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在文字的释读上,较以前的研究精进许多;但依然存在一些释读难度大、难以隶定的未释字,整理者往往以"□"代之。综合草书、碑刻、敦煌等各种材料,有些未释字可以正确释读。此仅选取字形清晰完整的未释字5例进行讨论:简122的"单□食"、简166"□食马"、简102的"送食□常"、简493的"扜迫□达"、简495的"□阳亭",分别当释为"单糧食"、"給食马"、"送食違常"、"扜迫倉达"、"害阳亭"。  相似文献   

2.
武都高山戏     
《文史月刊》2014,(7):F0002-F0002
<正>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为甘肃省独有的两大汉族特色剧种之一。"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它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娱神和自娱等性质高山戏语言是地道的武都方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唱词格式比较固定,有七字两句式的对联体,有五字四句式的绝句体,有山歌体、律诗体等。大量衬词和灵活的帮腔形式构成了高山戏独特的演唱风格。高山戏伴奏乐器分为武乐和文乐,武乐有大鼓、大锣、四片瓦,文乐有"大筒子"、土琵琶、二胡等。  相似文献   

3.
陈启钰 《中国土族》2010,(Z1):53-55
黄家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却因两个文化事件而蜚声省内外,使村民们在谈及自己的村庄时,掩不住那份自豪:一是考古人员在村子里发掘出了多座汉代古墓,研究表明,这是赵充国将军当年屯兵青海时留下的遗迹。只是在老人们那里已听不到有关这些汉墓的一星半点的口头传说了。与静静躺在那里的汉墓相比,另一个古老的文化事项却依旧在黄家寨人的生活中,那就是古老的蜡祭舞蹈——"四片瓦"。  相似文献   

4.
"□堕暨妻赵氏墓志"为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三方隋唐墓志之一,其志书体工整,俊秀自然。志文虽然简略,但志主身世却较为特殊。根据□堕追溯其族源"颛顼之后"和曾祖所授"领民酋长",推知□堕姓应为北魏鲜卑族步六孤氏所改陆姓;赵氏之父或为北齐平南将军、太中大夫、金乡县开国侯赵征兴;□堕和赵氏所终老的"归义乡"和"弘教乡"应为隋唐洛阳城中的"归义坊"和"宣教坊"。  相似文献   

5.
窦磊 《江汉考古》2013,(2):126-128,125
霍贺墓出土《衣物疏》记"□□□衣一领",首字即"缃"字,指浅黄色。同牍记"白□□衣一领",第二字整理者释为"索",当读为"素"。高荣墓《衣物疏》记"故帛纑不□一量",第五字即"措","不措"即"不借",指一种麻制草鞋。长沙东晋墓《周芳命妻潘氏衣物疏》记"臂珠一具","臂珠"即"系臂珠",为一种女性饰物。尹湾M2《衣物疏》记"青幕一、白幕一","幕"可读为"鬕",指一种绕在妇女发髻上的结带。  相似文献   

6.
1980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两方元八思巴文铜官印,其中大的一方(见图)原释为"大都督□政使司之印",笔者认为释文还可商榷。原释者将此印印文释成9个字,实际应为10个字。第1、2字为"大都",第5至7字为"政使司",最后2字为"之印",均无疑义。问题在于对第3、4、8字的释读。为方便排字,将下文涉及的八思巴字及字母列表如下,文中的八思巴字及字母均以相应数字代替。  相似文献   

7.
《文物》1961,(12)
唐开元匕年造天尊像一尊,系1957年由安邑县中陈乡征集来的(页5上图)。像高177、下宽100厘米,原来右手残缺,左手断为数块,后经复原。另有石座高74厘米,前中宽67、两侧中宽70厘米,四面刻铭文及线雕供养人像。从座前"天尊象铭并序"中可知造象主为"观主赵思礼",铭记两边有赵思礼与"上坐田□木"的洪养像,皆已糢糊难辨。在座的左侧刻"弟道士知玄"等供养像,右侧刻"监斋赵名盖"等供养像,像皆拱手持版或持莲花、经卷之类,立于莲台上,头部绕以云气,显示出虔  相似文献   

8.
宋大晟编钟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徽宗朝所铸造的大晟编钟,其形制取法于当时出土的宋公成钟。《续考古图》卷四日"崇宁三年甲申岁(1104年)孟冬月应天府崇福院掘地得古钟六枚,以宋公钟又获于宋地,宜为朝廷符瑞,寻上进焉。"《广川书跋》卷三曰"崇宁三年应天府得古钟六于崇福院",并记六钟为黄钟之宫,大吕之角,太簇之徵,夹钟之商,姑洗之羽,□□之□。宋改宋州为应天府,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相似文献   

9.
<正>"传瓶"类型与造型来源记载传瓶的文献出处,最早见于唐代釋道宣《續高僧傳》:"遂講湼槃傳瓶不失于兹"(1)。由此,传瓶也为唐代佛教所使用的宗教器具。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尊传瓶,器腹有文字:"□保□□、□□全上着、□待龙一龙三、谁不□对虎凤一保、答还一母在凰虎客、一乡去家"。也证明传瓶应当是保佑灵魂的明器。天津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白釉双龙柄尊(图一)底部有墨书款识,"此传瓶,有并",与李静训墓葬所出土的传瓶(图二)器形较为一  相似文献   

