗作,皆“采摘菁华,品题优劣”。《四库全书总目》称《后村诗话》“所载宋代诸诗,其集不传于今者十之五六,亦皆赖是书以存”,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说《后村诗话》“网罗众作,见取材之博;评衡惬当,见学力之精”,可见此书的文献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从诗学观点的视角简述之。  相似文献   

9.
《夜航诗话》作为江户时期用中文创作的一本日本诗话,在域外诗话的研究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诸多学者都对《夜航诗话》有一定了解和研究,总结日本诗话特点及批评标准,都曾以《夜航诗话》为例.虽然国内研究者多以征引为对《夜航诗话》的研究模式,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郝艳华  洪涛 《文献》2005,(4):280-283
《诗话总龟》,(宋)阮阅编,是今存宋人编辑的三大诗话总集之一.原名《诗总》,成书于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长期以抄本行世,直到南宋高宗绍兴年间,闽中始有刻本,改名《诗话总龟》.从此,《诗总》即以《诗话总龟》之名见于诸家著录.宋刻《诗话总龟》久已亡佚.今见传世最早刊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刻本,鄱阳程珖校.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单边.前有海盐张嘉秀序,郴阳李易序,次集一百家诗话总目,次各卷分类目录.末卷有程珖跋,又有写书贵溪姜辅周、刻字鄱阳丁祖、朱、乐平胡暹四行.  相似文献   

11.
《雪桥诗话》是清末杨钟羲毕其一生所萃之作。诗话卷帙浩繁,资料丰富,是研究清代诗学、文学批评史、清史、文化史、北京史、满学不可或缺、颇为重要的文献资料。本文通过对杨钟羲生平仕宦、个人诗作、《雪桥诗话》选录诗人诗作、诗歌流派品评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来探究杨钟羲《雪桥诗话》的诗学思想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四溟诗话》校订二则陈增杰一、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武无衡”梦逐春风到洛阳”,不如顾况”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中华书局标点本《历代诗话续编》下册1156页)按:”归梦”二句,非顾况诗,明活字版唐五十家诗集《顾况集》、《全唐诗》卷二六四...  相似文献   

13.
李裕民 《文献》2001,(2):46-63
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辑佚》辑录宋人诗话32种、附录3种,为我们研究宋代诗话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用力甚勤,功德无量.然而其书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14.
《熙朝雅颂集》是作于清前期的八旗诗歌选集,《雪桥诗话》则是编撰于民国时期八旗文学文献的诗话,二者均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的重要文献.两者间既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又各有其特点:《熙朝雅颂集》是展示八旗文学全盛、显示帝国武功的诗歌选集,体现的是满洲统治者的文化意图和审美风尚; 《雪桥诗话》则集中体现了杨钟羲的文化遗民精神,意在全面保存有清一代的八旗文学文献; 《雪桥诗话》以《熙朝雅颂集》为文献来源之一,又对后者进行相应的考辨与纠谬,尽管这种纠谬仍有失察之处.《雪桥诗话》与《熙朝雅颂集》都是研究清代八旗文学文献的珍贵文献,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15.
《八桂山水旅游诗话》(选载)梁超然编按:这是几年前作者应一个出版社之约,为一套全国山水诗话丛书撰写的一个小册子。后来不知为什么原因,出版社取销了这套丛书的出版计划,所以这个小册子没有全部完稿。这个小册子想通过广西山水诗歌的欣赏与山水游旅景观、风光胜迹...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国赋 《文献》1999,(2):77-93
严羽的《沧浪诗话》共分五个部分,包括《诗辨》、《诗体》、《诗法》、《诗评》、《考证》(又称《诗证》),卷末附有《答吴景仙书》,完成于南宋后期,它在宋人诗话中最具特色,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从元代杨士弘的《唐音成》到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到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直到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无不受其熏染.  相似文献   

17.
道光年间的袁洁以自己坎坷的西域遣戍经历,成就了一部独特的《出戍诗话》.该著是现存最早而且卷帙最繁的西域诗话作品.诗话详细记录了袁洁一路西行的经历、沿途所遇各种诗人诗事,以及自己的诗学交游.诗话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保留了袁洁个人的西域诗作和大量的友人西域诗作,展示出一幅色彩斑斓的西域诗人群像,其中不少诗作能够从客观上展现出道光年间的西域北疆社会生活史.袁洁半生潦倒,后客死异乡.但他遣戍西域的人生体验与《出戍诗话》的著作,都成为清代西域诗史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诗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方式,体现着作者对诗与事关系的深入思考,在两宋时期尤为兴盛。诗话保存了不少其他书里没有的珍贵信息,表达了文学家的真知灼见,有力地揭示了诗人的写作动机与相关背景,促进了诗歌艺术的发展,本身亦可视为不错的文学创作。《四库全书》收入了不少宋诗话,《总目》对其故事性的论说也有助于读者从更多角度思考认识。  相似文献   

19.
《蒲褐山房诗话》系由清人王昶(1724-1806)编撰、极富史料价值之诗话体著作,惠泽于后世史家之撰述,良非浅尠,故考论乾嘉学术,不得不注意于是书。然其记事多疏略,有待于笺释订补处尚夥。兹就《诗话》中翁方纲、朱筠、谢启昆、赵翼、李文藻五则为之考释,兼作订正。  相似文献   

20.
宋蔡居厚所撰《诗史》,散佚已久。郭绍虞先生辑其佚文125则,都为一编,收入《宋诗话辑佚》下册,颇便学者。惟笔路蓝缕,艰难实多,千虑一失,势所不免。本文试就其间部分条目的错误(主要是句读、标点符号、代拟标题等方面的错误)及疏漏(主要是佚文见于宋代典籍可收而失收、佚文出处有宋代典籍可引而不知、佚文中有错误可校而未能辨别等),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