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国铸行的大型刀币有齐四字刀、即墨五字刀、安阳五字刀、莒邦刀、即墨小四字刀、齐三字刀、齐六字刀等数种。历年来齐刀币的出土与齐刀币铸钱遗址的发掘,为齐国货币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翔实的实物资料。但由于文献的失载,加之齐国刀币的出土形式皆为窖藏而非墓葬,故对其铸行时间的考证仍处在一个大概时间范围的判断上,尚未见到较为确切的论述。笔者通过多年实物收藏和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尝试对齐刀铸造遗址与城址的时代关系、出土齐刀范实物与刀币形制对比、窖藏齐刀币的规律及特殊现象以及各类齐刀币的铸行时间与分期等问题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周祥 《钱币博览》2001,(4):9-25
齐明刀一般是指一种币面明字写作“ ”(或称作“方折明字”)的刀币,以前称之为“博山刀”,又有人称之为“齐莒刀”、“齐匽刀”。博山刀之名是因其清代嘉庆年问首次发现于山东博山县而得。这种博山刀的背面往往有铭文“莒冶&;#215;”或“莒&;#215;&;#215;”,1979年山东莒县故城也曾出土过带有“莒冶&;#215;”铭文的刀币范(图1)。但在目前已被确认为齐明刀的刀币中,  相似文献   

3.
王辉 《中国钱币》2003,(2):18-20
齐国古刀币面文有“齐△邦(立长)(长)夻(大)(?)(刀)”一种,见于《古钱大辞典》838、840、845、848、851-853、857、863、867等,通称“六字刀”。△字,黄锡全先生《先秦货币通论》①第五章“刀币”据张颔《古币文编》所收39个字形,将其分为7种:  相似文献   

4.
1991年秋,抚宁县榆关镇东周村农民在村西北500米处挖引水渠时发现尖首刀币,约5公斤。县文管所闻讯察看时,现场已破坏。据农民讲,刀币埋藏于距地表0.8米深处的泥质陶罐内,陶罐已被打碎,别无其他遗迹。刀币锈蚀较重,并粘结在一起,整理后大部分残断。这批刀币现存县文管所。刀币锈结、排列整齐,柄坏处有麻绳痕,币间绿锈上有谷壳。这些刀币均为尖首,弧背凹刃,最大者通长160‘刀身长95‘刀首宽23、炳宽10‘环外径18毫米;最小的刀币通长150、刀身长88‘刀首宽20、柄宽八环外径16毫米。刀币可分为:素面无文、面有文背无文、背有文面…  相似文献   

5.
山西盂县发现一批尖首刀唐晋源1996年5月间,笔者在太原市收集到尖首刀194枚,据持币农民讲,刀币出自盂县。经了解,这批尖首刀出自县城东0.5公里的建筑工地,原总数约300枚左右,盛于陶器内。尖首刀在山西为首次发现。仅笔者收集的这部分刀币铭文就达60...  相似文献   

6.
山东济南出土齐国刀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旭 《中国钱币》2007,(2):33-35
2005年5月20日,济南市天桥区山东化工总厂西侧1公里处,回填土大坑内出土战国时期齐国三字刀1000余把。笔者经走访调查对这批刀币的出土背景、出土数量及流向、刀币特点及相关历史作如下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货币类型的分析1960年2月,济南市区五里牌坊出土一瓮古代铜铸币,发现时瓮已破碎。计有刀形货币(从刀币的铭文来看,应该称为"刀化",  相似文献   

8.
1991年10月,沂山乡付兴村村民,在村西北约1200米处的土坡挖土整地时,于地表以下1.5米处发现齐国刀币22公斤。县文管所仅追回230枚,其中有20余枚已残断。据发现者讲,刀币存放于一陶罐中,出土时陶罐已破碎。刀币在陶罐中排放整齐,似用绳串在一起。后到出土地点调查时,并未发现明显的遗迹、遗物。而距出土地点北约1300、东约2500米处即为齐鲁古长城遗址,追回的部分窖藏刀币现藏县文物博物馆。230枚刀币币铭分五种:齐建邦旅法化一枚。通长179‘宽26毫米,重49.2克。背有铭文“卜’。为弧背凹刃,刀窄而短,炳窄而长。背上端有三道横…  相似文献   

9.
箕侯、朝鲜侯、乐浪朝鲜,是殷遗在我国东北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在当代考古学界研究的新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史事研究,认为东汉末注释家关于箕侯、朝鲜侯均在乐浪的说法,是一种误注.提出箕子东迁在辽西,朝鲜侯国未亡入海(乐浪)前活动中心在辽东.同时重点把史事的研究同出土刀币的研究结合起来,探讨两式刀币有关的问题,提出圆折式刀是朝鲜侯货币,方折式刀是燕国货币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记新见数枚削刀和原始刀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在山西、山东和河北一带陆续见到一些实用削刀和原始刀币。这些刀对于探讨实用刀削和原始刀币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的起源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现选择数枚简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一、削刀下面介绍的6枚削刀,根据其形状特点,我们暂且将其分为背直首翘式、背弧首翘式、背弧式三种。背直首翘式此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背部相对较直,刀首上翘(后仰)。山东德州发现一件(图一:1)。背直,首翘。色黑,绿锈。体大,重110克。柄部厚实。刀脊背下部与柄交接处宽厚,往刀首方向逐渐变窄。柄部正背中间各有一条线。柄与刀身衔接处呈一直线形。环厚,环孔小。通…  相似文献   