10.
<正>目次一盂鼎旧拓五种二早期拓本的流传与"二白"本三关于全形拓四馀论一盂鼎旧拓五种上海博物馆藏盂鼎旧拓五种,即编号8594,签署"南宫盂鼎";编号8595,签署"盂鼎拓本";编号9716,签署"周盂鼎全形_(三百未剔初拓本)";编号9724,签署"盂鼎铭旧拓本_(文中二百□未剔作三百人风雨楼藏本里堂题)";编号9725,签署"南公鼎拓本_(耦园藏)"(图版壹,1—5)。均作立轴式。其中8594、8595于"1979年12月购自吴湖帆",另三种来源未详。下面分作简介。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桂华 《人文地理》2005,20(5):74-77
本文从理论上探索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系列问题,基于"生态旅游四体系统"理论,构建了理想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论述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生态旅游的多主体受益者。根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内涵的多维性、状态的差异性、受益者的多主体性的特点,应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得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最佳途径是其多目标、多受益主体的和谐共生的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流行的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最初认定是吴承恩,是有人在一本《淮安府志》里发现了这么一条: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20世纪20年代,铅印出版了第一部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换句话说,我们如果想找署名"吴承恩"的《西游记》,  相似文献   

13.
王辉 《文物》1992,(10)
1985年8月,山西省榆社县城关村民烧砖取土时发现1件春秋晚期吴国青铜剑。剑身有铭文2行24字,原报道释为"工吴王(月古)发訾谒之弟季子所扃后余厥吉金旬曰其元用剑"。细读之后,觉得有些释文似不尽妥,因草此小文。1."(月古)发□谒"铭称"工(?)王(月古)发□谒",原报道释"谒"前一字为訾,说"‘訾’通疵,《说文》:‘疵,病也。’"又引《说文》:"谒,白也。"因此解释此句大意为:"吴王诸樊  相似文献   

14.
宋真宗咸平四年,将唐代的剑南道东西两川划分为益、梓、利、夔四路转运使路,称为"川峡四路",后遂省文而称"四川",没有实际的权力机构与之相应。至南宋初年,开始将"四川"冠之于某种专门职权的官衔之上,有了部分军政实权。相沿至今的作为一级行政区划的"四川"是从元代开始的。"四川"词义这种由虚到实内涵的演变,为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文史月刊》2003,(10):64-64
亲爱的读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对《文史月刊》的支持和厚爱!为了办好本刊,为您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请您认真填写下面的有关内容,并在相应的“□”内划勾。对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会认真总结、采纳,真正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努力改进我们的工作。1.平时,您是在何处购买和见到本刊的:□邮局□报刊亭□图书馆□亲友处□赠阅2.包括您在内,有多少人阅读本刊:□1人□2人□3人□4人□5人以上3.您对本刊的整体印象如何:整体印象□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很差封面设计□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很差栏目设置□非常好□好□一般□不太好□…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85年第4期《陕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一文中,西魏大统六年吉长命造像碑的题记录文所谓"为岳父母阖门大小",应系"为忘(亡)父母居门大小"之误。北魏造像题记中"亡"作"忘"不乏其例,如龙门石窟古阳洞吴道奴为亡妹造像记、刘□为亡父母造像记、比丘尼僧恩为父母造像记、崔显白为亡父造像记、房进机为  相似文献   

17.
吴韶成 《百年潮》2011,(3):26-33
父亲吴石虽然牺牲60多年了,但他的音容依然难以释怀。父亲戎马一生,未给子女留下寸土片瓦,但其为人、品德、修养、学识,则是我终生享受不尽的财富。谨以片段回忆,寄托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和哀思。 两度赴日学军事  相似文献   

18.
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贵在精准,要在脱贫。"十三五"以来,铜仁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目标任务,全力打好"四场硬仗",着力"四个聚焦",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治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果。截至2020年末,铜仁市94.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个区县全部摘帽、155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  相似文献   

19.
时旭 《神州》2014,(2):254-255
在克孜尔205窟的壁画中,画匠以"画中画"的形式借由行雨大臣之手委婉告诉阿阇世王佛陀涅槃的消息。"画中画"也称作"四相图",以树下诞生、降魔成道、初转法轮和涅槃入灭四件事为要素,其与大乘了义经典《金刚经》的"四相",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有内旨上的关涉。  相似文献   

20.
宋代在山水、花鸟画盛行的同时,历史画和风俗画的兴起,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展.两宋历史画和风俗画与前一代比较,可以看出题材的更加广泛和描写的更加深刻,也标示出人物画在两宋时代有了新的成就.见于记载或从现存作品中了解到的燕文贵"七夕夜市图",李公麟"免胄图"、"西园雅集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李唐"伯夷叔齐采薇图"、"胡笳十八拍图"、"村医图",萧照"中兴瑞应图",刘松年"中兴四将"、"耕织图"、"便桥见虏图",马远"踏歌图",李嵩"服田图"、"四迷图",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苏汉臣"货郎图"、"五瑞图"以及"朱云折槛图"、"望贤迎驾图"、"流民图"、"耕获图"、"春游晚归图"、"村牧图"、"宫治纳凉图"、"秋林访道图"等,都是曾为画家、评论家、收藏家们所重视过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