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这是史家对海瑞盖棺定论的评语。 海瑞确是清廉的封建官吏,为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他视死如归地疏骂皇帝……为了孝敬寡母,又不惜休妻虐女,置时人的诟病于不顾,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海瑞。  相似文献   

2.
明代海瑞为官清廉耿介,敢于冒死上书批评昏庸的嘉靖皇帝,被后人誉为"海青天",与北宋时期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而被称为"包青天"的包拯齐名。这两位"青天"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清廉耿介的封建官员,都被后人奉为清官的典范。在今天,人们对这两位封建时代"青天"的评论有所不同。对"包青天"包拯,鲜有对他批评诟病的声音;但对海瑞,相比而言,却有不少批评贬抑的论调。对海瑞的这些批评和贬抑的言论是不是合情合理,是不是言之有据?本文根据史实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对这些言论进行论证,为海瑞作公正的辩护。  相似文献   

3.
万历十五年(1587年),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死了。 海瑞这个职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关于这位大明副部级领导死后的情形,史书上有相当生动的记载。据说当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到海瑞家探视,看见他房里的帷帐都是葛藤皮做的,而且都已经很破了。海瑞身上的衣服也很不像样,  相似文献   

4.
佚名 《文史月刊》2011,(11):23-24
从可靠的史料来看,海瑞(1515—1587)先后有过三位夫人,又至少纳过三个小妾。大夫人潘氏进海家后,勤劳肯干,性情也不错,但因多年不生育,海瑞的母亲谢氏处处挑她的毛病,骂潘氏是“女骡”转世,唆使儿子续弦。有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礼教,海瑞终于休掉了发妻潘氏。  相似文献   

5.
海瑞敢于对抗官场中的潜规则,却没有被湮灭而死。虽几经沉浮,但职务不断擢升。基于标签理论的解读,他的"越轨行为"为他贴上了代表社会正义的标签,为他在官场赢得了丰厚的政治资本。  相似文献   

6.
渝文 《文史月刊》2009,(3):65-65
1999年6月,一枚海瑞印章首次在辽宁本溪市被发现。印章黄铜质,总高3.7厘米,钮高2.7厘米。印文是“抒心惜福”四个篆字,每字大小均在1平方厘米左右。印的一侧中部刻有海瑞的号“刚峰”,为隶书小字,只是不知为何“峰”字的右下部分少了一横划。在正方形印文之上,是由大、中、小三个“回”字形图案自下而上叠铸成的亚腰状提梁式钮,这类钮在宋明时期的玺坠印章中十分流行。印文功力深厚,刀法娴熟。  相似文献   

7.
丁锐 《文史月刊》2010,(8):65-65
<正>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称海瑞是位"古怪的模范官僚"——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海瑞,无疑是明朝官场中的"犀利哥",但他并非只求"犀利"不讲圆通,他也不乏幽默。  相似文献   

8.
孙琼歌 《文史天地》2011,(11):63-64
若无"神仙显灵",刘魁诸人命运将如何?伴君已如伴虎,伴昏君,则如伴疯虎!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以一则《治安疏》,将嘉靖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嘉靖当即震怒,呵斥左右":抓住他,别让他跑了!"可是海瑞压根没打算逃跑",自知忤逆当死",上疏前已买好棺材,做好了赴死的准备。这就是海瑞备棺上疏的故事。原来海瑞是有榜样的。他的榜样,叫刘魁。  相似文献   

9.
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廉以处己,严厉反贪,重视采取措施预防贪黩现象的发生,效果显著。其之所以能够洁己洁人、反对贪黩,与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陶冶密切相关,也因受到了严正而纯朴、娴于礼义的家庭和故乡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这些都对今人和后人具有深刻的启发。其反贪活动虽深受正直人士的欢迎,但仕途并不顺利,生活相当清贫,这提醒后人:国家和社会对于廉洁反贪的斗士,不可不着意给予支持和关怀。  相似文献   

10.
《兴革条例》是海瑞知淳安县时,针对其自然、人文环境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施政方针。其内容涉及吏、户、礼、兵、刑、工等方面,而海瑞对县衙的整治情况即散见于其中。经过海瑞大刀阔斧的改革,收到了淳安县大治:官吏尽责、民生改善的成效。海瑞亦因此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在其卸任转迁之时,百姓建立生祠、谱写歌谣来纪念这位爱民如子、践行仁政思想的清官。海瑞时刻关心民命的精神,更是其留给后人的宝贵经验与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1.
北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环节.美国学者胡素珊在其关于土改的经验研究中,沿着“华北难题”出发推进了重要的一步,即从分析上区别了“统治阶级”与地主阶级,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改中“阶级斗争”的政治内涵.本文对其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的检视,指出其一般结论与具体考察之间存在脱节.胡素珊提出土改的政治意义在于推翻了乡村既有统治精英,却未能在经验层次真正落实到底是谁被革了命.就此而言,这一研究进路仍有潜力尚待发掘.  相似文献   