11.
正战国燕、齐之地流通一种刀币,因其面文为"明",学界多称为燕明刀、齐明刀。学者们在使用齐明刀概念时,内涵上是有区别的。本文采用吴良宝先生的意见,把除早期燕明刀以外的所有"明"字方折的刀币皆视为齐明刀。其中尖首束腰、背文为"莒冶某"的齐明刀应是乐毅伐齐期间莒、即墨两地的齐人所铸。而形制上与尖首刀币、燕弧折明刀相近,铸造时间早于乐毅伐齐的齐明刀铸造者是谁还难以断定,还是由齐人铸造的可能性比较大~①。而燕明刀、齐明刀铸造时间谁早谁晚,据目前资料还难以断定。  相似文献   

12.
山东青州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8年秋,山东省青州市郊某村发现一批截首刀和博山刀。据目击者叙述,两种类型刀币混在一起共约三百多枚,出土时锈蚀粘结成一大块,用锤子砸开后,有一半左右损毁,笔者所见大体完整的尚有103枚,其中除11枚为博山刀外,其余均为截首刀。这批截首刀均为截首的尖首刀,与《中国钱币》1987年第3期所载《招远切头尖首刀及其科学考察》一文中所描述的切头尖首刀形制相近。刀币外形亦为曲刃、拱背、环首。刀身全长10—13.5厘米,身宽1.4—1.6厘米,柄长(连环在内)5.8—6.4厘米,柄宽0.9—1.1厘米,刀身厚0.07—0.12厘米,背厚0.11—0.21厘米。环首外径1.6—1.9厘米,内径0.8—1.2厘米,环厚0.115—0.23厘米,均有铭文。现存的92枚中有21枚因截去部分铭文或锈蚀较重已难于  相似文献   

13.
洛阳新安县发现博山刀1995年初,笔者收集到20余枚博山刀,据说出于洛阳西新安县五头乡一砖窑场。刀币均残碎,计有缺环刀11枚、刀首2枚、刀柄8枚。这批博山刀与1枚明刀同,现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枚介绍如下:1,博山刀,弧背,面文“明”字作大方折、大圆状,...  相似文献   

14.
<正> 1986年7月,河北省涞水县西武泉村北砖厂出土一批燕国刀币。刀币原装在一灰陶罐中,陶罐已破碎不能复原。在这批出土的货币中完整和较完整的共计62枚。可分尖首刀和匣字刀两种。现将这批刀币初步整理报导如下: 一、尖首刀1枚。弧背,凹刃,刃部和首端均无廓线,刀背两面的廓线均断在与刀柄相交处,刀柄面上的两条纵纹较高。面文“九”字,幕平素。通长15.1、刀首宽2、  相似文献   

15.
山东莒国故城出土莒刀陶范窖藏苏兆庆1979年春,莒县莒国故城内曾出土一些刀币、残陶范和铜渣,1987年4月,又在故城二城残垣北侧下发现一处刀币陶范窖藏。此地应为一处铸钱遗址。窖穴残长1.5、宽0.95、深0.6米。穴内陶范多平放,排列整齐,同出尚有百...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燕明刀币的范畴及分型标准,笔者已在《由燕明刀形制划分兼谈燕明刀起源假说》一文~([1])中做出界定,本文不再赘述。一问题的提出燕明刀币(以下皆称"明刀")的背文极其宏富,学者们在其体系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且颇具启发意义。如朱活认为:"背文所冠的左、右、■(匽)、外是代表铸造的场所,当时可能称为‘炉’,所以■刀背文有‘外■(炉)’字样。笔者认为匽国政府铸造■刀开始称匽,后来需要量增加,又增设左、右、外三个场,而这些场也分属政府不同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尖首刀     
周祥 《中国钱币》2003,(2):21-26,38
尖首刀是先秦货币中出现较早的一种货币样式,很长时间以来,先贤们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意见。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尖首刀的研究更趋深入,主要代表作有:石永士、王素芳的《尖首刀的初步研究》、《燕国货币的发现与研究》①,陈寿祺的《中山国灵寿城址出土货币研究》②,张弛的《尖首刀若干问题初探》、《中国刀币汇考》③,黄锡全的《从  相似文献   

18.
六字齐刀又名造邦刀,是战国时齐国享誉盛名的刀币。币面铸有“齐建(造)邦垠法化”六字,制作精雅,刀币的外缘不断为其特征。考古学者认为,此乃战国田齐开国时(公元前378年)铸造的纪念币。亦有研究者把面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意即“复国”,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①。六字齐刀历来出土及传世极少,殊足珍贵。清·嘉庆年间山东莱阳人初尚龄氏在《吉金所见剥中曾记述:“盖齐刀五种,惟三字者居多,四字者与即墨、安阳间亦有之,此种(六字刀)则百不一见,……偶一见之,即为强有力者携去”o。…  相似文献   

19.
冯括 《中国钱币》2013,(3):14-20
关于刀币的起源目前众说纷纭,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种:王献唐和朱活先生所力主的"齐起源说",陈平和石永士等先生提倡的"匽起源说"以及新近以陈隆文等先生为代表的"戎狄起源说"。这些理论基本上涵盖了先秦时期刀币区的范围,即今山东、河北、京津、辽宁、内蒙古、山西等地。加之其它地区的刀币只是零星出土,所以除非有"颠覆性"的考古发现,刀币起源问题不会再出现其他学说。但究竟其中孰是孰非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古往今来,一些文人墨客笔下不乏有对钱币的描绘,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诗句。吟咏品赏这些诗句,别有一番情趣。西汉时的才女卓文君在《白头吟》诗中写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男女重义气,何用钱刀为。诗中的"钱刀"是指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刀币。据传,司马相如欲娶一美女为妾,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