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战后60年日本文学,需要探讨在这60年里中日比较文学的发展情况,当然探讨巾国大陆在这期间对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有了意义。在中国大陆.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大陆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对日本文学的关注和思考,更是中国大陆学者的一种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2.
讨论战后60年日本文学,需要探讨在这60年里中日比较文学的发展情况,当然探讨中国大陆在这期间对中日文学比较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也就有了意义.在中国大陆,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大陆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在80年代之后,对日本文学的关注和思考,更是中国大陆学者的一种自觉活动.……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新文学的萌生和发展,最终固然要归结于现代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动,但外国文学的刺激和影响,也是不应忽视的因素。作为新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丁玲,她的创作自然也曾向外国文学汲收过有益的营养,甚至在晚年的一些文章里,她还深情地回忆起初读荷马史诗时唤起的奇妙幻想,但丁、薄伽丘等文艺复兴作家给予她的文学启迪,以及从普希金诗作中获得的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学,作为一种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学类型,在中国新文学中勃起,也为今天全球化中中华民族文学个性的确认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阐述20世纪2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兴起的“乡土文学”,并结合相关文本挖掘“乡土文学”作家们的乡土风俗视角及其中所蕴涵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5.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唐传奇的研究早在唐宋已有之,至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走上系统、科学的现代研究道路,百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唐传奇研究也成为百年来域外唐代文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的汉学家们对其倾注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尤其是日本的唐传奇研究开始很早,对于文学史的探索甚至早于中国。日本学界对唐传奇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文本的译介、注释、考辨、纂辑,以及文学史论、作家作品、思想文化等方面。一些成果见国人之所未见,独具特色,为我国学者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通过总结梳理日本学界对唐传奇的研究脉络,探讨其主要经验与缺憾,为唐传奇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可供取资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6.
傣族,是一个有悠久、丰富文学传统的民族。正因为傣族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当傣族人民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候,人们对傣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也就倍加关切。傣族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每一进展和每一曲折,也就必然在人们的睽睽注目之下。建国三十余年来,傣族社会主义新文学究竟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其中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今后的发展趋向如何?现在,已经到认真探讨和总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杨华  胡楠 《民俗研究》2012,(6):30-35
黄遵宪是中国近代民俗学研究的先驱,中国的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开创者。1877-1882年,黄遵宪出使日本,在日期间,他广泛考察日本民间风土人情,积极开展日本民俗研究,先后撰写《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他在两本著作中,就民俗学理论提出一系列精辟的见解,并将民俗研究付诸实践。黄遵宪的日本民俗研究,内容广泛,几乎涉及现代民俗学所包含的各个领域,在中日民俗学史上和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在我国,<聊斋志异>研究在西方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影响下形成了研究热.与之相对,在日本,翻译、"翻案"依旧是受容这一文本的不可忽视的一个途径.在学术研究上,在继承日本汉文学研究重视考证、考据的传统的基础上,日本古典、近代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也继续成为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日本近年<聊斋志异>研究的现状基础上,着重探讨中日两国对<聊斋志异>意象把握的不同及其原因.探究<聊斋志异>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5月,日本新曜社出版了马场公彦的《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①一书,该书对日本主要杂志涉及中国的报道、评述进行分析,同时就现代日本人中国观进行了细致的解读。该书研究视角独特,对理解现代日本人对中认知的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思考如何改善中日两国之间缺乏认同的现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现代日本人的中国观》是马场公彦继2010年出版《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②之后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战后日本人的中国观:从日本战败到中日复交》中,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10.
郑仰萍 《神州》2012,(18):2
现当代文学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用现代的文学语言和形式表达现代中国的思想情感心理,是一门富有学术活力的学科。它是在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日本文学在其中则占有特殊的位置。本文主要是探讨郁达夫的《沉沦》与日本"私小说"之间的关联,从而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日本文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家,其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中日文学交流史的相关知识,以前期创造社为典型案例,梳理谷崎润一郎及其作品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我国现代文坛的影响及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12.