12.
"四史运动"具有与现代史学思潮相契合的一些基本理念,但由于随心所欲强调政治功利目的,因而在实践中滋生乱象。专业史家着力挖掘、阐发编写"四史"对于史学研究的正面因素,试图通过对"四史"的编纂体例提出规范性意见,将其引入真正意义的"历史"编纂之轨道,并对从真正历史科学角度来研究、编写"四史"的门径做了积极探讨。但是,专业史家在"四史"运动中并未能扮演主角,他们从学术角度着眼的理性发声在当时也未能得到广泛应和。总体而论,专业史家虽大多衷心服膺"写人民群众历史"的取向并付出真诚努力,却无力影响"四史"运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海瑞的“忠介”与心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瑞的“忠介”与心学吴雁南在封建大吏中,其受心学(或心性之学)的影响较深的,海瑞是相当突出的一个。他虽不是心学家,因其忠介、刚直、廉正闻于天下后,颇为人所景仰,通过他的言行接受心学的影响者亦大有人在,而且相当深远。一海瑞(1514-1587),宇汝贤...  相似文献   

14.
何以尚是广西兴业县历史上官阶最高的入仕者。他是明朝一位为官清正廉洁,敢于和腐败权臣作斗争,深受百姓爱戴的大臣。当一代名臣海瑞因上疏指责嘉靖皇帝昏聩误国,而遭入狱问斩时,他毅然冒死闯宫,求释海瑞。当告老还乡后,他还不忘回报乡梓,造福百姓,他的善举义行流芳至今……  相似文献   

15.
"四史"运动具有与现代史学思潮相契合的一些基本理念,但由于过于强调政治目的,因而在实践中滋生乱象。专业史家着力挖掘、阐发编写"四史"对于史学研究的正面因素,试图对"四史"的编纂体例提出规范性意见,将其引入真正意义的"历史"编纂轨道,并在研究、编写"四史"方面做了积极探讨。但是,专业史家在"四史"运动中并未能扮演主角,他们从学术角度着眼的理性思考在当时也未能得到广泛应和。总体而论,专业史家虽大多衷心服膺"写人民群众的历史"这一取向,也曾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却无力影响"四史"运动的方向,也难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6.
“素心”与“史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史上,关于史家主体修养的探讨是一个重要问题。梁启超所谓“史家四长”说即是对这个探讨的总结和概括。在这一理论成就的形成过程中,唐代史家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及清代史家章学诚的“史德”说是关键环节。当然,任何学术成果尤其是理论上的突破,都必须以一定的思想积累为前提与基础,这种积累首先必须是学者个人的,而从更为普遍的意义上讲,它更是社会的与时代的。因此,从孔子、孟子的时代起,我们  相似文献   

17.
18.
<正>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学说明确地提出了孝道理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于是儒家的孝道思想也就随之成为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之一。汉代统治者通过尊高年、举孝廉、"使天下诵《孝经》"[1]等多项措施大力倡导孝道,使两汉时期重  相似文献   

19.
丧葬期间通过讲唱劝孝、劝善、咏佛等内容以超度亡灵、劝化众生的活动,可统称为“劝孝”活动.劝孝的地点,可能在由都司或寺院设置的道场上,或者在施主家中.劝孝仪式上多讲唱十恩德、父母恩重赞、孝顺乐、行孝文、劝善文、董永变、舜子变、目连变等孝敬父母为主题的作品,另外五会念佛赞文、佛本生故事太子故事,以及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也是劝孝仪式上常见的讲唱内容.而这些文学样式在今天很多地方的丧葬仪式上仍有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由民国时期转变而来且以史料考证见长的"旧史家"积极参与到以"五朵金花"为热点的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中。他们对各朵"金花"都积极进行理论思考,发表了诸多观点,彰显了他们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些主要特点,这为他们融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提供了展示理论尝试的舞台。"旧史家"对"五朵金花"的讨论,不仅发展和壮大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队伍,也为新中国史学的理论架构与学科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