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料教学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历史教学界掀起的"新历史"思潮下提倡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即注重历史课上史料的学习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寄希望立足于文字史料基础上,对文字史料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徐春梅 《神州》2012,(10):187-187
中学历史教学中会遇到大量的史料,如何在教学中用好这些史料来辅助教学,同时让学生理解史料含义,让他们掌握做这类题型方法是我一直困惑不解的地方,为此,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这里浅谈我总结的一点方法。史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已经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提升高中学生历史学科专业素养,在教学中加强对于史料实证水平的培养十分有必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入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有利于学生深入调查研究,使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搜集和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视角以及创新观点。一、史料实证素养的含义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改革,不仅从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下,高考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学历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史料教学无论在提高学生思维分析还是拓展课外知识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阐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史料教学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高晓文 《神州》2020,(4):246-246
时代在飞速发展,观念在不断更新,信息社会,知识时代悄然而至。一年前我还在观望七年级历史新课程,今年我就由观望者成为了实施者,担任了七年级历史教学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与实践,对七年级历史教材中丰富的史料颇有感触,从教学中获得一点体会:1、发掘史料,增强德育教育;2、尊重史料,让历史课堂真实化;3、组织史料,让历史知识文学化,故事化;4、探究史料,体验历史,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化;5、激活史料,让师生教学互动化。  相似文献   

6.
一史料的搜集史料,即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主要来源有:实物的(如考古遗迹)、文字的(各种铭刻、文献与著作)和口传的(如民歌)。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要做到言必有据,没有空论,事皆可征,没有臆说,则必须从  相似文献   

7.
关于史料学的思路建国四十年来,学术界对史料的议论可谓多矣。关于对“史学便是史料学”观点的批判,关于史论关系的争论,关于治史道路的所谓史料派与史观派的分歧,等等,可以说辩论相当激烈。结果呢,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而对有关史料学对象的研究也没有引向深入,至今人们还大多认为史料学仅仅是研究处理史料的原则和方法。我们的先人遗留下大量珍贵的史料学遗产,可是在我们手中并不曾使之系统化、理论化。问题的症结大概在于我们对史料的涵义以及史料、史学的理解不那末辩证所致。早在二十年代,李大钊同志在《史学要论》一书里就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历史、历史学以及历史学系统等概念,他把“历史”区分为客观历史和写的历史,又把历史学(广义的)区分为记述的历史和历史理论(狭义的历史学),等  相似文献   

8.
论文献史料的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建新 《史学集刊》2002,2(1):14-19,76
文献史料是以文字形态存在的史料,也是历史认识的基础之一。它实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被赋予了认识主体的理念。在此基础上,文献史料不断解构与建构,文献史料及其记载的历史本体的内容也具有了重构的特质。在历史认识的过程中,文献史料则扮演着历史本体和认识主体以外的第三者的角色——中介客体,这与上述特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出文献史料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史料及史料学刍议吴晓(一)史料,是对过去曾经发生过的客观事物各种现象,用文字或者实物,或者口碑传记下来的资料,是研究与编纂史志的根据。史料学,是对历史资料及资料工作进行研究的专门学问。通过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进行全面分析、综合概括,以求总结历史经验与人...  相似文献   

10.
论史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戈 《史学月刊》2003,(8):11-18
史料是一种语言,对史料性质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元分析”。只有在史料系统内部,史料才具有客观性。史料的客观性是一种语言的客观性。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就是运用史料的规范性,即语言游戏的规则性。史料与历史的关系是一种假关系。史料不能直接产生理论,但可以充分限制理论;史料虽不能肯定什么理论是好的,但可以肯定什么理论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1.
《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因此,笔者立足于文字史料概念基础之上,对于其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价值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段志华 《神州》2020,(6):206-206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1]此次高中新课标修订,凝练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傅斯年先生说过:“史学便是史料学”。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针对这一趋势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呢?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3.
一则史料的误用许增紘正确无误地用史料,对历史研究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要保证引用的每一条史料都不出问题,却绝非易事。近年,在阅读一些论著时发现,有一则史料常被人误用。而且,这则史料被误用在同时代的两个人身上,又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因此觉得有提出...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在史料学上有很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对郭沫若有关史料学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的介绍。一郭沫若曾反复强调说:“我们要研究社会现象,社会进化,要有科学的头脑,科学的方法与吃苦的精神。我们要把一切真实的史料搜集起来。若是没有史料而谈社会史,简直是笑话”。①“研究历史当然要有史料。马克思主张尽可能占有大量资料,也说明资料对科学研究的重要。”②“在历史研究中,只有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而没有史料,那是空洞无物的,炊事员仅抱着一本烹调术,没有做出席面来,那算没有尽到炊事员的责任。由此看出,没有史料是不能研究历史的。”③  相似文献   

15.
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言,“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①历史的、批判的史料学研究,是历史科学的第一步。这是因为,史料既是历史和史家之间的唯一的桥梁,同时又具有不同的层次和质量,不同的史料在反映历史事实的真实程度上有着天壤之别。严格区分不同的史料,仔细辨别真伪正误,方能谈论历史研究。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上进一步阐述史料的两种不同类型及其不同的价值,明确“遗留性史料”和“记述性史料”两种史料概念,并阐明这一分类的标准和意义。史料的二分法是史料学的重大课题,无论从现…  相似文献   

16.
口碑史料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碑史料是史料的四大类型之一。现代概念上的口碑史学在中国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史学界对口碑史料的认识相当模糊。为纠谬补苴 ,使口碑史料与其他类型的史料彻底区别开来 ,笔者主张把口碑史料定义为 :由历史研究者亲自采访得来的、仅供自己使用的口耳相传的史料。它应包括口述回忆、口头传说和专用口语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由胡适发起的整理国故,以及随后由顾颉刚领头的古史辨运动等,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学科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初步建立了对史料的选择、分析和运用的基本准则,并以此来促进历史叙述和书写的进步。身处这股浪潮当中的张荫麟,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史料观念。这一过程由对疑古风气所带来的"求新好疑"的反思开始,进而发展到理想史料的择取和运用标准。而几十年前他对史料的深入分析,对于我们今日的史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记录的是过去发生的事,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思考过程。史料思辨性阅读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分析和思辨历史史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历史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应对未来的挑战。一、理论依据:历史教学的理性转向叶小兵表示,分析探究历史事件并获得历史思维的过程就是历史教学。赵亚夫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清代明史史料学姜胜利搜集、整理和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与前提,清人在明史研究和明史著作的编纂中,十分重视史料问题,他们在如下几方面作得比较突出,给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史料学理论和方法。(一)对明史史料的认识清人所面对的明史史料,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  相似文献   

20.
论非洲华人史的中文史料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对非洲华人史的研究十分薄弱并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为数不多的研究文章以及汇编的史料亦多限于早期南非华工。本文拟对非洲华人史的中文史料和研究状况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前辈。值得说明的是,鉴于本文着重在于对史料的探讨,因而提到的论文也是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