邢云 《历史地理研究》2023,(1):141-153+163
中日两国地理学的近代化息息相关,可比性强,这在两国历史地理学的引入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日本在明治(1868—1911)中后期自欧洲引入历史地理学,相关讨论主要由史学界发起,探讨学科属性的同时也注重其“科学性”。但直至明治末年地理学完成近代化转换后,历史地理学方得到真正发展。20世纪头20年,中国的历史地理学自日本和西方两度传入,两代地学家分别在传统舆地之学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学或地理学之中吸纳“历史地理”。对于率先完成现代学术体系建设的近代日本而言,影响早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地理学理论的发达程度,而中国则面临学术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以及现代历史学与地理学研究范式革新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日本有史以来就不断地吸收中国文化,可以说其古代发展史就是吸收中国文化的历史。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中国文献被大量地介绍到日本,对促进社会、文化、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重要文献在我国已经失传,而在日本却部分或完整地被保留下来。对这些遗失于东瀛的逸书、逸文等资料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古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和名类聚抄》的引文为中心对今本《释名》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4.
李璐言 《丝绸之路》2013,(20):75-76
有着近十年日本留学经历的作家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留日作品中对异国形象的个性化抒写,对于研究近现代留学生对祖国对异域的双重矛盾心理具有重要文化意义。本文从郁达夫自身经历出发,结合社会现实和作品形象,研究一代留学生对祖国、对日本爱与怨的复杂心理。  相似文献   

15.
于德华 《收藏家》2023,(10):78-91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中国的螺钿工艺也传播到了日本,至宋代日本螺钿工艺已相当精湛。明清时期,中日螺钿各有发展,又互相影响,以致于这一时期的不少螺钿漆器在鉴别上出现中日产地的混淆。笔者通过史料研究和实物对比研究,从胎骨、漆色漆层、构图、纹饰、锦地、功能、尺度比例、嵌铜线、撒螺钿和“千里”款识等十二个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中日螺钿漆器的异同以及相互的影响,以理清明清时期中国螺钿和日本螺钿各自的工艺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袁帅 《沧桑》2014,(3):241-244
翻译文学是一个社会文化文学多元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文学多元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翻译文学大多处于系统的边缘位置,五四时期却跃居中心位置,成为建构新文学思想体系的媒介。本文从佐哈尔"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五四时期的文化语境,分析了中国翻译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地位、特点、原因及其影响,指出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小说史上,《剪灯新话》是一部对近邻韩、日、越诸国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传奇小说,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深入细致地探讨《剪灯新话》在韩国的流传,不仅可以了解特定时期韩国接受中国文学的特点,而且对于当代两国文化交流也具有借鉴意义。前辈徐朔方、  相似文献   

18.
二叶亭四迷作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奠基人,在日本文学史中曾被埋没多年。同样,在中日两国的鲁研界,谈及对鲁迅产生影响的日本作家,二叶亭也不在其列。但是二叶亭在鲁迅留日期间发表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及文论的译文,这成为鲁迅通往俄罗斯文学道路上的一座重要的桥粱。在小说创作上,因为中日两国近代社会变革和小说流变有着惊人的相似,二叶亭作为筚路蓝缕者,替鲁迅完成了过渡期的挣扎和探索,使鲁迅在高于历史的平台上起步,一举奠定了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姜红 《安徽史学》2007,12(1):106-109,60
胡适倡导的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最终导致了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胡适进行的语言研究和他对语言研究方法的探索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对胡适的语言观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胡适的基本语言观进行全面考察和重新审视,并通过对其语言观的考察来重新解读他的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理论,重新评价他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谢六逸堪称是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新闻、教育等方面颇有建树和影响,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家和翻译家。综观他一生的文学活动,可看出他较热衷于外国文学史的撰述和介绍,他译介外国文学是与他的文学创作同时并举的,硕果累累,成就颇丰,为中外文学的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一个新文学奠定基石的巨匠,他这方面的贡献,比他的作品更要伟大。”①本文联系谢六逸接受外国文学的过程和对外国文学的择瑜弃瑕,进而探讨他在外国文学研究和译介方面所呈现出的鲜明风格和特征。一中国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